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训高校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
2020-07-04徐浪
徐浪
摘要: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统筹各方力量,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建立起学生群体的心理自助互助模式。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正是建立学生自助互助体系的尝试之一。以某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为例,探讨高校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结合工作实际谈朋辈辅导培训技巧,包括如何运用心理咨询技巧进行谈话、危机识别的要点,以及自我调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心理委员 朋辈辅导 危机识别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27-0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国家、社会和家庭都非常关注的問题,研究显示,我国近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或困扰,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10%[1]。虽然高校一般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人数有限。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不够的,必须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全员育人、师生互助自助的教育环境。本文以某高校心理委员培训为例,探讨如何培养班级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发挥学生干部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独特优势。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定义
朋辈辅导最早出现在国外,早期的朋辈辅导主要是学生互相分享学习技巧和生活经验等,随着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高校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技巧引入了朋辈辅导工作[2]。中国台湾学者庄涵茹认为,朋辈辅导是指学校咨询人员鉴于服务的需求,运用与受辅导对象年龄接近或稍长、有相似经验的学生,经挑选并予以短期的训练,以期这些半专业的朋辈辅导员,能够对其他学生提供倾听、同理与经验分享,以协助同学探索自我、适应环境,增进自我成长的一种咨询方式[3]。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本文主要探讨的朋辈心理辅导指高校心理委员在接受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后,对所在班级或寝室的同学进行主动的心理关怀和帮助,在同学们出现心理危机时,能够及时识别并初步干预。
二、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可行性
研究显示,某高校有心理服务需求的学生比例占到学校总人数的43.14%[4],大学生对心理服务诉求的增加与能够提供专业帮助的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凸显,因而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补充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十分必要。班级心理委员正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运用这支队伍发挥作用的可行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心理委员与学生群体朝夕相处,能够及时得到第一手资料
心理中心专职老师乃至辅导员,都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跟有限的学生保持联系,工作方式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班级心理委员与普通同学的生活空间和活动时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能够最快地发现问题。案例显示,很多危机情况最开始都是由班级心理委员发现并上报,进而得到专业干预的。心理委员对危机事件的发现、干预、跟进的便利性和对情况把握的准确度、全面性是心理健康老师、辅导员等所无法比拟的[5]。
(二)心理委员与学生群体的同质性,使他们更能够感同身受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骨干,本质上更是班级中的普通一员。班级同学们所经历的恋爱问题、学业挫折、人际矛盾等,都是心理委员们也可能会面对的,有了这层天然的连接,心理委员更能够理解同学们的处境,更容易被同学所信任。研究表明,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主要的求助行为是非专业求助,朋友或同学是首要的求助对象,其次是家长[6]。
由此可见,心理委员开展朋辈辅导有必要而且可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如果心理委员本身的专业素质和处理能力不够,盲目介入反而会产生负向作用,不仅无法帮到同学,甚至会对心理委员自身造成伤害,因此,对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技能进行专业培训十分必要。
三、朋辈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要点
根据本文中的定义,朋辈心理辅导为心理委员运用心理咨询技巧、依托心理学理论对同学提供帮助的行为。因此,心理咨询常用技术是我们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结合心理委员年龄、知识储备、工作需求等特点,培训主要包括访谈技能、危机识别、自我调适三个方面。
(一)访谈技能培训
根据心理咨询与心理委员朋辈辅导场景的相似性,心理委员应当加强以下能力的培训。
1.增强积极关注的意识
在心理咨询中,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7]。对于心理委员来说,在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的时候,要尊重帮扶对象的价值观,尽量去理解对方的行为,而不妄加评论。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同学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但是如果一直缺少关注,他可能会因为缺乏关心导致问题加重。心理委员对这部分同学的主动关怀正好起到了积极关注的效果,能够一定程度上帮他们缓解焦虑、减轻孤独感。
2.提高非言语信息的识别能力
语言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主要指面部表情、凝视行为、身体语言、身体接触、人际距离、语音语调等[8]。有研究表明,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本身传递约7%的信息,而非语言行为能够传递约93%的信息。进行朋辈辅导过程中,心理委员应当学会关注对方的非语言行为。例如一个同学说没什么烦心事,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不太好,我们可以指出他的语言和非语言不一致的地方。例如询问:你说你没啥烦心事,我看你的表情,还是挺伤心的。这种对非语言行为的关注,有利于助人者更好地理解被助者,有利于心理委员快速搜集信息、及时识别危机风险。
3.训练同感倾听的技巧
在心理咨询中,同感是指咨询师设身处地地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心领神会。对于心理委员来说,认真、专注、不带有个人主观评价地去听帮扶对象讲话,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且把你的理解反馈给对方,即做到了同感倾听。做到同感倾听有一定难度,需要不断刻意地练习。
4.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心理助人工作是需要遵循保密原则的,在不突破保密例外的前提下,提供心理帮助者必须对求助者所谈的内容保密。培训时需要反复强调保密原则。如果心理委员在助人工作中,将求助同学的问题当作八卦新闻在同学间进行传播,会对求助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也会使心理委员失去其他同学的信任。
(二)危机识别培训
心理委员常常是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者。因此,在心理委員朋辈辅导技能培训中,如何识别危机是重点。当一个人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9]。
对于心理委员来说,识别危机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预警信号:一是关注同学社交媒体上的状态,是否有同学发布极度负面的信息。二是关注同学的日常行为是否突然改变,例如本来小气的人突然变得很大方,从不翘课的同学突然经常翘课,等等。虽然上述情况不代表个体一定有危机,但是危机常常伴随着个体行为的改变。三是关注同学的应激事件。
关于大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10],排在前3位的应激事件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和严重家庭冲突(19%)[11]。培训时需要提醒心理委员重点关注同学们的这些信息。
(三)自我调适培训
对于心理委员来说,除了掌握助人技巧之外,也需要加强自我关怀。在对心理委员的培训中,要秉持并传递以下理念——如果我解决不了问题,我可以告知对方,这很真诚;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这很正常;同时,我可以建议他去寻求更专业的帮助,这很勇敢;此外,我自己也可以去寻求专业帮助,这很聪明。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帮心理委员组建支持团体,在遵循助人准则的前提下,定期开展团体活动,寻求团队支持和帮助。
四、结语
在高校组织心理委员开展朋辈辅导有其必要性及可操作性,心理委员得到恰当的培养,是可以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研究,探寻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助、互助的潜力,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罗鸣春,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1-5.
[2]周莉,曾茂霞.借鉴心理访谈技术开展朋辈辅导的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2019.
[3]庄涵茹.高中生同侪生涯团体咨询效果之研究[D].高雄:高雄师范大学,2003.
[4]翟艳荣.新时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需求研究:基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调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0).
[5]李鹤展,周秀兰.高校心理委员制度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2(4):247-248.
[6]李凤兰,周春晓,董虹媛.面临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72-79.
[7]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罗兰·米勒.亲密关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9]江光荣.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10]吴才智,江光荣,段文婷.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95-99.
[11]吴才智,于丽霞,孙启武,等.自杀大学生中的应激事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3):56-60.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