整体育人:劳动教育的区域实践向度
2020-07-04张晓东
张晓东
【关键词】劳动教育;整体育人;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4-0055-02
南京市玄武区不仅把劳动教育作为育人的目标和手段,更是作为立德树人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维度,站在整个区域教育发展的层面,从教育整体发展和学生完整成长角度出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长期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
一、鮮明文化自觉
实际上,劳动从来都没有从教育中消失,也就是玄武教育人所讲的“从未离开过基础教育内容体系”,劳动永远都是儿童的重要学习内容,只是在新时代人们要以一种更加强烈的自觉意识,更加准确的理解定位,让劳动教育走向教育舞台的中央。玄武教育人一贯具有这样的自觉意识,始终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任务,体现了教育最为宝贵的坚守,这也是玄武劳动教育不忘的初心,更是玄武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生长基因。正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忽视劳动的重要教育作用,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实践中有条不紊地展开,自然地形成了一条劳动教育的文化自觉之路。而且,这种文化具有强烈的生态特征,他们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下达命令,而是通过“组织学习”与“专项调研”两大区域行动,努力转变学校和教师关于劳动教育的理念,帮助他们把劳动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
二、深刻价值统摄
任何一个项目背后都潜藏着价值思考,或者说背后的价值在左右着整个项目,价值思考决定着实践推进的基本方向和内涵品质,尤其对于教育这一充满价值考量的育人事业,首先就要进行价值逻辑建构。玄武教育人把价值厘清作为整个劳动教育推进的基点,他们认识到:“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并且“提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校课程愿景表达,并通过对话、座谈等方式指导学校有机融入劳动的价值体认”。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人本身”,教育恰恰就是一项创造人本质的活动,当然,教育创造的是人的第二天性———文化性。因此,劳动教育必须成为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从立德树人和人的完整成长角度进行深度思考。那么,劳动教育给儿童带来的最重要的就是“价值体认”,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希望培育的儿童的劳动观———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
三、操作谱系牵引
既然劳动教育我们一直以来就没有放弃过,那么,重新架构劳动教育的实践必要性是什么?那是因为玄武教育人准确认识到“劳动教育从字面看很容易理解,但在实践中却流于零碎”,有时看似简单的东西却特别容易被忽略,而且也就是在这样碎片化的过程中,甚至可能让劳动教育被消解掉。所以,他们努力寻找那个重要的推进抓手,也就是可以助力学校践行劳动教育的操作框架,有了这个具体化的实践框架,能够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循着这个路径,他们“系统设计了推进劳动教育研究的内容框架,细分为五大项15小点,供区内各中小学依据自身的历史传统、文化特点、学生情况,在学校原有基础上确定劳动教育研究主题。”这“五大项15小点”某种意义上就是劳动教育的玄武谱系,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参照坐标和行走地图,让学校能够有依托地、有支持地展开实践,本身也体现了区域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四、校本样态创生
要让劳动教育落地就必须找到适当的载体,玄武区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整个教育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去主要包括:“学校独立开设的劳技课和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中的劳动课、德育课程中的劳动活动、学科中的劳动教育、项目化的劳动教育”。同时,他们积极鼓励学校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传统,进行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现了区域共性与学校个性的有机结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劳动教育样态:基于学科的德育是南京市第九中学的传统,他们还承担了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的项目,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科育人中去,形成了“学科+”的劳动行动;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的家校合作是学校的亮点,取得了非常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那么紫东实验学校就把劳动教育与家校共育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实践样态反过来印证了“遵循区域‘基本建议+学校‘多样探索原则”,最终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和而不同的劳动育人格局。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