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大数据财务会计框架探究

2020-07-04孙远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财会财务会计框架

孙远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 大数据 互联网+ 财务会计框架

一、前言

财会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都是会直接影响一家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业务操办,对应着一家企业的发展和收益。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已经深入社会各层面,同时也越来越多的领域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财务管理方面也基于此技术打造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平台。所以在该技术的应用下,企业方面对财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财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更要在现阶段对大数据财务会计框架进行探究,有利于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大数据技术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一)云计算技术与财务会计

大数据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信息网络越来越频繁,信息量越来越大,在数据方面的传输和处理方面需要在方式上进行巨大的变革,云计算技术依托此情况而诞生。财务会计对标着企业的发展及业务处理,当企业面临数据时代的深入变革时要考虑适应时代,利用数据信息及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的管理情况、运营状况、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和提高财会效率。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旨在为客户提供较为专业的财务信息,该模式将互联网经济与企业贡献思想结合,将该模式覆盖地区的财务会计人员统一集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进行财会工作。该模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为各行各业的财会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化模板,并且较大的提升了财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便于企业将数据进行统一收集和管理,不仅加强了企业对资金管理方面的力度和效率,也可以实时掌控企业的运营状态,加强风控水平。

三、财务会计工作受到的影响和变化

(一)对财会工作方式的影响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及深入直接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促进了社会核心竞争力,在财会工作方式方面,解决了传统财会工作人员在企业各分支机构中的方式多样且混乱的缺点,将各个子公司的数据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总部集中财会工作人员集中进行数据分析、管理、监控,避免了传统财会工作现场审计时产生的效率低下、质量差、成本过高等问题。目前财会工作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的查账、函证等方式结合,开创新型工作方式。

(二)对财会数据采集的影响

以往的财会工作往往需要人工收集并分析数据,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该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局域网的形式传递到具有权限的财务工作人员处,方便财务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财务资料,更高效、快速的获取最新最有效的企业财务信息,降低了人工资源的浪费。另外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了各项财务标准,统一财会工作的科目,规范了审计流程,将有利于企业收集到最有说服力、最标准的财务数据。

(三)对财务工作模式的影响

原有的财务工作模式由于企业规模太大所以常常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抽查,一方面该方式获得的数据并不全面,无法很好地体现企业的运营状态;另一方面存在有大量业务活动无法被全面审核,出现有部门或个人心术不正,在做出对企业运营不利的违法行为时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贿赂,也不排除有财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现象,运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将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将企业财会情况公开透明全面的展示给企业人员,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时改正。

(四)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影响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变革的重要指标,将会对财务工作者的思维产生巨大的改革,改变了传统财会审计过程中,财会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和标准工作的现象。在大数据技术的环境中,要求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强,同时还要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方便财会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要知道该怎么从中提取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并进行整合。

四、大数据财务会计框架分析

(一)基本概念

大数据财务会计框架是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基础上,以大数据相关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审计等基础技术进行构建,具体要对财务审计的流程管理、专业人员缺口、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制定,目的在于加强流程管理力度、清晰财务共享服务的定位、落实对企业的核心财务工作。重点在于将财务收支进行真实、合法地审查,对企业资产、负债、工作者权益等方面进行审计。鉴于上述原则,该框架构建数据传输接口、基础设施、数据存储、平台服务层、平台应用层、客户端服务层六个层面。

(二)数据传输接口层

简言之就是数据的接收和传送,是企业大数据财会框架的数据入口,该层面可以通过对标外界各层面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上传,财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接口实现对数据的各项操作,比如更新数据或者访问相关数据,同时对国家财务单位的数据进行收集,设置有被审计单位接口、工商接口等。数据的收集形式不仅仅限于数据和文件,也可以包括音视频和统计图。数据的范围不限定于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对税务、国土、工商甚至是法人相关信息等都需要进行一定层面的收入确保數据库的完备,满足财务工作的需求。

(三)基础设施和数据存储层

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层进将所采集数据传输到接口或者对接口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等操作,基础设施顾名思义是整个框架的基石,包含有网络服务、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面,保障数据的有效监控、采集、存储和处理,实时对财会框架进行网络访问和操作,降低财会工作风险。数据存储服务就是对基础设施及接口所传输的海量数据进行过存储,并配置实时访问功能,要借助HDFS系统来实现多文件管理,方便调出或收录数据,进行数据的管理。

(四)平台服务层

该层面是财会框架的核心,其对上传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只要是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分类集合等操作以及对数据进行建立模型分析。首先要对上传而来的复杂数据进行数据结构上的统一,将有效的信息筛选出来并进行整合成符合标准的数据,在查漏补缺方面,对丢失的数据进行存储层检索或者互联网资料查询进行修补,也可以手工录入,对其分类之后将数据载入数据库。对已经载入数据库的数据需要生成审计中间表,将数据立表说明,以不同的指标分类为标准,制成不同的表格,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模分析,需要利用到MapReduce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对财务上的疑点和问题展现,发掘数据中的联系,判断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审计风险。

(五)平台应用层和客户端服务层

平台应用层主要是针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管理的层面,设置多个应用方便财会工作人员进入数据库或者对数据进行调整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而客户端服务层则是将分析结果及数据资源可视化展现到平台中,一般是利用Web网站形式,针对不同层级的财务工作形成不同等级的查看权限,方便财务部门访问。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大数据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容及影响,并探究了财会框架的构建,对企业运营、经济收益、财务工作管理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欢.“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2]龚春名.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班),2020(02):189.

[3]黄雪莲,曾义.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大数据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7):104-105.

[4]冯珊珊.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内部审计[J].纳税,2019,13(07):140.

[5]刘玉伟.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9.

[6]杨春妮.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8(35):186+191.

猜你喜欢

财会财务会计框架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