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渐回暖

2020-07-04王海蕴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孟玮保障体系公共卫生

王海蕴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校企行”专项行动在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落实?6月16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网上方式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5月份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数据来看,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5月份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生产供给持续回升。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个月加快了0.5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增速由负转正,由4月份的下降4.5%转为增长1%。

内需复苏较为明显。从消费来看,市场销售逐步回暖。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8%,但是降幅较上月收窄了4.7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投资降幅继续收窄,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3%,降幅比前4个月收窄了4个百分点。从出口看,今年5月份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1.4%。

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9%,比上月下降了0.1个百分点。物价基本稳定,5月份CPI同比上涨2.4%。

市场预期保持稳定。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这两个指数都是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

孟玮同时指出,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国内散发病例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居民消费的信心和服务业的恢复。

当前,重点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挖掘释放内需潜力。重点以高质量的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积极推进家电、汽车等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顺势而为促进消费新业态加快发展、完善提升,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的撬动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短板领域的建设。

第二,抓好援企稳企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减税降费各项政策,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扩大担保的覆盖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

第三,千方百计保就业、保民生。重点瞄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多措并举促进创业就业

目前是全国大学生毕业季,为了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5月初,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启动了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校企行”的专项行动。

孟玮介绍,这项专项行动开展一个多月来,企业和高校示范基地主动谋划、积极对接,在拓宽毕业生就业的创业渠道、促进毕业生创业项目对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概括起来有“四个一批”:

第一,释放了一批就业岗位。28家企业双创示范基地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保就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专项行动释放一大批岗位需求。目前,共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约9.3万个就业岗位,招聘岗位的数量再创新高。

第二,提供了一批服务指导。企业示范基地分别发挥各自优势,共遴选了超过500名创业就业导师,通过线上讲座、网络培训、投融资对接、技术辅导等多种方式,为高校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目前,已开展了多场系列对接活动,初步估算,通过这些对接活动,将指导1000多个创业团队,服务近5000名高校毕业生。

第三,发布了一批创新创业需求。企业示范基地广泛发动集团公司和下属企业、园区,来征集创新创业的需求,面向高校集中发布相关信息,由高校创业团队来“揭榜”攻关。目前,企业已经梳理了需求百余条,将在后续为“揭榜”团队提供支持。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有的央企示范基地就明确提出,将累计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来支持“揭榜”的高校创业团队开展有关技术和项目攻关。

第四,对接了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除了前面提到的企业示范基地外,高校示范基地结合各自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遴选了一批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项目,与企业的示范基地开展项目的对接活动。目前,已经梳理出了超过500个优质的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对接。

此外,各“双创”示范基地还依托各类线上平台、线下园区、孵化载体等资源,出台减免或者减半租金、开放实验室资源、金融资源对接等促进创新创业的各类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把‘双创示范基地‘校企行行动作为今年创新创业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校企‘双创示范基地加强对接合作,进一步挖掘岗位需求,释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潜力,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孟玮表示。

积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

孟玮介绍,方案瞄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系统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实施方案》审议通过后,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紧紧围绕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全力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第一,加快补齐医疗防治方面的硬件短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实“防”的基础。重点是加大各级疾控机构和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投入,完善设备配置,统筹优化检验检测资源的区域布局,实现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生物安全三级水平的实验室,大幅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二是提升“治”的能力。重点加强与传染病救治相关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省市两级设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优化完善基层医疗救治设施布局,开展关键核心、基础前沿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医疗救治的快速反应和基层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平急转换。重点要借鉴方舱医院建设经验,推广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平急两用的改造,补充完善和强化应急处置内容,预留好发展空间。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是突发情况,就能够快速转化为救治和避险避灾场所。

第二,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设。着力在“储”“采”“调”这三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提升“储”的效能。主要是加强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设备和应急物资的配置,充实完善专用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支持和鼓励企业、机关单位和居民参与储备,确保关键的时刻能够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二是健全“采”的规范。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制度、健全应急物资征用机制、积极拓展应急物资来源渠道,保障供应的安全可靠。三是强化“调”的统筹。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加強应急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确保一旦有需求就能够及时把物资送达。

第三,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进一步厘清需求、优化流程、建立机制、优化产能协同保障和区域布局,增强医疗物资和装备的应急转产能力。在应对重大疫情时,储备动用消耗后,能够及时填补物资供应的缺口,与实物储备形成衔接有序、梯次支撑的保障合力。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一方面,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抓好各项工作,做好资金的保障,下力气抓好落实,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孟玮保障体系公共卫生
发改委:防止失信认定泛化扩大化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