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2020-07-04寿蒋洁
寿蒋洁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引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助力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同时随着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能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慰藉。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如何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文章便主要对这一教学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外阅读 实践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以及增加阅读量。既然阅读能够让我们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我们就需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加以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一、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于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去开展阅读活动,所以要重视对课外阅读环境的良好创设。
1.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設
校园环境会对小学生的思想变化产生影响,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则可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诗文张贴在文化墙、走廊、楼道等地方,也可将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内,在宣传栏中单独列出“课外读物推介栏”,其中罗列出图书馆的新书或是时下较为热门的课外读物,每月进行清单更换,为小学生推荐最适合的刊物[1]。
2.建立班级图书角
每个班级都可尝试建立班级图书角,其中图书可以是从学校图书馆借出的,也可以是学生将自己的课外读物分享出来的,集合所有学生之力去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读物集中在一起,形成班级图书角。如此一来,学生在班级中想读书便有书可读,更有利于其阅读习惯的养成,而图书角也可以成为学生拓宽知识视野、陶冶情操的“好去处”,为整个班级营造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除了每周要有一节“阅读课”以外,还需要坚持“午读”和课前三分钟诵读,做好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还要对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反馈,不断优化具体的指导计划。
二、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要想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一定要向他们推荐适合小学生实际情况且能激发其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而课外读物众多,并非所有的读物都适合,所以需要教师去认真选择和推荐,否则阅读一本不适合的书要比不阅读效果更坏。对于小学生而言,推荐的课外读物内容不能过于深奥,要保证思想健康、富有趣味性且有一定的阅读广度,而且要结合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去推荐。有的学生喜欢科幻作品,有的学生喜欢卡通故事等等,所以要适当地放宽限制与放低要求,去推荐最合适的[2]。
具体来讲,童话方面可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等等;寓言方面可推荐中国古代语言、《伊索寓言》等等;故事方面可推荐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等;诗歌散文方面可推荐《朝花夕拾》《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等等;科幻作品方面可推荐《海底两万里》《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名著方面可推荐《西游记》《红岩》《骆驼祥子》等等。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经典著作的阅读中,能够促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起到强化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传授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合适的课外阅读方法更有助于其走进课外阅读,所以教师需要重视这方面的指导工作。
(1)浏览法。处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去深入阅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部分篇幅长且内容不重要的采取浏览法进行阅读。通常是先读书名,再找目录,通过选择重点阅读且边读边想去理解内容大意、作者表达意图以及基本的写作手法等等。
(2)精读法。针对文笔优美且篇幅不长的读物可尝试进行精读,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品味文本内容的语言和表达手法,深入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以及强烈的个人写作风格。
(3)读书笔记。教师还应告诫小学生要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让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于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以及积累语言素材。面对部分小学生看书囫囵吞枣以及只看故事情节而忽视环境事物描写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其在阅读中用笔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更要在阅读一本课外读物之后写下读后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真实写出[3]。
(4)诵读法。课外阅读不能以默读的形式展开,所以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精彩部分展开诵读,在“张开口”大声诵读下,能够通过调动小学生多重感官去感受作品中的意境美与语言美。
2.搭建课外阅读活动展示平台
如果教师仅仅布置了课外阅读任务而不作检查,很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将会逐渐消退,所以教师还应多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以此去维持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在早读课之前可轮流让学生去介绍自己所读的好书、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播报小新闻。班级还可不定期地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活动,结合纪念日、传统节日去开展主题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端午节去阅读与屈原相关的作品,在国庆节去阅读更多革命传统故事。
(2)开展读书节活动。学校也应构建读书成果展示平台,以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去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如可举办一年一度的主题读书系列活动,内容可以是读后感征文大赛、读书手抄报比赛等等,并且将这些成果编制成册在校内流传,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豪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小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也能通过各类题材知识内容的吸收去陶冶自身情操,促使其思想得到升华。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更多方法去调动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向他们推荐更适合这一年龄段的“精神食粮”,养成让他们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实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富霞.喜读·乐读·善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
[2]赵国勤.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
[3]蓝艳实.插上阅读的翅膀畅游书海——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