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教研的精耕与新质
2020-07-04马峰
新世纪以来,华文文学不再局限于学术研究层面,早已逐步深入高校课堂的教学实践。仅就广东高校而言,汕头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都将华文文学纳入重点规划课程。在赖伯疆、陈贤茂、吴奕锜、饶芃子、蒋述卓、王列耀、陈剑晖、凌逾、朱崇科等粤派学人对华文文学的戮力建构下,侨乡广东的华文文学研究与华文文学教学在国内都具有引领示范性。如果说“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海外华文文学史》(陈贤茂主编四卷本,1999年版)开创了国内华文文学教材的风气之先,那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海外华文文学教程》(饶芃子、杨匡汉主编,2009年版)则是对华文文学的独立学科意识、学科理念、学科价值与学科建设的全方位提升。回顾高校华文文学教學的历程,第一个十年(1999-2009)的突出特点是个体的教研结合与集体的摸索建构。第二个十年(2009-2019),高校华文文学教研已逐渐转向个性化的精耕细作,朱崇科的新著《马华文学12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算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马华文学12家》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本科生必修课程《华文文学》的主讲教材,也可以作为其他高校的华文文学特色专业教材。该书抛弃了传统的文学史教材编写体例,而是以作家论的形式进行谋篇布局,高屋建瓴地彰显出邱菽园、方北方、吴岸、王润华、陈瑞献、李永平、张贵兴、林幸谦、黄锦树、陈大为、欧大旭、黎紫书等12位优秀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典型个案。该教材主要表现出如下的特色与新质:
一.粤派新生代学人的新气象
在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朱崇科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以批判性、创新性、独特性见长。在华文文学的学脉承传中,他传承了前行代学者重视原始资料的扎实传统,同时又在文史互证与理论素养的并蓄中勃发出粤派新生代学人的批评锐气。这一极具个性化的批评新气象在《马华文学12家》中也历历可见,他不追求世界华文文学史的全面论述,而是对海外最具本土性与发展前景的马华文学进行经典论述。他以马华经典作家作品为主脉,进而以点带面地呈现出百年来马华文学的各种时代关怀、文体实践、文学潮流以及历史文化、个体经验的复杂互动。
二.新的问题意识与可能性
该书并不是简单的个案文本细读,而是在占有尽可能丰富史料基础上的“一家之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华文文学学科论述的示范性意义。在作家个案的选取上,从清末民初的邱菽园(1874-1941)在新马的近代文学史发轫,到当下炙手可热的新生代女作家黎紫书(1971-),该书在典型个案的精耕细作中勾勒出逾百年的文学脉动与代际更迭。同时,借助中国近代文学的域外散播、五四新文学的在地生发以及马华文学的本土嬗变,问题意识的敏锐切入也带来更多的学术突破的可能。
三.越界跨国的比较新视维
比较研究是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华文学12家》始终贯穿着“比较意识”,既有跨国的南来文人(邱菽园)、旅英作家(欧大旭)、新马双栖作家(王润华、陈瑞献),也有在港作家(林幸谦)、留台作家(李永平、张贵兴、黄锦树、陈大为),更为突出的当属本土性的在地演绎者(方北方、吴岸、黎紫书)。作家个案的多元流动与多元身份,论者的扎实理论功底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再加上系统全面的文本细读与历史现场的田野考察,从个案选取到研究理念无不为华文文学教研提供颇为实用的研究思路。
总体来说,各高校的华文文学教学在了解世界华文文学概貌的前提下应该更具特色,要在传统的文学史教材基础上展现更多个性与新质。由此而论,《马华文学12家》是朱崇科多年沉潜于马华文学作家群研究与华文文学教学实践的精选力作,他切实践行了真正地毯搜捕式文本搜集和在地语境感悟之后对作家个案的穷尽式论述,这种对优秀的马华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解读具有区域华文文学研究范式的示范意义,对华文文学初学者以及研究者都不无启发。高校华文文学教学依然有待深挖精耕,有了马华文学、新华文学、欧华文学、美华文学、澳华文学等区域华文文学的精准探研,整体的世界华文文学教学才会更有的放矢。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面上资助(项目编号:2019M66334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WKPY1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马峰,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博士后,现居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