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高校新闻专业课程学生满意度比较研究

2020-07-04陈雨璇张冬冬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韩课程设置满意度

陈雨璇 张冬冬

摘要:随着现代媒介技术及媒介的融合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势下寻求新闻人才培养的正确路径,凸显自身特色并不断发展,成为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通过中韩两所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综合比较教育思路和方式,借鉴经验,拓宽视野,以创新与国内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发展观念相符合的教学新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多种需求的应用型新闻人才。

关键词:新闻专业 课程设置 中韩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50-04

在全面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的背景下,更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致力于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成为国内高校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专业认证理念的优化路径。定位为应用型本科的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在媒介融合大时代的驱动下,现有的课程设置是否契合新的人才需求已成为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以中韩两所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满意度测评为基准,梳理专业课程设置与新闻教育融合过程中所积累的有益经验,以期为丰富我国地方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中韩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设置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各科课程的独立性,又要注意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业态实践和人才需求结构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因此,高校新闻教学要不断优化自己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传播内容的同时,关注传媒技术和经营方式,培养知识结构多元、能力全面的传媒人才。

1.中国阜阳师范大学

新闻学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旨在培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立足皖北、服务安徽、面向全国,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深刻理解并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具备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丰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热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能胜任现代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学习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音视频剪辑与制作等专业技能,可以依托不同的媒体完成信息采编和发布,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和不断提升适应社会的各种调查实践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专业发展的意识。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

2.韩国又松大学

多媒体融合学科致力于培养在多种平台上进行创新的品牌设计师,培养具有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沟通能力的数码创作人才,以及具有创意性企划力和尖端影像制作实务能力的媒体创意人才。具体包括以广播、网络媒体等多个平台为对象,培养可以灵活运用创意性企业能力和具有尖端技术(3D、VR、无人机等)的媒体创意者;兼具设计能力与影像制作能力的融合型人才(3D图形/3D动画/动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品牌设计领域包括BX(品牌经验设计师)、个性设计师、配套设计者、广告代理公司设计师、艺术总监、企业宣传等宣传领域、PD/导演/摄影师/编辑员(影视制作、电视台、网络、广播)、自由撰稿人、媒体创意师、插图师、照片编辑设计师、动漫CF导演、特殊影像(VFX)设计师等;另一个是数码内容资源领域,包括信息设计师、各种数码内容资源的制作与编辑业务。教育课程设置见表2。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計了18个量表,其中5个量表关于人口基本属性统计,10个量表关于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评价,剩余3个是对课程满意度的评价。问卷采用里克特的五级量表的方式,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普通,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为了保证问卷质量和数量,研究选择了在学期中课间休息时间针对专业学生当场分发调查回收,共分发问卷250份,删除随意填写问卷28份,获得研究样本222份,其中阜阳师范大学100份,韩国又松大学12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到88.8%。

根据人口基本特征属性调查结果,对于中国阜阳师范大学应答者的基本特征属性调查结果如下:从性别上看,男性有45名(36.8%),女性77名(63.2%);年龄层,20岁及以下75人(61.5%),21—30岁及以下47人(38.5%)。所属年级,大一39人(32%),大二30人(24.6%),大三29人(23.8%),大四16人(13.1%),其他8人(6.5%)。对于韩国又松大学应答者的基本特征属性调查结果如下:从性别上看,男性有37名 (37%),女性63名(63%);年龄层,20岁及以下16人(16%),21—30岁及以下79人(79%),31岁及以上5人(5%);所属年级,大一9人(9%),大二28人(28%),大三35人(35%),大四22人(22%),其他6人(6%)。

三、课程设置与学生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

首先通过SPSS 25.0软件对本研究的3个变量,即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满足度进行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以证明回收的数据的可靠性,具体数值如下:首先,KMO值为.771和.963,表明所有变量均适合作因子分析,Sig.数值均为.000,表明变量间也均具有相关性,因子分析有效。见表3。

2.回归分析

关于本研究的假说,分别以中韩两校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具体数据如下:首先所有Sig.数值为.000,小于0.05,表明自变项对依变项的预测力正相关,即独立变数对从属变数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同时对于调整后的R平方,数值为.574和。531之间,符合最低数值限制,通过该数据可以知道本研究的假设H1、H2均成立。即不管是阜阳师范大学还是又松大学,学生对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评价均对满足度产生正面的影响效果。见表4。

四、结论

为了推动传统教育教学系统变革和重构,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持续提高培养质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学生对中韩两所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对比分析,为解决目前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及提升课程设置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第一,依据两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中韩两所高校在学科设置的名称上有所不同(阜阳师范大学为新闻学专业,韩国又松大学为多媒体融合学科),但是两所学校皆以培养适应媒介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多媒体领域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认同为教学理念,由此说明两校新闻专业具有可比性。

第二,依据两校课程设置学生满意度测量结果,中韩学生对两校设置的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在评价与满足度的结果上均显示了正向影响关系,也就是说,不管是阜阳师范大学还是又松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满足度评价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关系。由此表明,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内的教学内容可以基本符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第三,为了更好地对比两校专业课程设置,本研究将课程分为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进行测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学生对实践课程评价相对较高,中国学生对理论课程评价相对较高。韩国又松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印刷排版、影像制作应用、影像企划及构成、纪录片制作、数码体验与媒体创意、数码媒体产品、3D媒体产品制作等实践课程为主,占据了四年专业学习总课程的80%,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国阜阳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媒介素养、现代汉语、社会学、中国新闻史、新闻学原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公关关系、中国文学作品选、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媒介伦理与法规、新媒体概要、广告学、新闻评论等理论课程为主,占据了全部专业课程的70%,以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考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为目标。

第四,依据对比结果,韩国学生对实践课程评价较高,中国学生对理论课程评价较高,这说明两校学生对课程设置模块实施的满意度和实效性存在差异。韩国又松大学的新闻学教育培养方案每隔一年会根据媒介实际或者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在专业发展和就业指标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我国地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总体注重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欠缺植根于中国传媒现实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实战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新闻学教育不断优化的目标。

五、结语

信息全球化、媒体多样化发展带来的新的传播方式的媒介变革必然对新闻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拟在新闻传播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对比中韩两所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学生满意度,分析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原因,舍短取长,寻求有效的参考机制,以此厘清教学目标,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定位模糊的现状,开辟开放融合的新闻人才培养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周茂君,罗雁飞.我国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研究:基于55家院校调查数据[J].现代传播,2019(8):157-162,168.

[2]李苏,郑力乔.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06-108.

[3]伍顺比.历史 现状 策略: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班允凤.地方高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校本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9(88):9-11.

[5]张波.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困境及提升路径:基于贵州省五所院校课程设置方案的文本分析[J].传媒与教育,2018(Z1):230-234.

[6]卢松林.美国新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及启示:以密苏里新闻学院为例[J].新闻世界,2017(7):86-84.

[7]刘安祺.中美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课程设置比较研究:兼谈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J].电视指南,2017(5):140-143.

[8]杨翠芳.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建设[J].通识教育研究,2017(4):84-91.

責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中韩课程设置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中韩电影论坛”开幕
中韩因“脱北者”隔空对峙
本期导读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