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0-07-04谢建华
谢建华?
摘 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各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2019年,永州市通过实施“农业园区升级战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够顺畅、园区主体投融资难、土地和人才支撑乏力、园区创建水平不高、园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建立工作推动体系、健全多元投融资机制、多模式解决农业园区用地问题、加强园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业园区提质升级等推动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问题;建议;永州
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0)05-0090-04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n Yongzhou and Its
Relevant Consideration
XIE Jian-hua
(Yongzhou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Yongzhou 425000, PRC)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work for localities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From 2017 to 2019, the "Upgrading Campaign of Agricultural Park" was employed in Yongzhou,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ha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as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are not smooth,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k is difficult to ge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he support of land talents is weak, the level of park establishment is not high,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park is wea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in Yongzhou,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by establishing work promotion system, perfecting multi-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solving land use of agricultural park in multi-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in agricultural park, promoting the quality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park and so on.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Yongzhou
現代农业产业园是指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发挥规模种养优势,进行“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开发,实现绿色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一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农村部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17年开始连续4 a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都对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项工作作出了系列的部署,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带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现有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文献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主要关注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该类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园的成功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张晓慧[1]认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要注重从产业系统、空间系统和景观系统复合的视角对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规划设计,才能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赵燕[2]指出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园的定位与功能,并且要遵循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重点改造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从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开拓市场,并增产增收,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主要关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王丽娟等[3]归纳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有合作社主体型园区、园区发展公司主体型园区和企业集聚主体型园区这3种模式,并且指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绩效。张攀华[4]总结出现代农业有7种常见的盈利模式,分别为高效农业生产型、农产品加工型、科技研发型、流通服务型、高端农产品定制型、品牌农业型和休闲创意型多功能盈利模式。
湖南省永州市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提高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实施“农业园区升级战役”,为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短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笔者从永州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实践出发,就市县级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现状
2006年11月,永州市第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始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9.87万hm2,园区核心区设在冷水滩区伊塘镇,示范区为周边岚角山、上岭桥、竹山桥、邮亭圩、接履桥、菱角塘等6个镇,2008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010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1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湖南省唯一承担了2类示范项目的国家级园区。
2014年,湖南省启动实施了“两个‘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决定培育扶持1 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州市抓住机遇,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组织农业、林业和财政部门按照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与申报标准,对全市11个县区、2个管理区、1个经开区的农业产业园进行创建指导,到2016年永州市共认定省级以上农业园区46个,其中湖南省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11个(优质稻类4个、蔬菜类2个、茶叶类2个、油茶类3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26个(粮食类1个、蔬菜类5个、水果类6个、茶叶类2个、中药材类2个、畜禽类6个、水产类2个、休闲农业类2个)、湖南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9个(花卉苗木类1个、林产加工类2个、木本中药材类2个、经济林类1个、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类1个、林下经济类1个、森林旅游类1个)。
2017—2019年,永州市大力实施农业三个“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行动)。201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市“六大战役”之一的“园区升级战役”中实施,出台了全市“农业园区升级”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组建了专门班子,制定了年度工作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要求每个县区每年确定一个基础条件好的农业园区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提质升级,每年新创建一个333.3 hm2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招商引进一个5 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启动市级、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认定。通过开展规划布局升级、产业发展升级、基础设施升级、经营主体升级、管理服务升级等5大行动,促进了农业园区建设升级、提质、增效,农业园区建设加速发展。冷水滩现代林业产业园、新田林产工业示范园成功升级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冷水滩区道地药材和江永县香芋产业集聚区创建为“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祁阳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2017年度湖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全市新增认定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23个(粮食类1个、蔬菜类5个、水果类4个、茶叶类3个、中药材类1个、畜禽类6个、水产类1个、休闲农业类2个)、湖南省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8个(油茶类3个、林产加工類1个、木本中药材类1个、楠竹类1个、林下经济类2个)。2017年起,永州市还启动和推进了市级、县(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和认定,市农业部门联合林业、畜牧水产、财政部门出台了《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申报程序、认定标准和奖励办法。3 a来,共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市级示范园49个(粮油类1个、蔬菜类7个、水果类12个、茶叶类4个、中药材类3个、畜禽水产类16个、休闲农业类6个)、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5个(油茶类4个、花卉苗木类1个、林产加工类3个、木本中药材类2个、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类1个、森林旅游类4个),累计带动创建县(区)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262个,实现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乡镇全覆盖。
2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2.1.1 没有专门管理机构 永州市农业园区除永州农科园和江永县桃川洞名特优新产品开发区设立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外,其余均没有设立固定的专门机构和职能部门来从事农业园区的管理工作,均由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自行管理,建而不管的现象较为突出。
2.1.2 园区工作难以协调 农业园区建设牵涉到农业农村、财政、林业、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建设过程中部门间协调难,项目审批环节过多,办结时限过长。承担园区建设管理的农业农村、林业、科技等部门缺乏一个由政府统一授权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园区工作的开展。
2.1.3 后续管理有待加强 部分政府部门人员认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企业主体要争取的产业项目类短期工作,存在“要点支持项目就完了、应付应付过关就行了、把任务推给企业就完事”的思想,对园区后续管理缺位。有个别农业园区主体在园区筹建阶段,为争取政府财政奖补,建设积极性很高,待有关部门认定后几乎没有后续行动,尤其当园区主体资金链断裂后,园区就成了烂尾工程。
2.2 园区主体投融资难
2.2.1 财政投入有限 近年来,中央、省财政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奖扶政策,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都安排了奖补资金,但市县区财政没有专门引导资金,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园区建设的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农业园区发展需要。
2.2.2 融资贷款困难 园区创建主体以弱小和弱势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为主,经济实力不强,农业园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普遍面临前期投资较大、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农业园区土地多为流转土地,土地经营权目前还不能抵押贷款,即使有可供贷款作抵押的资产,县区一级也没有评估资质的中间组织,导至园区建设融资困难。
2.2.3 项目投入有限 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园项目数量有限,且申报门槛和产业类别要求较严,市县级农业园区缺乏项目和奖补资金支持,如永州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奖补政策只覆盖两区两管理区内范围,县区的各项奖补大多停留在对“一县一特”产业规模的奖补,未能上升到园区建设和带动发展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创建主体的积极性。
2.3 土地和人才支撑乏力
2.3.1 土地流转不易 园区建设主体在土地流转时要与大量农户打交道,做思想工作,协调矛盾,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乡(镇)、村协调服务不够,造成土地流转难。规模化生产对集中连片土地要求较高,资源稀缺,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加大了园区建设成本。
2.3.2 建设用地审批难 园区很难得到建设用地指标,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也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且报批手续繁琐、周期长。
2.3.3 园区用工难 农业园区季节性用工较多,且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加之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多,导致部分园区用工难。
2.3.4 专业人才缺乏 农业园区普遍反映缺乏企业管理、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产品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大中专院校专业人才入园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在园区定居工作的意愿不强,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2.4 园区创建水平不高
由于园区规划滞后,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与园区发展规划没有进行有效衔接,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少,现有园区多以种养业为主,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等都未配套完善,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永州市农业园区虽然数量较多,但普遍园区规模不大,达到省级及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创建和申报条件要求的不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2.5 园区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业产业园分布较广且在田间地头和山岭,尽管园区面积较大,但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投资大,园区主体因融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大多薄弱,特别是交通条件不便的山区产业园基础设施更差,严重制约了园区的达标和升级。市直管的永州农科园在跑项争资融资方面只能依靠园区所在地县区组织申报,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限制了园区进一步发展。
3 推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工作推动体系
3.1.1 提高思想认识 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性,持续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示范的引领作用,梯次推进、分级负责开展县、市、省、国家四级产业园建设工作,制定出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实施方案,立足现有农业园区发展规模和产业布局,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培育创建为重点,抓好扩容提质升级,努力使园区成为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区、乡村产业兴旺的引领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产业扶贫的带动区。
3.1.2 建立工作体系 要将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帮助园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将农业园区工作纳入党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兴产业工作组的职责范围,并做好服务保障,成立农业园区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总调度及日常工作。将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定期、不定期专项督促抽查,年终进行考评。
3.1.3 强化政策服务 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配套服务等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出台本地农业产业及农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农业项目向农业产业园区倾斜。要借鉴经开区和工业园的建设经验,赋予现代农业产业园同等享受用地、用电、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科技人才、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
3.2 健全多元投融资机制
3.2.1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先建后补。
3.2.2 组建农建投资公司 县区农业建设投资管理公司可作为主要经营管理和战略投资管理机构,负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探索为园区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提供抵押担保、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途径,加强信贷支持,解决园区建设融资难问题。
3.2.3 吸纳社会资本参与 要像建工业园一样统筹规划生产设施,统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鼓励社会资本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财政将对基础建设完成好的给予一定的奖补资金。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建设。
3.2.4 引导农户入股 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园区建设,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共享受益。
3.2.5 财政适当奖补 园区创建申报认定标准要因地制宜,省、市、县(区)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数量控制要适宜,市、县(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要制定奖补政策,对达到创建标准并予以认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扶持。
3.3 多模式解决农业园区用地问题
3.3.1 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制度 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资金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参与农业园区建设,让园区所在地的村级集体组织、农民分享园区建设成果。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有序流转,鼓励村组自愿囤积成片土地,整体对外“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对自愿要求土地整体流转的村组,政府优先进行水、电、路“三通”基础设施建设。
3.3.2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现有的县、镇(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作用,及时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为经营主体做好土地流转服务。
3.3.3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意见,促进土地向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落实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优先协调解决农业园区二、三产业建设用地指标。
3.4 加强园区人才队伍建设
3.4.1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部门参照免费师范生培养使用办法,培育一大批农口专业技术人才。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为园区与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搭桥联系,结对帮扶,对园区内符合条件的管理、科研、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以本县在外读书的大学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尽快招聘一批“进得来、留得住”的年轻人才。
3.4.2 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 建立农技干部结对帮扶制度,按照园区需要提供种养技术、检验检测、“三品一标”认证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结合各种技能培训,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发挥“田间学校”功能,开展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
3.4.3 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 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对园区内创业的主体进行培训,输送他们到有关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学习,为园区的发展培训固定人才。
3.5 推动农业园区提质升级
3.5.1 抓主导产业,提升优势产业质量 突出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科学确定和发展园区主导支柱产业,以规模种养基地为依托,做到生产基地相对集中连片,突出一业主导、一园一品。
3.5.2 抓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全产业链 做到水、电、路、讯设施完善畅通,主干道硬化绿化美化,机耕道和渠系合理配套,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完整,农产品加工、储藏、检测和物流装备齐全,生活管理区实现景观化,整洁优美。做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园区产业基地,形成对二三产业的有效支撑。发展全产业链,推动园区经济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风景”“卖服务”转变。
3.5.3 抓园区装备,推进标准化生产 努力提升园区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完善农业生产设施及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服务等设备条件,以科技支撑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全面落实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措施,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园区产品实行“身份证”管理、“一品一码”赋码标识、“三品一标”全覆盖。
3.5.4 抓绿色生产,推进园区品牌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率先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建立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努力把农业园区建成“农产品安全放心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园”。推进园区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商标注册,每个园区至少申请使用一个农业公用品牌,鼓励各农业园区主体使用市(县)级农业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积极通过各类媒体和市场化动作推介园区品牌。
3.5.5 抓主体培育,促可持续发展 依托园区主体来建设和运营产业园,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合作、订单农业等合作方式完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农业园建设,促进土地向园区主体流转,安排当地农民特别是贫困人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园区监测评价办法,加强园区建设监测评价和考核监督,规范園区运行。加强招商引资,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推进与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业务类培训,使产业园区成为农村创新创业和实用人才培养的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晓慧. 现代农业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7.
[2] 赵 燕. 生态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园景观规划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 王丽娟,王树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1):117-120.
[4] 张攀华. 我国农业园区盈利模式及发展空间分析[J]. 市场研究,2019(2):57-59.
(责任编辑:成 平)
收稿日期:2020-03-06
作者简介:谢建华(1965—),男,湖南祁阳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及农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