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0-07-04李品文
李品文
摘要: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开展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受到学生抵制,班级的和谐氛围受到影响。为此,本文从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出发,对信息化班级管理进行分析,从而为信息化背景下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特别是提高中专阶段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 信息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3
一、班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的一切任务和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又会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利用信息技术,依托互联网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以及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快学生对学校教育的内化速度,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例如,在召开“成长与合作”主题班会之前,可以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让学生自测自评自己是否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
2、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深入推进,信息资源的张力正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广度扩张。要利用中专学生兴趣爱好多样化的特点,规范手机端推送内容,合理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在班级微信群,定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方面的能力。可以结合中专阶段特有的专业问题,以实践案例为例,组织学生在群里头脑风暴或是进行逆向思维和重组思维等的训练。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库资料,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性格等要素进行分类,将班级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来自学习成绩的不同层次,而且组别之间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在分配项目任务时要由浅入深,既能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又能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形成协作的氛围。这样就能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制作课外分组活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协作平台。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班级管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积极引导,切勿一蹴而就
由于信息化的介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需要创新重建,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形成一套全新的完善体系,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线下思维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手机和网络轻松的实现了线上交流,不知不觉中忽视线下交流,甚至于很多学生产生了线下交流恐惧症。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更加直观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大量汇集,学生第一时间接触图片、影像,势必产生先入为主的潜意识,从而限制了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感观体验,影响了学生在现实世界的交流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3、影响教师自身魅力的形成
传统班级管理中,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往往拥有较强的掌控力和个人感召力。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班级管理进程的加快,一些年轻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弥补了班级管理经验和教师个人魅力上的不足,虽然短期内班级管理效果相对不错,但是,过分依赖会影响教师魅力的形成。
三、班级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议
1、言传身教,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过程中端正规范自身的行为。好的班主任会以自己的德行为表率,用自身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班主任在课堂内外不能长时间盯看手机,或是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布置大量的作业等。在帮助学生改变学习生活行为方式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
2、强化监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生活学习指导
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班级管理的奖罚评判。 比如教室视频辅助监控系统、课外微信签到及打卡系统用于考勤管理等。运用这些信息化手段,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改掉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學习观。
3、因人施教,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之间交流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交流,不限时间、地点。学生接受教师指导的机会增多、时间更自由、地点更广泛。在这种背景下开展班级管理,要根据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系统,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因人施教,例如,积极外向的学生既要利用其性格优势带动班级学习氛围,又要注意改正可能带来的浮躁,性格稳重内向的学生既要鼓励其与同学多交流,又要肯定其细致努力。从而让班级管理更彻底、更有效。
结 语
信息化背景下,班级管理方式得到全面改进,新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应用。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为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开辟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于芳,陈玉坤.论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44-45.
[2]王艳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班级管理[J].职业,2016(24):64-65.
[3]张芳荣.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6):60-61.
[4]李然,李学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