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析

2020-07-04邵文君廖衡越

时代人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危机肺炎心理健康

邵文君 廖衡越

1.心理危机干预的介绍

1.1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指个体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出现现有的条件和经验难以应对当前的困难,个体陷于痛苦、不安、无能为力的状态,伴随着绝望、麻木不仁、焦虑的情绪,甚至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如出现幻觉、过度敏感等现象。

1.2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干预,减少或缓解相关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使个体心理状态恢复原有水平。相较于心理治疗,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要求更低,社工、志愿者、家属等经过培训后都可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是最简易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净化倾诉、危机处理(心理支持)、松弛训练、心理教育、严重事件集体减压等。在遭遇重大灾害之后,适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受困者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可以更好的帮助受困者心理恢复正常。

2.中小学心理危機干预机制的现状

2.1制度体系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国家政府重视并不断发展,随着近年来的校园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心理危机干预。2017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科。2018年9月28日教育部回应《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提案》中表示“教育部将不断完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机制”。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教育部委托相关专家机构、学校编写的《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中提供了中小学在疫情后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指南。

2.2认知水平

做好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干预工作,教师、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对其有着直接影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显示,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能够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重要性。“约三分之二教师表示,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他的授课就是高效的。”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应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健全发展。在报告中,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心理健康课堂,全体教师都应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平时,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提高学生心理危机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家庭是相比而言,家长的认知水平则更加参差不齐,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不能有效识别并寻求帮助等等,从而耽误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3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国外稍晚,但近几年随着公共突发事件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逐渐重视,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也逐渐引起更多学者关注。此次新冠肺炎的爆发对全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中国知网已有关于新冠肺炎的心理危机干预文献有25篇(截止3月24日)。

表1 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现状

中国知网的“心理危机”等相关关键词检索结果见表格1(截止3月24日),分析可见,学者对中小学群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非常少,而对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则更少仅有不到10篇文献。

3.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新时代祖国的繁荣昌盛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不仅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国家潜力的有力条件。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小学在物质层面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中小学这一处于关键发展期的群体,在平时的环境中会遇到具体情境下的危机,包括校园暴力,师生冲突,家庭冲突。

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步成体系地规范化,但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仍有待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紧急心理支援的心理咨询服务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忽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咨询服务,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形成危机干预机制及干预网络。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很多城市和地区地区受其影响,影响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在这样的突发状况之下,中小学这一敏感而关键的群体,心理所承受的负面状态及其变化值得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思考其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

3.1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群体正处于学习大量知识的阶段,不论是平时还是寒暑假,都有较为充实的课业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学生长时间呆在家里,即使老师线上会布置和安排一些课业任务,但是我们根据一线教师们的口述得知学生在家处于之前所没有的恐慌状态,并且对学习任务的安排也比较迷茫,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即将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长时间没有开学的这个过程中,内心焦虑迷茫并且躁动不安,出现阶段性和短时间的急性应激状态。一些本来就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受抑郁症状的影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心智未成熟的中小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

3.2心理危机干预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在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中起到有力的防御作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重视,很多学校通过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危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以及处理危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帮助中小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能够在中小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起到有效的处理作用。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塑造完整人格的关键阶段。但是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校园危机,其中包括意外伤害、学生自杀、校园暴力、师生冲突、家校冲突, 以及波及到校园内的一些社会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在中小学群体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援,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建立心理平衡从而获得心理健康。

4.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

4.1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原则

①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通知,以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深入关注疫情下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们的心理状态。

②有效性原则: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社工、志愿者、家属等经过培训后都参与到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后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标准。

③协同共建原则:此次心理危机的波及范围很广,参与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也较为多元化,学校心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工作者共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携手为中小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

  4.2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组织建构

(1)组织结构方面:形成以心理教师与学校领导层为中心,各科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实施的心理安全教育队伍。形成以学校组织、家庭联动、专业机构支持的心理危机干预协同共建机制。

(2)组织形式方面:普及宣传心理防护知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教师、家长及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常识,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开展线上心理防护科普宣传活动、制作心理知识防护手册、制作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并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放线上心理咨询渠道。中小学校开通面向本校学生、教师等相关人群的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对有需求的确保复学前线上教学及宅家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确保开学后学生心理状态能尽快恢复适应学校学习。

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疫情的發展根据各个地区的严重性不同,对人们心理状况的影响也不同,学校应对如新冠肺炎感染者子女、医护人员及防疫工作者子女等重点人群提供更加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工作。

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协同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在平时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师资有限,在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中小学校可与专业心理研究机构合作,借助专业组织的支持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3)组织阶段方面:学校应按照疫情的发展阶段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4.3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策略

  1. 线上服务和线下治疗相结合。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特殊,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人才几乎不能开展线下工作。因而,线上服务能够发挥着主要的作用,首先,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及时建立功能明确、实用性强的网络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开通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能够第一时间为具有主动求助动机的孩子提供及时的咨询与帮助。除此之外,QQ、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主要的媒体在此时应发挥网络时代的社会责任感,利用不同的方式向中小学进行科学传播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

与此同时,家长作为在线下和孩子接触得最多的人,在此时应学习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地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同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也有必要认识到孩子们的心理危机问题,在工作和交谈中,进行正确的心理危机干预。

  1. 按照心理危机发生的阶段来部署工作。

在平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工作时,建立预警机制、普查机制。现在中小学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在危机来临之前需要有防范意识,多关注中小学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和讲座。并且,针对为心理问题较为频发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记录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治疗途径,以便在危机来临时,及时有效地处理他们的心理危机。

重大危机(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临时,心理工作者应携手家长和社会工作者利用线上平台的便利性,把握线下干预的及时性,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保证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重点关注极端个案。在危机发生后,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重点关注受影响较严重的个案并做好后期的心理治疗和心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海宝.构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5(04):13-14.

[2]邱兴.关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建构问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07):21-23.

[3]路欣,肖珩.心理危机干预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2020(01):22-23.

[4]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应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126.

[5]路欣,肖珩.心理危机干预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2020(01):22-23.

[6]陈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宁夏教育,2020(02):71-72.

猜你喜欢

危机肺炎心理健康
来势汹汹的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