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综述

2020-07-04张迪

时代人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背景一带一带一路

张迪

2013年9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先后提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自2013年至今,文化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当中始终发挥着先行者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借助“一带一路”这条中外文化交流之路,能够将中国文化带给世界,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近年来,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相关论文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关于此类内容的研究也日趋成熟。目前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的传播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现实意义、困境、路径选择几个层面。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一带一路”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成果归纳和汇总,并从研究的各个维度进行梳理并综合述评,总结“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发展趋势,为未来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一、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意义研究

诸多研究者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既契合我国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外开放的现实需求,又能延伸历史脉络,继续传承历史上与欧洲、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文化相交聚民心,实现各国民心的“互联互通”。依托文化支撑,能够夯实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合作的心理基础,达成文化共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的实施。赵梅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当中指出,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为推动力,有助于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间的政体选择认识,进一步促进中外政治互信,推动中外交流合作。

许多学者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在”一带一路“进程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新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较量,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许多西方国家以文化传播之名,向中国民众传输西方思想,用这种潜在的方式来实现其政治图谋。然而这种形式的所谓文化传播,在本质上只能称之为文化入侵。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在此类文化传播当中所处的地位是并不平衡的。丁立磊在《”一带一路”为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当中提出,“与西方文化入侵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并不是渗透,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借以同西方国家文化入侵形成制衡,在全面推介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维护中国主权。”

在“一带一路”这一大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够增强中国文化的活力,使中国优秀文化与西方文化入侵相抗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着强有力的保护作用。同时,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

二、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困境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的许多难得的机遇,这预示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将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尚且薄弱,仍处于一个较初始的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面临不少挑战。学者们在研究过程当中指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境,并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者们就国内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曹爱军、陈思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 “走出去”研究》当中指出,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存在文化输出意识错位、文化吸引力较差、高素质人才不足、文化产业实力薄弱等问题。李建军在《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中指出,中国文化当前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专注于古代文化的传播、专注于器物文化的传播、传播碎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杨海琳在《“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当中指出了文化传播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过去许多年,我们把目光过多的放在了对欧美国家的研究上,忽视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以致于现在对这些国家、地区的了解甚少,对其文化市场、文化需求也就更加地不了解,缺乏研究丝路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小语种服务人才的匮乏,同样也限制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

杨海琳在《“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还就丝路沿线国家的状况进行了大致分析。受当前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文化消费市场产生缩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许多沿线地区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等等,这些都会给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阻碍。

研究者无论是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分析,都看到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从总体来看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自身实力不强,其中包括文化软实力与对外传播实力;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接受能力不足。

三、关于“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路径选择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的传播问题上都会提及传播路径的问题,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方式、内容等方面分析如何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如何使中国文化的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以何种方式突破对外传播过程当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是学者们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侧重点。

藤依舒等人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与中国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当中指出,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当中,互联网以其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等优势,在文化交流互通的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它已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方式。因此要发挥互联网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的作用。王勇华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障碍与对策》当中指出“一带一路”不是无偿援助,也不是经济侵略,而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国家双方的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础。“丝路沿途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各类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且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中国通过投资当地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优秀的产品供给创造需求。既可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也可以为中国文化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创造条件。”针对这部分国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协助其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其一同发掘潜在的文化资源,促成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进而为中国文化产业进驻当地市场提供高品质、高接受度的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实施,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文化活力,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对进一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营造良好的丝路环境发挥着强大的反作用。因此,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必须借助中国文化这一强有力的推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力,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摆脱对中国文化片面化、符号化的认知。

目前学者们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对目前的传播现状、困境、路径都进行了论述。但是,从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来看,大多学者站在中国的主观立场上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中国文化的短板。受语言、文化等地区差异的影响,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地调研的机会少,难度大,导致对沿线国家实际情况掌握不足,研究片面。针对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补充。另外,研究多以路径为中心点向外扩展,总体研究较为宏观,不够深入。鲜有学者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某一微观具体问题、现象作研究。

参考文献

[ 1 ] 赵梅艳.“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路径选择[J].中华文化论坛,

2016(10).

[ 2 ]丁立磊.”一带一路”为传统文化“走出去”铺路搭桥[J].人民论坛,2017(6).

[3] 曹爱军 陈思.“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12).

[4] 杨海琳.“一带一路”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5] 李建军.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暨南学报,2017(7).

[6] 藤依舒 杨越明 袁媛 李晗.“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与中国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

[7] 王勇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障碍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

猜你喜欢

背景一带一带一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