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与质量控制

2020-07-04鲁兵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施工过程技术质量控制

鲁兵

摘    要:本文首先从阐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相应措施入手,随后总结分析这些技术问题的成因,最后,在对这些问题和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优化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路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建筑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工程质量和建设成本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益突出。近年来,楼板开裂、渗水,甚至建筑物倒塌等事故频发,由此,如何通过深入开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研究、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逐渐成为建筑工程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常见施工技术问题及相应措施概述

2.1  基础施工阶段

常见问题:在不采取支护措施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支壁开挖,造成护壁塌落或高壁塌方;另外,还容易出现基坑排水不当、基坑标高失误等问题,均有可能对基础工程质量造成安全隐患。

相应措施:在明确桩基施工范围、落实桩基设计规范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与清理的基础上,利用桩基测量仪器对桩位进行准确定位,按照有关规范,合理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做好桩基区域排水工作。

2.2  结构主体施工

常见问题:一是模板预支阶段。容易出现选用钢筋的抗拉强度难以满足实际建设需求,制约梁间纵筋间距延伸;钢模板规格选择不合理,模板拼接不牢、随意拆卸;未按规定设置预制垫板,锚固螺栓和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不准,导致钢筋骨架及网片窜位等问题;二是混凝土浇筑阶段。主要容易发生未按规定检测混凝土搅拌坍落度、水砼比例不当、振捣不够密实、浇筑间歇时间过长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承载能力;三是混凝土施工养护阶段。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进行养护,可以达到最佳效果,但目前容易出现水泥水化温度、湿度条件控制不当,蓄水养护时间不足等问题。

相应措施: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灌浆、硬度等方面的控制要求,在根据砼供应能力确定浇筑层高度基础上,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注意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混凝土养护,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确保混凝土自然凝结硬化,保持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施工质量。

2.3  屋面防水等配套工程施工階段

常见问题:在这个阶段,找平层抹压不平、防水隔离厚度不足、密封材料嵌填不严等问题较为常见,甚至出现找平层未干就急于铺设防水层的情况。而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屋面板刚度不足、甚至开裂,或是使防水层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屋面砼现浇板和防水基层的防渗效果。

相应措施:选择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根据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施工流程进行操作,确保建筑屋面防渗施工质量。

3  问题成因

3.1  重视程度不高,提高施工技术质量的工作基础不牢

考量我国实际,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目前在建筑施工市场中遭遇行政干涉的情况依然严重,造成许多建设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技术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制尚未建立,加上招投标中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虚假招标、工程频繁转包等问题也直接导致了建筑施工质量的下降。重视程度不高,从业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二)施工人员能力水平有限,提高施工技术质量的动力不足

从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实践来看,大部分施工企业往往雇佣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工作为施工人员,而这些工人未经正规上岗培训,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施工经验大打折扣,不按规定进行操作的问题频频发生,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自然难以保障。

3.2  监管机制尚存漏洞,难以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监控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造成违法成本过低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大部分采取“以包代管”的监管方式,数量本来就极为有限的监理单位大部分受制于建设单位,存在“同体监理”、“自主监理”等怪象,监理单位对施工中出现的以次充好使用建材、施工测量存在误差、钢筋连接不合理、混凝土捣鼓不实等问题视而不见,监督流于表面形式。

4  相关对策

4.1  提高重视程度,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建筑施工单位应转变过去一味赶超工期的错误做法,将加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塑造企业品牌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技术规章,落实施工技术管理的层层责任制。二是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探索建立施工设备运行监控预警体系、施工技术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等,未雨绸缪,对因施工技术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

4.2  提升施工人员水平,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储备优秀人才

一是应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上岗培训,促使每一个工人熟练掌握有关规范标准中对施工要点的把握。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采用严格的奖惩措施,确保工人按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三是设立专项资金,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建设专业施工技术研发队伍,鼓励有关人员在创新深基坑技术、改善灌注桩技术、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等方面攻坚克难。

4.3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施工技术监管,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提供保障

有关部门一是牵头科研机构,针对当前建筑施工领域违法成本较低等热点问题,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成本;二是应结合当地建材市场实际情况,及时通过网络等渠道,发布不同等级、类型建材价格,避免出现施工方使用假冒伪劣材料、压低工程价格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进一步加强施工监管,设立奖惩机制,制定施工技术流程,完善监理制度,落实监理机构在建材采购、桩基施工、钢筋铺设、混凝土捣鼓及浇筑等每一道工序中的监管责任,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偏。

5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临视程度不高、施工人员能力水平有限、监管机制尚存漏洞等问题,仍需有关部门与建筑施工企业协同发力,提高重视程度,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提升施工人员水平,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储备优秀人才;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施工技术监管,为优化建筑施工技术提供保障,多措并举,为我国工程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马竞飞,张芸.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以及防范与控制措施[J].经济管理,2010(7):24~27.

[2]朱蓉,沈建成,袁巧兰.建筑工程给排水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121~123.

猜你喜欢

施工过程技术质量控制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