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词句训练,夯写话基础
2020-07-04蔡利娟
蔡利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特级教师潘文彬老师说:“语文就是对承载着‘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而低年级的课堂里,与其说是“运用”,不如说是“表达”更为妥帖,而理解与积累,也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笔者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给生字扩词,让理解、积累齐步走。
【课堂回放】(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5《对韵歌》)
(课件出示词语:大虫)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大虫”是什么吗?
生:很大的虫子。
師:(课件出示“老虎”图)孩子们,这也是大虫。古时候的人就是把老虎叫“大虫”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听过吧,本领高强的武松打死了一只大老虎,这只被打死的老虎被称为“吊睛白额大虫”。
(课件出示词语:书虫)
师:“书虫”又是什么呀?
生1:就是在书里爬来爬去的小虫子。
师:对,老师也见过,这种虫子很小很小,几乎不被人注意。谁有不一样的理解?
生2:我知道,书虫就是喜欢看书的人。
师:你的知识很渊博。我们现在说的书虫就是很喜欢看书的人,喜欢到像一只小虫子一样钻进书里不出来啦。
(课件出示词语:网虫)
师:那“网虫”又是什么呢?
生:就是很喜欢上网的人。
师:对啦,你们真会学习。那懒虫呢?
生:就是很懒很懒的人。
师:我们要做一只小懒虫吗?
生(齐):不。
师:对呀,我们都要成为勤奋学习的好孩子。孩子们,“虫”这个字原来仅指虫子,古时候可以指老虎,现在还可以指人呢,真有意思,我们一起读好这些词语吧。
【课后回声】
语文学习,就是从识字开始的。从字到词,再到句,最后成文,成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识字、写字。如果在刚认识一个生字的时候,给它扩词,特别是选取不同意思下的词语,生字就变得丰富而生动起来,并不着痕迹地钻进了孩子的心里。这样的扩词,既是认识、理解生字的良策,也是词汇的积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们还能在生字教学中增加成语、歇后语、俗语、诗词的积累。有了丰厚的积累,才能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驾轻就熟,下笔有神。
二、给插图配文,让表达完整、生动。
【课堂回放】(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语文园地二》)
师:接下来,我们要把“一座山”变成一句话,变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插图哦。
生1:一座大山。
师:这不是一句话,它是两个词语的组合,只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大的山,没有告诉我们这座大山怎么样,或者在哪里。看看图,谁再来变?
生2:远处,有一座大山。
师:对啦。我们看书上的插图,山在最远处呢。谁还能看着图把“一座山”变成一句话?
生3:这儿有一座高高的大山。
师:对,我们看图,这座山的确很高。孩子们,说话要完整,就像高同学说的句子中,不仅告诉我们山在哪里,还告诉我们山很高,很大。现在,老师把“一座山”换成“四朵云”,谁来变把它变成一句话?
生4:天上飘着四朵云。
师:“飘”字用得特别好,老师仿佛看到云在慢慢飘着呢。
生5:高高的天上飘着四朵白白的云。
师:这句话我太喜欢了,原来天空离我们很远,云朵很白很美。看看图上,天空什么颜色?这句话还可以变成……
生6:我知道。蓝蓝的天上飘着四朵白白的云。
师:真好,这样的句子不仅很完整,还把书上的插图说得很美很美。
…………
【课后回声】
在语文课本中,插图属于“第二语言”。打开一年级的语文书,很大的篇幅被插图占据,图意即文意,用得好,就能助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给书上的插图配文,即看图造句,这对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语句的完整性。其实部分孩子对“句子”的认识是不到位的,误把词组当句子,所以给予孩子语句完整的意识很重要。在完整的基础上可以继续训练语句的具体性,而插图,在这里就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插图上事物的远近、颜色、形状等都可以成为修饰性的形容词进入孩子的造句中。在具体的基础上,其实也多了一份生动。如识字4《日月水火》中有幅插图——枝头上站着一只小鸟,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小鸟的位置,小鸟身上羽毛的颜色,还能加入想象,想象小鸟正在干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来说“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在课堂上从基础抓起,为学生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尝试,提高说话能力,为写话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