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浅议

2020-07-04吕存斌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怀传统语文

吕存斌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所在。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家的文化就会产生断层,那将对国家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团结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语文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方法策略,延续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一、要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告诉我们,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作为老师,不仅要在语文、数学等某个学科上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在文化层面上做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而不只是把传统文化当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了解而不去运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注意寻找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向学生宣传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教师可以跟同学们讲讲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怎样的隐居情怀,这隐居情怀中又透露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怎样的志向和情趣;在讲到孟母三迁、结草衔环等故事、典故的时候,也要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意义、内涵,产生的背景及其现实价值。

作为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仪态,要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品质品德。我们要多学习古代文人雅士的儒雅情怀,在开展教育活动或者跟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做到处事公正、待人平等、儒雅大度、德行严谨。要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要在语文教材的解读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传播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这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决定的。我们语文教材中所纳入的唐诗宋词、古代经典,或者新时代的各种散文、诗歌、通讯,或多或少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都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只是从写作技巧、作者背景、作品风格、思想感情等知识点层面去做介绍;更要懂得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去做解读,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有所收获。

比如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诗人们所创作的古诗经典,那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战场情怀所体现的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传统价值理念;或者如同《孔雀东南飞》里面所体现的忠贞不二的爱情观等,它们都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不息的精神符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从这些教材中提取出传统文化的真谛,面向学生群体进行生动的描述,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什么有些人为了爱情可以不要生命?为什么有的人气质高洁,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豁达?基于教材去做解读,深度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引导,成为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品格高洁的青少年人群。

三、要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写作不仅是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技能的培训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写出学生对生活现象、社会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写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念。就像古代一些所谓的宫廷御用写手喜欢迎合皇家喜好写歌功颂德的文章,而另一些文臣喜欢诗词以明志,著作以报国,每个人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所体现的个人感情感想是不一样的。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朝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靠拢,朝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大仕情怀靠拢,朝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文人雅趣靠拢,朝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的情怀靠拢。

在写作中灌输融入传统文化,这需要老师在教授写作技巧以及提供写作参考例文的时候加以选择,有所解读。比如我们要跟同学们讨论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和手法,可以告诉大家要学会从人物的身份、角色、个性的角度去做细致的描写。就像《景阳冈》中的武松,他之所以为人们所熟知称道,不仅是因为打虎的英雄壮举,更因为他的为人有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豪侠的壮士情怀。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去诠释武松这个人物形象,让大家从写作的视角去感受传统文化,并在写作中融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

四、要建立以信息技術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和描述是不行的,因为作为学生很难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没有那么深刻。所以,我们应当懂得借助信息技术提供更有信服力、更有感染力的教育引导。

比如提到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为人子女者应当有“受之父母”的感恩精神和孝敬老人的人伦品德。但怎么才算是孝敬老人呢?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孝道呢?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宣传孝道的公益短片给同学们观看;或者将《我的丑娘》《肥猫寻亲记》《父亲》等与孝道伦理有关的影视作品片段播放给同学们看。可以带领大家去讨论剧情,讨论人物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孝道这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在涉及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关爱百姓生活的服务奉献意识教育,或者品行高洁不慕权贵的精神品德教育方面,教师还可以从《道德与法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各类电视节目、新闻栏目中去寻找灵感和素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深刻。

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让同学们用手机将身边发生、发现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例子、现象录下来,分享到班级群里;或者在家长群、学生群组织一些传统文化主题的讨论会,了解并引导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践行对传统文化地传承与发展。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

总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语文学科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教育工作者要有对语文的文化载体的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经验特长,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解读和诠释,引起学生的文化认知和共鸣。要在教和学的互动中把传统文化延续下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如此才能为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带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通联:甘肃民乐县南古镇周庄小学]

猜你喜欢

情怀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