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知识付费过程中的知识焦虑研究
2020-07-04李珍张娅王壹一
李珍 张娅 王壹一
内容摘要:本研究重点为大学生使用知识付费软件过程中知识焦虑的影响因素。用知情意模型为理论基础,以认知、行为意向、情感为知识焦虑的自变量,构建知识焦虑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知情意对知识焦虑产生正向影响,按影响力大小排序为:行为意向>情感>认知。
关键词:知识焦虑 知识付费软件 知情意
知识付费体现了信息爆炸时代的知识需求,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但随之而來的知识焦虑问题也逐渐凸显。客观分析,利用知识付费软件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发生率。但2019年《罗振宇的骗局:你得到的到底是知识,还是焦虑?》一文将知识焦虑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由于知识付费发展年限短暂,知识付费产业不够完善,所以,研究存在一定的同质性,且较多关注平台商业模式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不深入[1]。借此契机,笔者将对大学生使用知识付费软件过程中知识焦虑的影响因素(知情意)进行研究。
一.相关概念
1.知识焦虑
1989年美国学者Wurman首次提出“信息焦虑”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焦虑是数据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在信息不能告知人们需要了解的东西时,它就会产生”[2]。适当的知识焦虑有助于人的进步,但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导致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
2.知情意——量表设计理论基础
认知是主体对客体积极能动的思考、探索和理性把握。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所认知或操作的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意志是主体在一定理性支配下自觉地确定活动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实践活动离不开知情意的参与和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通常认知影响情感,情感影响意志,并且三者交互作用,共同对实践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3]。
知识焦虑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主要以焦虑情绪体验为特征。而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并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维度对被测者学习的心理过程进行测量,并据此来反映知识焦虑程度。
二.问题提出
本研究将结合现有的定性研究与知情意理论,对大学生使用知识付费软件过程中的知识焦虑进行量化的调查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在使用知识付费软件的过程中,大学生所产生的知情意是否与知识焦虑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付费产品时是否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并提出相对合理建议。
三.研究程序和工具
本研究收集了342名在校大学生样本,有效样本数为337,回收有效问卷率98.5%。其中,在知识付费平台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人数占58.16%。研究工具主要是笔者基于知情意编制的大学生知识焦虑量表,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量表采用了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1-非常同意,2-同意,3-不确定,4-不同意,5-非常不同意)。在编制问卷的初期,笔者进行预测试,形成了以认知、行为意向、情感为基础,包括了性别、年级等人口学统计变量的量表。经过初测符合统计学的信效度要求,量表可以使用。
四.数据分析
1.大学生知识焦虑量表数据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知识焦虑量表中的28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KMO和Bartlett的检验系数为0.855,说明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研究假定,采取斜交矩阵法,6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达到58.811%。但由于部分项目存在于多个因子上,因子载荷过低等原因,删除4个项目(P11、P16、P21、P31)。对余下24项目再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KMO和Bartlett的检验系数为0.769,5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达到63.190%。
2)效度与信度分析
本研究分别取量表得分前27%和后27%的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极其显著(P<0.01),说明量表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学生知识焦虑程度。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对该量表中各指标进行合理调整,认知(A)、行为意向(B)、情感(C)信度分别为0.839、0.800、0.808,量表总信度达到0.938。说明量表的测量结果可靠。
3)大学生知识焦虑整体水平
大学生知识焦虑整体得分平均值为69.878,每题平均得分为2.91(SD=13.324);各指标平均值分别为29.50、27.92、9.60,各题平均得分为3.59分、2.54分、2.40分——说明大学生的知识焦虑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认知、行为意向、情感。对大学生知识焦虑各维度得分总和分别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维度在0.01的水平上分别显著相关,说明各维度与知识焦虑之间相互影响。
2.大学生知识焦虑在三个维度上的描述统计分析
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学科门类、年级、每月生活费的人口学变量中,与各维度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本研究将呈现描述统计分析。
1)认知
大学生知识焦虑在认知维度得分尤为突出(M=3.59,SD<1)。从条目平均得分来看,大学生知识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今后的就职情况感到担心焦虑(M=4.10);同时伴随着自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知识、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知识焦虑。
2)行为意向
大学生在知识焦虑的影响下,行为意向平均得分相对较低(M=2.54)。具体表现为缺乏梳理整合知识的习惯、对学习计划完成满意度不高、平台交互性较差。另外,大学生并不会完全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作者的知识付费产品(M=1.99)。
3)情感
调查显示,知识付费后大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和价值感知较低(M=2.40)。满意度方面,”我认为知识付费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认为为知识付费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和”知识付费产品能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希望其他人也能使用”,平均值都小于3。价值感知方面,”我认为为知识付费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的平均得分为2.16分。
3.大学生知识焦虑的预测分析
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和客观事实,可以认为影响大学生知识焦虑(Y)的主要因素有认知(X1)、行为意向(X2)、情感(X3)。对大学生知识焦虑函数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估计:Y=β0+β1X1+β2X2+β3X3
1)多重共线性检验
方程的R2(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97,F值为21338.041(对应的p值为0),说明方程总体线性关系显著,观察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简称t值)及其对应的p值,可以发现其系数显著,且VIF值小于100,说明解释变量间应该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如表1,最终可以得到回归方程:Y=.620X1+1.290X2+1.240X3+3.640
3)预测分析
综上,认知(X1)、行为意向(X2)、情感(X3)对大学生知识焦虑(Y)有显著贡献作用。行为意向对大学生知识焦虑的预测作用优于另外两个因素;情感居于第二位,说明情感方面能够相对较好的预测大学生知识焦虑程度;认知因素处于末位,说明从认知层面对大学生知识焦虑的预测作用较少。因此,若从知情意三个方面综合着手,着重采取行为意向层面的措施,能最大程度的缓解大学生知識焦虑。
五.结论
1.研究结果与建议
1)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焦虑。大学生知识焦虑总体得分趋于中上,且在认知维度得分尤为突出。其知识焦虑主要来自于就职的压力。
2)强化行为意志驱动学习行为。数据显示,行为意向平均得分相对较低。大学生在学习知识付费产品时,行为意向应进一步加强。如,加强学习的实用性,提高学习者参与性,提高知识付费产品的质量,个性化设计知识付费产品等。
3)大学生使用知识付费软件过程中的知情意与知识焦虑存在显著相关性。三个单一维度因子都直接贡献于知识焦虑,其中最显著的是行为意向。若从知情意三个方面综合着手,着重采取行为意向层面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大学生的知识焦虑。
2.研究不足
(1)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其特点是答题质量取决于大学生对自己知识的评估水平和其诚信度等因素;(2)各项目言语表述存在冗余;希望未来的研究能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雷兵,王巧霞.国内外知识付费研究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9,19(11):102-107+155.
[2]梅松丽,曹锦丹.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0):93-94+99.
[3]刘永明.知情意的实践论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19-21.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2019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0299692X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