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的关系探究
2020-07-04卢俊铭
基金项目:广东白云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BYKYS14
一、引言
在著名的电影《小偷家族》中有很多感人但又令人感到矛盾的细节,如爸爸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店员,好让儿子去偷窃;再如在奶奶死后,“家人”并没有想要去当地部门去申报,而是将她埋葬在家里,并以奶奶的名义继续骗取养老金来补贴家庭生计。这些虽然是电影中的情节,但在日常生活以及现在的社会里,类似的这样一些行为并不算少见。行为的争议点在于这些行为是基于有利于行为发出者所在的群体及其成员的目的,但同时又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或是法律法规。国外的研究者将这一类型特点的行为称为不道德亲群体行为(Thau, Derfler-Rozin, & Pitesa, 2015),然而,对于这一行为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研究并不多。
相對于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而在亚洲地区则更体现集体主义文化。在集体主义文化的熏陶下,个体更愿意将自己视为某群体中的一员,同时将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石晶,郝振,崔丽娟,2012)。国内对极端亲群体行为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当个体对群体具有同一感情,这种情感联系会刺激个体将自己能动性“转移”到为群体利益的行为中,而做出有益于群体的亲群体行为(Swann, Jetten, Gómez, & whitehouse, 2012)。个体对群体的情感同一性所反映出的是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融合”,这种对群体的认同以及在情感的融合使得个体更有可能做出不顾自身安危,甚至有违道德法规的极端亲群体行为(唐荣敏, 2013)。因而,本研究认为在诱发个体的不道德亲群体行为的变量中,认同融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前因变量。故本研究将开展对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之间关系的初步的探究。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认同融合
认同融合的概念最先由Swann, Gómez, Seyle, Morales和Huici(2009)提出,指的是个体与其所在群体的一种独特的密切关系,反映出个体发自内心的对群体的认同与深层的情感上的统一感。认同融合水平高的个体一方面从自身的角度来感知其所在的群体,即以群体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来感知自身,另一方面,从群体成员的角度感知自身,即将成员身份的这一概念内化于自我概念中(Swann et al. , 2012)。Swann等(2012)认为认同融合会使个体在对待群体关系的取向上会表现出更多的关系型取向。而在关系型群体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私人关系,因而在关系的紧密度上会更强。另一方面,个体对群体这种独特的认同融合不仅反映个体在与群体间的认同关系,还反映在个体在行为层面的为群体带来的行为表达上的认同。即激活个体为群体利益的不当的内群体行为(Swann et al., 2009)。因为在融合的过程中,个体将与群体有关的行为作为个体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这种行为模式由强烈的个人意志支撑,认同融合的个体开始成为群体利益的代表。
2.2 不道德亲群体行为
不道德亲群体行为首先由Thau等(2015)提出,指的是个体从事促进群体利益而不顾道德与法律的行为。该行为包含着两个内涵成分:一是该行为违背当前社会的道德约成与法律法规;二是个体基于群体利益的需要而自愿做出对其所在群体的有益的行为。
2.3 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
当个体的自我概念与群体概念这两个概念高度重叠时,即个体的自我身份与群体身份相互融合时,个体会更愿意从事那些代表群体的行为。已有的研究认为,具有较高融合程度的个体会认为自身拥有该群体的典型成员的属性和特征,以及自身对群体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崔丽娟, 戚玮, 单铭明,2013)。所以,对群体具有较高融合水平的个体会认为自身对于整个群体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个体感知自身对群体的重要性所产生的个体主导感也会演化为对群体发展的主导感,因而,个体会认为自身主导着整个群体的发展以及群体的得失与成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为使得其所在群体受益而不惜做出有违道德甚至法律法规的行为。因而,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认同融合对个体的不道德亲群体行为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本与程序
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广州市一所高校的学生作为被试。以现场施测的方式进行。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问卷343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14份,有效率为89.7%。
3.2 测量量表
认同融合:本研究采用Gómez等(2011)开发的文字版认同融合问卷进行测量,并基于本研究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在本研究中,其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8。
不道德亲群体行为:本研究采用卢俊铭(2018)开发的不道德亲群体行为测量问卷。在本研究中,量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
3.3 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四、数据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
表1 被试描述性统计结果(n=314)
4.2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中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表2)所示,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为显著正相关(r=0.256),为进一步探讨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表2各变量相关分析矩阵(n=314)
4.3 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和认同融合、不道德亲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年龄、性别、年级、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做层次回归分析。
在层级回归分析模型中,模型1选入的变量为年龄、性别、年级,模型2选入变量认同融合。从共线性统计量来看,自变量的容忍值在0.82到0.97之间,VIF值均小于10,这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共线性问題。
表3 不道德亲群体行为前因变量的回归分析(n=314)
层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表3)所示。在未投入变量认同融合这个变量前,在阶层1中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只能解释不道德亲群体行为变异量的1.4%,而且多元线性回归整体检验值未达到显著性水平(F=1.488),这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不道德亲群体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在加入认同融合这个变量后,对不道德亲群体行为变异量的解释达到了8.4%,多元线性回归整体检验值达到显著性水平(F=7.066)。上述分析表明,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认同融合对不道德亲群体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t=4.845)。这说明,认同融合水平越高的个体施行不道德亲群体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假设成立,个体认同融合水平越高,个人就越有可能做出不道德亲群体行为。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广东某高校的3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认同融合与不道德亲群体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认同融合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不道德亲群体行为。这说明当个体对其所在的群体存在者高水平的认同融合的话,会增加个体做出不道德亲群体行为的可能性。这与国外研究者Swann等(2009)以及国内研究者石晶等(2012)的以认同融合为自变量的相关研究有相近之处,即认同融合是促使个体做出亲群体行为的一个潜在因素。而且,这种亲群体行为有可能违背道德和法规,甚至是极端的偏向。所以,我们既要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也要警惕个体为群体利益而不惜从事有违社会规范和道德法律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崔丽娟, 戚玮, 单铭明. (2013). 家庭认同和认同融合对极端家庭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心理研究, 6(3), 69–74.
[2]卢俊铭. (2018).群体认同对中学生亲群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硕士论文) .广州大学.
[3]石晶, 郝振, 崔丽娟. (2012). 群体认同对极端群体行为的影响:中介及调节效应的检验.心理科学,35(2), 147–153.
[4]唐荣敏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的关系:基于苗族群体的研究(硕士论文). 西南大学.. (2013).
[5]Gómez, A., Brooks, M. L., Buhrmester, M. D., Vázquez, A., Jetten, J., & Swann Jr, W. B. (2011). On the nature of identity fusion: Insights into the construct and a new mea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0(5), 918–933.
[6]Swann Jr, W. B., Gómez, A., Seyle, D. C., Morales, J., & Huici, C. (2009). Identity fusion: The interplay of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in extreme group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6(5), 995–1011.
[7]Swann Jr, W. B., Jetten, J., Gómez, ?., Whitehouse, H., & Bastian, B. (2012). When group membership gets personal: a theory of identity fusion.Psychological review,119(3), 441–456.
[8]Thau, S., Derfler-Rozin, R., Pitesa, M., Mitchell, M. S., & Pillutla, M. M. (2015). Unethical for the sake of the group: Risk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pro-group unethical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00(1), 9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