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20-07-04李博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

李博性

摘 要:小学教育肩负着传授学生科学知识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重任,各学科教学都需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就数学学科而言,其内部包含的各类生活常识与思维养分都是带领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重要资源,数学教师应妥善加以利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从宏观角度而言,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中感悟生活;从微观角度而言,生活化教学是将生活常见的素材与情境应用到教学中,在教学的细微之处展现生活的精彩,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特定的生活技能,或是将生活技能使用到课堂学习中。自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等理念后,小学教育一直在尝试生活化教学的最佳方式,但仍旧会出现课堂与生活脱节的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初探数学世界之时,须做好生活化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化学习打好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情境创设是素质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借助多种感官的影响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在体验感更强的状态下学习科学知识并提升相关技能。在生活化教学中,情境创设也是有力工具,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可以让小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具体的情境下联系数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更容易产生问题灵感[1]。因此,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小学数学教师可多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转化到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在奇妙的学习情境中自发思考问题,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深入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节时,教师应首先考虑“人民币”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生活化的事物,小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到“人民币的使用”,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家长不会给予低年级学生过多使用人民币的自由,比起“认识人民币的面值”来说,学生普遍对“人民币的使用”更感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可以在“购物”等主题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此情境下学习如何区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相关的计算技巧。首先,教师可创设简单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人民币都有哪些面额,利用多媒体设备或学具向学生展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如用“这张人民币可以买几支一元钱的铅笔”等问题让学生练习识读人民币上的面额数字,并熟悉不同面额人民币的颜色与图案等。随后,教师可让学生进入到“购物”情境中,为学生分发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让学生进行“自由买卖”,满足其“使用人民币”的渴望。最后,数学教师可用“买一件6元钱的东西,为什么要给收银员11元”等问题引出“使用人民币的特殊情况”,将学生的思维完全带入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创想“1元”“5元”“10元”人民币的特殊组合,并鼓励其在生活中观察家中长辈是如何“巧用人民币”的,以激发其主动思考的意识。

二、筛选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习习惯

生活化素材是引导学生形成生活学习意识的媒介,小学数学教师应多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素材使用到数学课堂上,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产生直观感受[2]。在筛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素材时,教师也要注意,并非只要是生活中出现的事物都可以用作教学素材,只有那些小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才能被视为有效素材,也只有这类素材能够让小学生一看到便回忆起相应的生活情境。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生活中原本忽视的有趣内容,发挥生活化教学素材的全部活力,使学生产生充足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需要准备识别有效的生活素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一节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读“毫米”“分米”以及二者表示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学会用这两个测量单位表示生活物品。首先,教师可直接将教室中的一些物品,如“课本”“粉笔”“桌椅”等当做学具,让学生估算这些物品的长宽高,然后在让学生只用刻度尺进行测量。随后,教师可将教学范围拓展到生活中,列举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品,如“电视机”“餐桌”“筷子”等,让学生先思考“这件物品比课本大还是比课本小”等问题,然后再进行合理的估算,最后由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应的物品,并公布该物品长宽高的合理范围,让学生对各个测量单位形成形象的认识,进而习惯使用“毫米”“分米”等单位描述生活中的物品。

三、导入生活化训练,优化学生的生活化数学应用能力

若想完整地实现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也要通过一定手段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使用数学工具,使数学知识与技能成为其真实生活的一部分[3]。數学教师可创新课后作业的形式,将许多原本需要书面完成的作业转化为实践任务,如在教学了“圆”这一节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圆规的使用,并将课后作业设置为“找寻生活中的圆”,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各种物品,判断各个看起来像圆的物品究竟是不是圆,并做好记录,留待下次课堂上与师生分享。此外,数学教师也可以多开展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到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化中,引导家长在生活中与学生一同探讨数学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积累生活经验与提升生活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学教育应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在推进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使用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使用生活素材并导入生活实践,使小学生在甫一接触数学知识时就知道该如何将之应用到生活中,以此实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晓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7,26(1):25-26.

[2]黄家楣.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教师,2017(9).

[3]倪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及举措[J].好家长,2018(14).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