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浅述

2020-07-04程晖刘小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

程晖 刘小龙

内容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重视这个阶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简述了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对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任务。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阶段,更是形成价值观最好的时期。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所以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更能指引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得到充分的培育和践行,要在教育过程中中国特色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理论与教材内容充分结合,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所以影响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因要从多个方面来看:第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丰富了学生的思想精神。但社会不仅有着好的一面,还充斥着很多不良思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第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但很多家长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很少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甚至家长不正确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第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渐多样化,网络文化中不良信息会时刻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阻碍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学校在进行教育时,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学校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

三.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目前的社会时代精神和传统道德规范,学校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最好平台,因此,学校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教育课程中,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并能够促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助于树立良好班风。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理论学习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课成绩,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中

课堂教学时小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发言回答问题、课后练习等都是培养学生言行举止的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增加小学生的重视程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精神和意志力。[2]课堂中应该着重强调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例如诚信、友善等,良好的课堂氛围会帮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课堂中,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在具体的案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在少先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先队在小学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始终坚持开展活动教育培养小学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少先队工作在小学教育中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合格的接班者指具備良好道德品质素养,并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少先队工作主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学校和少先队的重要思想。升国旗,奏国歌、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历史博物馆等少先队活动,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息息相关。大队辅导员和教师应该在活动过程中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先队工作应该做到制定学期计划,进行检查评比,并在期末进行总结,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四)教师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轻松地影响到学生。在小学生的世界中,教师就是其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很多细节都会在小学生的心中被无限的放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让小学教师自身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时刻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如今,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成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一旦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影响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教师明白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将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促进作用。

(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

因为学校的价值观坚持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为社会培养人才,所以学校价值观能够彰显出教育理念。学校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并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当学校价值观形成之后,就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来,成为全体教师和教职工的价值标准,统一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小学教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出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例如开展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主体活动,将优秀的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主持人等,利用展示墙、黑板报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品向学生展示,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特色,还能够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小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另外,还可以将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优秀作品展示在学校走廊上,在学校张贴体现优良品质的名言名句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4]

猜你喜欢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