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专教育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

2020-07-04巴合提努尔·哈不都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巴合提努尔·哈不都拉

摘 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少数民族大多以本族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不言而喻,少数民族学好汉语,有利于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融洽。如何掌握好汉语这门富有极大魅力的语言,是摆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师面前的题目。本文从第二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开展策略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专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 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少数民族多以本族语言进行交流,在民族大团结、大发展的环境下,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汉语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双语”学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关于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经常作为辅助性语言以及通用语。在中国,对于有母语的少数民族而言,汉语就是他们的第二语言。

掌握读、写、译等基本的语言技能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技能是当前社会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要求。二者必不可少,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这两个教学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出先后:对于母语较好、语言知识运用技能较高的学生,可以先掌握语言应用技能;相对而言母语掌握程度不高、语言学习技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先练习语言交际技能。当然,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总体来说,语言教学应该把握四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2)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双语贯通能力。分述如下:

1.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语言应用能力只要通过记忆字词,通过学习语法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便可得到。对于母语掌握程度高、认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缺陷在于,虽然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却仅限于书面能力,满足阅读要求,在提高口语交流方面难有建树。

2.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语言技能之后,并不代表就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了,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语言环境进行交流。近年来,情景教学在语言训练中效果显著,并得到广泛地推广,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少数民族学校也纷纷效仿。

3.语言思维能力培养

前面所讲的两种都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是把第二语言学习上升到高级阶段的过程。语言思维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思维的关系,是通过形象联想的模式,用语言承载和表现思维的过程。使用正确修辞、写出优秀的文章要靠思维。熟练掌握修辞艺术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应减少教师的教,加强学生的练,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自由会话来培养语言思维。

4.學生双语交流贯通能力培养

身兼两种语言,相当于兼有两种文明的通行证,“语言翻译”则是把两门语言、两种文明连接为一条通天大道的钥匙。翻译有直译、意译,其标准是信、达、雅的统一。语言学习需要掌握语言思维力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促进两者更好地融合。

二、汉语预科教学

中专生的母语与其他文化知识只限于初中水平,即使有学生接受过“双语”教学,其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所以,在此阶段只能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培养他们的应用技能和交际技能。

1.训练朗读,奠定交流基础

“开口难”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语言时碰到的最大困难,而朗诵和背诵的练习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朗读和背诵是初学者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可以由教师领读或学生领读、学生齐读或是个人朗读等。通过朗读,学生既能理解全文、学习词汇,还能体会语感。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正是一种无形的强制,促使每位学生都开口。

2.加强听说训练

语言学习的要求的是全方位的提高。所以解决了“开口难”的问题后,还要让学生达到说和听的结合。想要流利地进行汉语交流,就必须抓好听力的练习。像之前说的,朗读、跟读等都有包括听力方面的练习,除此之外,专门的听力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利用会话练习,初期围绕课文进行练习,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对话,之后能够自由对话,有效地将听和说结合。

3.在环境中深化汉语交流

通过设计情境和创造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对话,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模拟一个场景,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对话。语言环境可以是座谈会、联谊会这种轻松而多有互动流的活动。

三、专业汉语教学

预科阶段的汉学习为专业的汉语学习打下基础,为学生深入学习汉语提供了保障。专业汉语学习阶段以教授语法内容为主,具体授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做到系统讲解汉语知识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组合规律,语言学习关键因素是语法学习。教师通过向学生语法讲解,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言的内在规律,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系统讲解,通过实例来阐述汉语的规则,课后可以开设讲座作为辅助。

2.加强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练习检查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作业可以是单纯的记忆练习或能力练习。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课后阅读期刊、报纸、杂志等,感受汉语的魅力。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兴趣,利于民族交流、民族团结。教师要结合汉语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王永刚《新疆“双语”教育教学》,《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 孔雪晴《现代教学技术对汉语教师的要求》,《新疆双语教育》2013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