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武德”教育与体育健康教育融合探析

2020-07-04胡腾陶蕊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7期
关键词:武德校本课程

胡腾 陶蕊

[摘 要]武术进校园是现今比较热议的话题之一,推动武术进校园,发展校园武术,是我们每一位武术专业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现如今大多数的教师只关注孩子武术动作的教授,而忽视了对于孩子武德的传承。以武术校本课程为例,融合体育健康教育课,探讨在室内课中渗透武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校本课程;武德;体育健康教育课;室内课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1-0081-02

武术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有体系的道德文化,我们称之为“武德”,所谓习武先修身,修身学做人,便是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武德”的内涵。而体育健康教育课是当今体育课堂中比较推崇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一般以体育基础知识和健康教育常识为主。在雨天或者雾霾天,我以现有的体育健康教材为基础,将“武德”渗入室内体育健康课中,培养孩子在“仁、义、礼、信、勇”方面的行为要求,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积极助推的作用。

一、学习武德,感受文化魅力

什么是武德?笔者对其的理解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崇德扬善”,指的是习武者在学习武术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心理上对习武者的一种道德约束。现代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五个方面,其要求习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会与人相处。

我校以武术作为校本课程,在日常的武术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武德,武德的内涵又是什么,在老师的讲解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武德,通过思想上的一些禁制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要求其严格按照武术的道德原则规范自己,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评,然后自求进步。目的是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武德精神,促进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现代化优秀社会主义武术后备人才。

二、推崇武德,推动文化发展

(一)以史为鉴,感受名人品格

在体育健康教育课上,笔者时常以名人为例,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如: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在其病逝白帝城弥留之际,嘱咐长子刘禅应慈悲为怀,不要为恶,留下了千古名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范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他是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的大谋臣,然而却有人不知道,他还是一个心系天下的大慈善家。据《史记》记载,范蠡在帮助勾践打败吴国后,便向勾践辞官隐退,周游列国。在齐国以鸱夷子皮为化名开始从商,凭借聪颖的头脑,很快便成了齐国首富,齐王知道后便拜其为相,范蠡为相后心系困苦百姓,便散尽家财接济穷人,此后便又以陶朱公身份前往陶地经商,又成为富可敌国的存在,于是范蠡便又散尽千金家产帮助贫苦百姓。这便是有名的三散千金的文财神——范蠡。我在体育健康课中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人文故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室内实操,演绎礼仪魅力

武术礼仪包含很多种,有拜师礼、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等,不同的场合需要施不同的礼。在日常武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第一节课时需要跟教师行拜师礼,在上武术实操课时教师和学生应当互行抱拳礼,在雨天雾霾天进行室内课时,应互行鞠躬礼,在进行器械学习和演练时应施器械礼,不同的器械有不同的动作方法,当然学习器械礼,那是后话,应当是在掌握一定的武术基础后进行。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下自己在体育健康室内课中为学生教授武术基本礼仪的课堂实录。

例1.拜师礼。

千百年来,传统武术中,师徒相授一直是主要的传承模式。在笔者看来,武术进校园不仅讲究的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在校园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更应该上升为更亲密的师徒关系。当然,学生可分为“记名弟子”和“入门弟子”,那就得取决于老师对于各个学生的态度,普及性教育可以将学生收为“記名弟子”,校武术队核心组成员可以收为“入门弟子”。因此,在我校武术校本课程设置中,将学生的拜师礼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将拜师仪式看成隆重而又严肃的事情。当然在学校的拜师没有民间拜师那么复杂,但是简单的礼仪流程还是需要的,在室内课时,教师会首先介绍师徒的含义,让学生从心理上接收“师父”这个称谓。其次,教师端坐凳上,学生会用事先准备好的茶杯逐个递茶与老师,此为“改口茶”,之后教师轻抿一口以示接收,并声唤“徒儿起来”,学生向老师行鞠躬礼同时说“师父好”,单个学生礼毕。

例2.鞠躬礼。

在室内上课不仅仅是武术课,在其他学科上都要求实行“鞠躬礼”,但是武术课堂中的“鞠躬礼”与其他学科的“鞠躬礼”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传统武术“鞠躬礼”要求并步站立,两手垂置于体侧,手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上体向前倾斜15度。当教师从教室外走向讲台后,班长需大声喊出:“全体起立,敬礼!”所有学生行“鞠躬礼”并同时喊“师父好”,教师之后亦行“鞠躬礼”回应。班长再发令:“全体坐下!”礼毕,开始授课。在下课的时候,班长会发出:“起立,敬礼!”的口令,学生需起立行“鞠躬礼”同时说:师父再见。当教师看到学生都已站好行礼完成后,便向学生也行“鞠躬礼”回应。以上过程为完整的“鞠躬礼”过程,简单易懂。当然,也许第一次的时候学生喊“师父”会觉得别扭或者不好意思,这就需要通过“拜师礼”做铺垫,这是与其他学科老师上课存在的本质区别。

拜师礼和鞠躬礼可在室内进行,通过对学生拜师礼和鞠躬礼的教授,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学会感恩。

三、养成武德,促进文化交流

武术中的武德与现在学校的德育教育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最终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教做真人,其两者的主要侧重点都是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内在的心理健康。我觉得武德教育课不仅仅只局限于体育健康教育室内课上,在学生班会主题课上也可以进行宣传与推广。将武德与学校德育教育巧妙地结合,在文化上产生共鸣,形成一种富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模式。同时,我校体育教师会根据不同年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武德”教授,一二年级以基本礼仪为主,三四年级以竞技礼仪为主,五六年级以武道教育为主。在进行武术技能动作教授的同时,教师每时每刻都将“武德”教育融合进去,做到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我们都知道,为了改变传统体育课遇到下雨雾霾天就在室内自习的现状,健康教育课的设置大大丰富了体育教师多变的上课模式,让体育课能在室外室内灵活多变的切换。我校的武术校本课程的设置,将武德融入体育健康课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必将进一步的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帮助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武德校本课程
探讨小学生武德教育价值与现状分析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