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7-04赵淑萍

学周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赵淑萍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能够培养学生各项素质。小学生的年纪决定了对他们的教学不能太过深奥,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知识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较为浅显,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小学数学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教学。小学是启发学生数学意识,培养数学能力的阶段,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围绕着小学数学如何在信息化课堂背景下,有效地开展核心素养教学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而且还可以掌握实践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生活。通过数学思维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些都是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信息化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指的是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发展需求和自身未来发展的必备能力,能够在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情感思维、关键态度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展现。教育想要实现真正的核心素养作用离不开不同学科的帮助,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含义就是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思想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具有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把握对数学的各种理解和记忆,切实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核心素养的培养区别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在信息化课堂背景下的核心素养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加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

二、信息化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原则

在信息化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秉持两个原则:首先是重点培养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数学思维养成和认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拥有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不能重视解题技能而忽视数学思想,导致教学的本末倒置,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是要注意综合性培养原则。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某一项技能的培养,也不是某一项素质的培养,而是把技能和素质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教学中对二者进行共同的培养,让小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掌握技能,而且要具有极强的核心素养。

三、信息化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信息化課堂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信息化课堂背景不仅是指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还蕴含着新时代对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途径。

(一)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抽象

想要学好任意一门科目都需要兴趣作为引导,只有怀着浓厚的兴趣对探索产生欲望才能真正地将一门知识学透。数学学科较为抽象,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无法对其进行真正掌握和理解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教师经常面临的教学难题,实际上很多学生想学好数学,但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探索,不再以压抑的心情进行数学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需要后期进行引导。第一,利用数学自身的特点吸引学生[1]。数学是一门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理解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更丰富的辅助手段来进行理解,通过图形来解释一些抽象的数学定理。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图形的拆分和重组来证明这一数学理论。这一神奇的转换可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第二,利用多媒体呈现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把数学知识实践应用到生活问题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理解数学学习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只有兴趣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接下来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体系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增强逻辑推理

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积极利用信息化网络资源,找寻共享平台上优秀的教学经验加以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再设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生动的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比如蓝墨云班课、微课等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2]。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微课提前了解百分数的相关含义和概念,自行收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信息。对于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要利用答疑时间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思考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增强了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多数学知识,对无法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想象

教师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首先,教师要做到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出教学素材,让学生把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教师利用软件游戏,要求学生为班级中的每个小组分饼干,要求平均分,每个小组的人数是4人,每组饼干数量各不相同,有14、17、21、30、34、26,学生经过计算发现每个小组平均分后会剩余饼干,通过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出余数知识点,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到熟悉的学习情境,加强直观想象,对教学中教师的案例有更深刻的理解。数学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又作用于生活,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学习,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更多影响的是数学思想。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较弱,数学中有大量抽象的数学思想不容易被小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如等量代换、多加减要减加、先考虑乘除再考虑加减等常见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意识,提高学生概括、归纳、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真正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四)开发数学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思维开发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其拓展思维,加深对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分为很多种,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使其学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数学运算并检验答案的正确与否[3]。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开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逻辑思维能力。此种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进行总结和归纳,保证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路清晰,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明确分类。第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理论知识多是抽象的,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此项能力的训练,学生将难以对数学产生深刻的认知,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因为只有掌握了这项能力,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拥有更多的优势。第三,数学模式思维能力。这项能力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通过一项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扩大学习的覆盖面。以上这几种思维能力都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五)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创新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个人在现代化社会中必备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途径,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例如,在教学数字运算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生活中的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如向学生展示体育馆的相关照片和视频,向学生阐述要在体育馆内进行篮球比赛,需要多少个座位可以让学生观摩比赛。这时,一些学生就會向教师提出“体育馆里座位有几排几列”等问题。这些问题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已经开始思维拓展,能够从更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激发出更多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秉持综合性原则和重点性原则,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理解数学学习中的抽象思维;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逻辑推理能力;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加强直观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的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源.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25):83.

[2]盘国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96.

[3]王瑞青.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69.

猜你喜欢

信息化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信息化课堂体验, 创新型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