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之报怨以德与何以报德辩证解析

2020-07-04王婧璇

时代人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观点

王婧璇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曰:“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執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今可译为: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相比较于老子的“报怨以德”,孔子在《论语 宪问》中给出了相反的看法,他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对“德”最好的回馈,而非“以德报怨”。换言之,以恶治恶,或者以正直回馈恶行,用更好的德行回报德行,才是对“德”更有意义、价值的理解。

对比老子与孔子的不同看法,结合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笔者认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两种不同价值观引导下的中小学生道德观树立,势必也会存在部分差异,但两种价值观也有契合之处,并非完全迥异。两种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因此,笔者根据自身教育经验,以及迎合我国当下德育之风推广形势,浅谈两种不同价值观下,作为一名教育者或者即将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充分认识两种不同价值观,并为之所用,正确应用,为为中小学生道德观正确培养,提供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我国德育风向标的快速、正确树立,积极贡献一份力量。

一、老子“以德报怨”内涵分析

在引言部分,笔者就已经提到,“以德报怨”实际出自于《道德经》第七十九章,但研习《道德经》的学者不难看出,事实上,在《道德经》六十三章,老子就已经提到“以德报怨”,但在此章节中,老子更多阐述的是“为无为,事无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非直接明确的对“以德报怨”详细解释回答。

因此,现今,很多学者根据《道德经》六十三章、七十九章内容重叠部分,将老子“以德报怨”核心解释归于《道德经》七十九章。通过文白理解,老子认为,有“德”之人用“德”可以化解怨恨,是圣人与非圣人的根本区别所在。同时,在本章节中,老子将“德”定位在四点内容上进行了解释:

(一)和大怨,必有余怨

用现今的话来讲,化解比较大的怨恨,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化解完还会留有怨恨,不能彻底的消除怨恨,人们之间还会存在矛盾,随着时间,矛盾积累会随着量的积累,在某一个时间点,再次爆发。

这点不难理解,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量变引起质变辩证统一方法,很容易得出,古人老子辩证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是一致的。

(二)报怨以德,可以为善

第二点,老子基于一定的辩证研究,提出,既然用和解的方法或者说用他人说教的方式如何从根本化解矛盾,那么,将怨恨彻底消除的办法就是用“德人”、“德行”是根本,也就是说,消除怨恨之根本在于,有德行的人用有德的行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解。而且,这一举动,是善举,是值得被推崇的。

当然,根据概率学统计分析,“以德报怨”是可行的,并且意义是深远的。比如,以近期在我国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缉毒干警与犯罪分子之间的较量中,就有“以德报怨”的明显体现,缉毒干警通过自己感化犯罪分子回归正途。

(三)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第三点,老子为了将“以德报怨”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给出具体解释,他认为,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通过对比研究,实现“以德报怨”有理有据的说法。

(四)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与我们现今学者相同的是,观点的提出势必会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老子一样提出,“以德报怨”是有价值的,他认为:“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通俗来讲,“以德报怨”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以上四部分内容是老子“以德报怨”的详细解释,通过以上四部分的浅显分析,不能看出,老子《道德经》处处辩证、处处哲学。

二、孔子“何以报德”内涵分析

孔子提出“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他认为:“用什么回报善行?用正直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才是“德行”存在的真正意义。对于孔子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观点,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孔子和老子对“报德”截然相反,两人的观点是不一致的。为了更明确的辨析两位古人对“德”的理解,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内容分析、比较研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探究:

(一)“以直报怨”

这里,孔子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具体地说,是别人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对待他;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对待他。在情感上,中国人普遍主张“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当然也要对别人好,于情于理都应该是这样。至于如何“报怨”,则有争议,有人问孔子“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孔子给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所谓以直报怨,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以直道而行。分析他们为什么对自己不好,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就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是对方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事情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就行了。

(二)“以德报德”

相比近期较火的《破冰行动》电视剧“以德报怨”而言,一个月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都挺好》电视剧中强大女主“苏明玉”就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形象化身。女主认为:“人生来就一辈子,不要委屈自己,任何人都是过客,以德报德,以怨报怨,方知世间有正义。”事实上,世间很多事也的确证明了“以德报德”的正确性。但这始终是有一个前提,就是用德行报答时,必须受回报的那个人,也是有德行的。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并不难看出孔子的一些主张和看法,他没有极力反对“以德报怨”的观点,只是基于“以德报怨”的看法,给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以德报怨”是不足够的,必须在一定条件和前提下,才能够充分实现“以德报怨”。所以说,对于我国部分学者的——老子、孔子观点相反论——而言,笔者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基于老子的学术观点之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的。二人的融合点是存在的,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相反。

三、“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辩证统一

(一)歷史文献佐证二人观点辩证统一

通过历史文献得出,老子是春秋末期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通过时间节点来看,老子和孔子属于同一时代的人物,另外,根据《汉书·艺文志》部分文献得知,历史中有“孔子见老子”的说法,需要指出的是孔子、老子的时代还没有儒家和道家之分,诸子门派对立是发生在孔老逝世之后,诸子崛起各执师之一端互相非难的百家争鸣之时,这个现象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百家的著作目录中可以看出。也就说,在当时,并没有绝对的学术对立,而是学术融合、相互借鉴。所以,通过这一文献内容,可以降低或去除我国国内学者认为老子孔子学术观点对立的看法。

《孔子见老子》画像至今在我国也有保存,通过这一画像反映出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儒、道文化同源而异流,两家文化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只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主张,产生了两条风格各异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因此,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像也反映出了儒、道两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交流与发展。

(二)具体辩证统一之处

通过历史文献不难看出,老子和孔子是发生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学术融合、借鉴的年代。所以,持有学术相反观点的学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认为的“老子孔子学术对立”观点是不成立的。通过逻辑学推理就容易得出:

如果老子和孔子学术对立,两位学者就不会见面,更不会有长时间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中国有句俗语“话不投机半句多”之说,证明了这一点。如果老子和孔子的学术相互融合,有相似相通之处,二人必然有很多沟通交流之处,因此,可以判断,老子和孔子的学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但不能肯定的说,完全的说,老子和孔子的学术理论完全一致相合,但势必是否定之否定,新理论碰撞形成的过程。结合笔者“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观点分析:

首先,老子和孔子都是持有“善”心的教育者,都希望人心向善,推扬“善举”两人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在他们的学术观点里,都提到了“德”字。

其次,老子和孔子对于如何化解怨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致的,老子认为做事主体应该以自己的德行化解仇恨,孔子认为,如果双方都是有德行的人,因一些过节怀有怨恨,彼此通过德行感染,怨恨也是很容易得到消除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孔子是对老子观点的延伸和补充。老子没有说完的话,孔子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肯定地说,“以德报怨”和“以德报德”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

最后,就是两个观点的不一致之处,孔子提出“以直报怨”,他认为,对于心怀不满,没有德行的人应该“以牙还牙”,不应该再用柔软的“德”尝试消除怨恨,这样意义并不明显。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孔子和老子的观点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并不能说两人的观点是相反的,只能说,孔子是基于老子的学术观点上,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方法,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

总之,“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某种意义上,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四、以“德”为基,中小学德育工作启示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指在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具体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要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按照教学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启发学生成为有德行的社会主义“六有”青年。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文件指示,作为中小学教育或者即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体,需要推行的德育工作任务重大。

中小学生作为初升的时代主体,是社会蓬勃发展的新鲜血液,是我国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健康延续的重要输入力量,他们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因为身心的特殊性,在此阶段,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重要形成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普及和推广德育的工作者(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教师们如何“以德立身”、“以德普德”,直接决定中小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所以,笔者结合以上孔子和老子对“德”的差异理解,认为或得到的启示:

作为德育推行普及的工作者,要辩证看待,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断章取义理解古人对“德”的理解,需要全面分析,并结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普及和推广。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德”,基于什么条件和前提下发挥“德”的功效,以及如何成为有“德”之人,更要让中小学生理解,立“德”是树人之基,是成就自身,有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条件,更是为国家和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主体。

综上,当下所有或即将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工作者,不仅要综合科学正确分析古“德”,更要结合实际,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做先进德育工作推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固盛.论老子的“以德报怨”[J].华夏文化,2018(04):5-11.

[2]陆慧.“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的共存关系[J].人文天下,2018(23):19-21.

[3]李振国.孔子“以直报怨”的思想解析[J].法制与社会,2017(27):233-235.

[4]赵彤. 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N]. 光明日报,2016-10-24(014).

[5]蕊红.以德报怨也是一种美德[J].劳动保障世界,2015(28):34.

[6]陈占彪.以德报怨与以怨报德[J].民主与科学,2015(04):63-68.

[7].以德报怨[J].宁波通讯,2015(08):89.

[8]韩延明.“以德报怨”误解一例[J].语文月刊,2012(03):51.

[9]余惠先,吴谦.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09):41-43.

[10]卓泽渊.“以德报怨”与“以直报怨”[J].法制资讯,2008(09):18-19.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观点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漫画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