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板块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实践例谈

2020-07-04罗得栋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核心素养

罗得栋

【摘要】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应紧扣高中政治教材《文化生活》,以教材为基点深度挖掘,以课堂为平台巧妙融入,以实践为落点拓展印证,以此让“人文底蕴、爱国主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核心素养  深度挖掘  巧妙融入  拓展印证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板块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654。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81-01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文化生活》中每个框体有先导语,框题结束有结语,除了教材正文外,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特色栏目、实践活动、专家点评、相关链接等栏目,这其中隐含的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值得被挖掘。做精做细做实这一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更能让“人文底蕴、爱国主义、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以教材为基点:深度挖掘

无疑,髙中政治《文化生活》教材中包蕴着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方面的知识,如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模块中提到的“文化竞争力”,不就从家国情怀滋生的“内环境”加以论述吗?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三个维度,不正是家国情怀之精神要一代代传承的强调吗?同样的,第三单元强调的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正是家国情怀的基础,第四单元提出的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是为家国情怀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凡此种种,教师是轻描淡写,仅仅以概念背诵为主,还是深度挖掘,渗透“家国情怀”为重?显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称道的。

比如,在讲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方面的内容,可以深度挖掘中华美食方面的内容:重庆的火锅、陕西的羊肉泡馍、成都的麻婆豆腐、杭州的笋干老鸭煲……然后引领学生理解到制作、品尝、分享这些美食,既是对温馨朴实之“小家”的思念,同时也是对博大精深之“国家”的感知。你瞧,一蔬一饭、一饮一啄中,家国情怀不正一点一滴地培育出来了吗?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文化软实力、不正一点一滴地复苏吗?

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是一个多种角色的糅合者:一个多种资料的筛选者,能够将与之相关的多种资料进行恰到好处的梳理、筛选、甄别,以此确定最能够浸润人心的资料;一个精彩课件的制作者,能够将高度浓缩了家国情怀方面的资料或制作为微课、或制作成PPT课件、或……总之,课前的深度挖掘愈到位,课中必然愈精彩,自然,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就在情理之中,当然,从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情理之中。

二、以课堂为平台:巧妙融入

家国情怀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中,而应以课堂为平台巧妙融入。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应少一些单项灌注,多一些情境育人;少一些理论灌输,多一些无痕渗透;少一些陈旧乏味,多一些灵活新颖,让家国情怀的渗透变得自然而然,变得高效扎实,似春风、似雨露,不知不觉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中。

如可以与音乐相结合:在教学“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不妨引领学生唱唱《国家》,《我的中国心》等等,在优美婉转的旋律冲击下,在意蕴十足的歌词品味中,爱国之情汩汩而出。

还可以与诗歌相结合:杜甫的《春望》忧国忧民,尤其能激起学生深深的乡愁与国愁;陈与义的《伤春》》借古喻今,让学生平添了几分家国情怀;曹植的《白马篇》直指爱国少年,更是与高中生的“血性”想吻合……

还可以与时事相结合: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中的“村风、民族气节”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时事要闻或金句,皆可以成为政治课堂中的“亮点”。

无论什么方式,只要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都可以大胆一试。或许融入的方式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品性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那是“孩子成长发展的‘核动力”。[1]这个方向应该就是:爱家庭、爱人民、爱民族、爱国家,而这不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家国情怀教育所更加需要的理想境界吗?

三、以实践为落点:拓展印证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这里的“小”中能体现大精神:家国情怀;这里的“大”意味着家国情怀的培養不能局限于本课、本教材、本教室,而应引领学生在更多的实践中进行拓展印证,意味着学生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由此及彼,也是行动上和实践中的由此及彼。

如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时,不妨让孩子们在课堂或课外品尝粽子,并追问:屈原身上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他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吗?仅仅是饮食文化吗?

还比如,在课外,可以引领学生去了解一些文物:永昌西路军烈士陵园中的那些人物碑、那段历史、那些故事,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传承,闪烁着什么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究竟有什么精神昭示?作为当代高中生,该以什么样的眼光反思这一切?

当学生不仅仅从理论中接受了“家国情怀”,还从实践中体现了“家国情怀”,学生该欣慰了,家长该欣慰了,老师该欣慰了。的确,从理论到实践,从课本到印证,从校内到校外,“家国情怀”在延伸,在拓展,在更广的层面上“咔嚓作响”,应该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经常性工作,更应该成为学校和老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奠基性工程。

参考文献:

[1]陈秋兰.教育是一种唤醒[J].中小学德育,2018(1):1.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核心素养
《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浅谈高中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