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

2020-07-04杨涛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

杨涛

摘    要:文章在充分结合相关文献及工作实际经验情况下,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展开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

1  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是指一种将企业战略规划落实、贯彻到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管理方式,它作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了一项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精细化施工管理,并采取有效策略,优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提升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水平。

2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施工管理

2.1  健全配套制度

2.1.1  完善配套施工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者落实各项生产责任,并要求每个管理者都能够到位、尽责,而配套制度作为管理者履行自身责任义务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配套管理制度,确保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落实。在制度建设上,企业需要清晰梳理各项建筑施工流程,并结合现行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规范,以及设计和工程建设需求,来制定各项施工操作的标准。基于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化施工者的操作,确保管理者在执行精细化管理任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面优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增强施工者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1.2  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强调工作的日清日结,需要管理者对每天的施工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纠正或处理当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一个监督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者的检查操作,保障精细化管理行为的准确、到位。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中,企业应当根据检查的形式,设置日常检查、抽查等检查环节和检查重点,然后基于此构建出全面、详细的监督管理制度,并明确划分管理者、施工者的权责范围,并将检查结果计入到个人的绩效中,降低错误操作、违规操作出现的概率,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此外,企业还要针对重要的施工环节、操作建立奖惩措施,并将其细化到日常施工操作方面,调动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优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2  做好施工技术管理

2.2.1  做好技术交流管理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为了深入优化施工的质量和速度,企业需要不断在建设中引入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因此,企业应当做好技术引进管理,并积极参与技术交流活动,以便于迅速掌握新技术,推动企业生产力水平的优化发展。在技术交流管理中,企业需要秉承精细化管理中的创新性和规范性意识,并在全面、标准地了解、掌握技术具体操作,确认技术可行性之后,再投入施工。为此,企业应当全面掌握市场行情和政策方面,参与权威性的博览会、座谈会等技术交流活动,提升企业施工技术的更新速度。

2.2.2  做好技术推广管理

精细化管理强调企业整体执行力的提升,同时,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也是企业将战略和目标细化、贯彻到每个工作环节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秉承精细化管理意识,将新技术及时推广到实际施工中,提升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编制完善的技术落实操作细则,为施工者提供依据,而且要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使施工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该项施工技术。此外,在具体落实上,管理者务必要做好监督工作,使施工技术得以规范化落实,实现精细化管理中的创造性与规范性相结合。

2.3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3.1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作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有效应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在安全意识方面,管理人员根据当前工程施工现状,结合工程特质以及自身经验,来归纳出工程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风险,然后提前编制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将措施的落实融入到奖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中,提高职工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企业还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找准职工安全意识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管控,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建筑施工效果。

2.3.2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在安全管理中,安全教育工作是当前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施工者深入了解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风险,规范自身的施工操作,提升企业安全施工作业水平。在此过程中,精细化管理主张具有明确方向性的管理行为,因此,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企业应当保持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从具体的施工环节、方面出发,全面、详细地向施工人員讲解安全操作细节,使其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了解安全作业规范和要求,促进其在实际施工中更准确地落实安全防护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企业还要将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通过教育工作,帮助施工者灵活运用安全技术,深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促进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发展。

2.4  人员管理

施工管理和工序作业主要依靠的还是人,现场作业的任何环节中人是第一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系统性的领导思维,作业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岗位素质。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受个人能力、知识结构、入场教育、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一项工作任务换成不同的人员操作,效果可能存在差别,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另外,在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施工技术日新月异,作业人员受传统思想影响和作业方式限制,接受各种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学习新技术滞后,不能够掌握新技术、新标准、新规定和新设备方面的知识。导致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无法与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适应,施工过程中难免增加劳动力、浪费材料、耗费机具台班数量。造成质量返工返修、材料重复使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违背了企业精细化管理原则。“油费了,灯也没亮”,给工程项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不说,影响了声誉,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另外,个别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员工能力无法胜任工程项目的要求,对企业良性发展和社会资源节约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5  材料管理

工程实体是靠建筑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构筑成的。建筑材料五花八门,品种众多,质量档次参差不齐。由于缺少标准的流程和规范,或者对进场材料的验收力度不严,致使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质量受到了严重威胁。还有,与精细化管理目标相违悖,进场材料和经现场监理见证取样的材料不一致,导致大规模的返工返修或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应优先选用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材料。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都是按强标设计的,受施工地域、周边环境、资源分布的影响,施工中难免有选材不标准的情况。曾经一段时间内,一些施工企业仍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材料。绝大多数禁止使用的材料都是质量不能保证、安全系数差、环保不能过关的淘汰产品。项目违规使用淘汰的材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对工程的质量、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有助于建筑施工水平的可持续优化。在建筑施工中,企业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精细化施工管理措施来保证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建设,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建筑施工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倡田.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4):14.

[2] 梁康土.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269.

[3] 徐法智.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2759.

[4] 魏聪聪.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165.

[5] 田杰.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44):45.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