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2020-07-04尹莉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尹莉

【摘 要】 本文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施缘由、实施过程、具体措施和创新点等几个方面。其措施为:打造“线上”思政课,推动“线上线下”思政课互融共进,借力多维度增强思政教师力量,从而让思政课“形式”更时尚、“工艺”更精美,队伍更“精良”。其创新点有:创新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拓展“互联网+”思政教育阵地、建成网络思政育人场馆和“线下”开放式思政育人大讲堂、取得一系列突破性丰硕成果。

【关键词】 互联网+;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

一、实施缘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党史国史教育为切入点,基于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融合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用“互联网+红色基因”筑大学生精神家园,推进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

二、实施过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深入推进新媒体新技术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思政课供给侧改革。本院立足《中共党史教育》面授课基础,2018年上半年建成《中共党史教育》网络课程,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学生登陆学习通APP可以自主学习《中共党史教育》。目前,形成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为必修课程,《中共党史教育》《国史教育》等为选修课程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辅以搭建线上教育平台,邀请“五老”和先进英模进校园,坚持典型引路,注重正向激励,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创新线下活动载体,成立孔繁森精神和红色文化研究院。推动“线上线下”思政课互融共进,引领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具体措施

1、打造“线上”思政课,历史时空求真知,让思政课“形式”更时尚

打造“线上”思政课,突破传统思政课育人时空局限。立足《中共党史教育》面授课基础,2018年上半年建成《中共党史教育》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中共党史提供新载体。该课程搭建起“互联网+红色基因”挖掘、整理、融合、发布的线上平台,从党史精神视角解锁党史密码,主要包括红船精神等十一个专题。学生上线自主学习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地图等300余个任务点,辅以教师发起的线上讨论、抢答、解疑答惑、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助力学生学透党史知识、悟懂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目前该课程网站访问量已突破两千万,成为本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

2、“双线”齐发力,推动“线上线下”思政课互融共进,让思政课“工艺”更精美

本院已经形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为必修思政课程,《中共党史教育》《国史教育》等课程为选修课程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共党史教育》《国史教育》2017年均被评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反映本校大学生思政实践教学的微视频《聊职学子始终与祖国在一起》《讲好聊职故事》被推选到“学习强国”进行推介。丰富的思政课程网络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思政课互融共进,让思政课“工艺”更精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桃李园英才聚,借力多维度增强思政教师力量,让思政课队伍更“精良”

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建成党史国史教研室。《中共党史教育》自2014年开设以来,于2018年3月建成在线开放课程,《国史教育》自2015年开课以来形成了“理论+实践”的专题体系。

发挥“五老”作用,突出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聊城红色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工人、老教师组成的“五老”红色教育队伍,让“五老”现身说法,增强了“两史”教育的凝聚力、感染力。学院先后把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中科院院士陈达、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来柱、周恩来总理秘书纪东、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全国模范检察官白云、抗美援朝老战士黄福祥等请进课堂,联系自身经历,为学生忆成长、讲“两史”。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讲述了自己刻苦自学自动控制等多门学科知识,打破外国技术封锁,掌握世界最先进起重设备的故事。

组建思政专家队伍,助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先后10余次赴北京与专家对接,聘请清华大学王传利、帅松林,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桦等16位教授组成专家组,帮助本院开展红色教育。建立起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的政工队伍,加强“线上线下”思政课育人队伍建设,为全院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大思政”格局夯实基础。

四、创新点

一是创新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形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为必修课程,《中共党史教育》《国史教育》《聊城紅色记忆》为选修课程的思政课课程体系。

二是拓展“互联网+”思政教育阵地。整合教学资源,2018年上半年开通《中共党史教育》网络课程,该课程以革命精神为视角解锁党史密码,设计了红船精神等十一个专题。引导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线上学习、线上讨论,成为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目前,该课程网络访问量已突破两千万。

三是建成网络思政育人场馆。学校整合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鲁西革命史馆,鲁西革命史馆资源实行网络同步共享。邀请中国军事博物馆、聊城红色办等专家规划设计,围绕“奋斗、励志、爱国”等育人主题,将聊城地方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的相关史料串联,展出各类珍贵照片、实物1000余件。每年把参观革命史馆列入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我们还培养大学生讲解员,一定意义上承担革命史馆的讲解任务,让大学生在讲解体验中学习党的历史,目前已有几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成为聊城市重要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四是建成“线下”开放式思政育人大讲堂。投资并建成容纳4000余人的海源广场。定期邀请专家在广场开设讲座,先后邀请国防大学杨胜利教授、山东省委党校王立新教授等专家作报告,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视角解读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这些高水平的开放式讲座引起社会关注,聊城部分市直、区直机关单位及普通市民都参加过收听海源广场讲座,人民网为我们开辟了红色大讲堂专栏,中国文化研究院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转播了相关讲座;每周播放一次红色电影;每月组织一次红色经典音乐会。

五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丰硕成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全国多媒体大赛中,党史微课作品获全国一等奖,课件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优秀奖;思政课教师编写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等校本教材以及《党史教育系列故事》《鲁西北抗战系列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等教辅教材,《聊城市红色文化发掘与利用》成功申报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点亮青春的灯塔——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史教育为突破口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获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会优秀案例三等奖;《用党史国史为青春筑梦、为人生引航》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关工委“十佳创新案例”,《用“互联网+红色基因”筑大学生精神家园》获评2019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

【参考文献】

[1] 王群瑛.关于高校党史教学和科研状况的对策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97.

[2] 李通.基于实践育人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47.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

【作者简介】

尹 莉(1979—),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互联网+互联网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