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究

2020-07-04潘莹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研究生

潘莹瑛

内容摘要:研究生协同培养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研究生协同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单位未能形成合力、培养过程缺乏管理等主要问题,结合研究生常见培养模式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协同培养 研究生 培养模式

研究生协同培养是依托高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联合企业、科研院、其他高校等科教资源,对研究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理念和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可有效解决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的问题,缩近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经之一。

近几年部分省市的统计数据表明,应届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加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通过对部分研究生管理人员导师、企业、全日制研究生(含在校生及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一些企业甚至指出“招收的研究生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不如本科生好用”等。不难发现,已有的协同育人形式松散,缺乏持续保障,没有形成协同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想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调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高校现有的协同培养模式下大气力改革创新。

一.研究生协同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部分高校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虽对协同培养提出了要求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专业层面和综合知识层面培养目标界限模糊。甚至專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差别不明显。一些导师由于缺乏企业等实践经历,习惯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去培养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学生更是无法体会到二者之间的区别,无法培养出企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二)各自为政未能形成合力

研究生的协同培养主体培养方向、内容偏向各异,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未实现资源共享。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几乎都归属与各院系内部缺乏沟通,对如何规划培养机制制定培养目标,如何开展协同培养、如何分配各项资源、如何评价培养质量的信息的沟通都有待加强。高校与其他培养单位之间的沟通也较为薄弱。各培养单位应该发挥优势互补,加强实验室、导师、课题组之间的交流,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从而带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协同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

(三)协同培养具体细节有待改进

协同培养单位基于安全、实际生产任务、项目内容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培养学生时往往以利益为导向,不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培养虚而不实。协同培养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细化培养过程,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二.研究生协同培养常见模式

(一)高校与企业协同培养

校企联合培养具有效率高、见效快的特点,通过高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实现产学融合。企业根据自身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开展针对性的订单培养。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教育和专业教师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教师了解行业动态及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弥补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拓宽研究生培养的渠径和道路。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开拓社会视野,熟悉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可降低研发成本及风险获得人才储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问题。

(二)高校与政府协同培养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作为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引领者,通过搭建培养平台,引导高校与各类力量开展合作,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建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单靠市场环境调节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机制,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研究生的培养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完善协同培养的政策法规。政府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宣传,鼓励更多的机构平台参与到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共同探索中,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相互衔接与转化。

(三)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培养

科研院所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工程所需的研究任务,由于人力资源紧张常面临着缺兵少将的问题。而高校生源相对充足,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培养,不仅能使科研合作更加紧密,也能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由于招生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暂未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合作方式,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较为松散。培养过程监管难,高校与科研院所分属不同的地区,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存在漏洞。科研院所的学习模式与高校略有不同,去除课程学习、开题、论文撰写答辩,研究生在科研院所的有效培养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半,加之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导致学生很难达到毕业条件,极大的降低了研究生到科研院所的培养热情。

(四)高校之间协同培养

高校间可共同承担一些大型的、有难度的课题,学生在参与课题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增强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间的协同培养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为教师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平台,平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也可通过学生之间的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方法和建议

(一)政府引领

为保证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持续稳定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使各个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沟通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不断推进研究生协同培养的深化。政府是研究生协同培养教育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仅靠市场调节对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政府可通过整理规划和布局,合理进行资源分配,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力争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制定、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细化现有政策,保障协同单位各方利益,保护科研成果,鼓励嘉奖完成情况较好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形成良性竞争,成为研究生协同教育中的指路灯。

不断加强服务,从而提升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成效和质量。

(二)完善研究生招生和协同培养管理制度

在招生时单列协同培养的学科专业及招生计划,与协同培养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签订培养合作协议、明确相关职责及权力和义务等。积极与培养单位开展学分互认工作,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可在高校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通过专题讲座、科研训练等可完成其他课程学分置换。培养单位为研究生配备合作导师,主要负责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日常管理事务,共同管理教学过程。在协同培养过程中可要求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定期报告,汇报研究进展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涉及到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重要环节由双方负责人共同签字认可。

(三)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企业导师队伍建设,聘请应用能力强專业技能高的员工担任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制定培养方案,并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邀请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结合行业发展新动态及工程技术前沿信息为师生举办讲座、学术报告。鼓励高校教师多参与校外工程实践,密切联系企业、科研院所,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高校和院系应坚持本校教师走出去和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思路,并积极提供支持和保障,推动双方教师互动交流和联合培养。

(四)明确知识产权归属

开展协同培养及科学研究时,应事先签订协议或合同,明确知识产权归属或各方权力份额,形成产权清晰、义务明确的合作关系以免产生纠纷。协同培养研究生在使用培养单位获得的数据、材料、资料和观点等,应向双方单位说明,并获得双方导师(合作者)书面许可后,方可采用。作者署名、名序和署名单位标注,应符合双方联合培养协议约定。

(五)资源共享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

研究生协同培养有别于传统的培养模式,需要高校打破学院、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跨学院、跨专业的科研平台,将科研人员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

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主体相互协作,整合各自资源,实现在人、物、财、信息、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组合和共享,形成合力,取得互惠共赢的效果。

高校应开放办学汇聚各方力量,突破壁垒,在优化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研究生协同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7-9.

[2]牟蕾等.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 2015(1):20-22.

[3]马冰,罗英姿.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 2015(3):57-60.

[4]张志华等.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体利益分配机制研究——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0):25-29.

[5]刘彩红,王益玲,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开放协同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校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XWYJ12)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强化协同育人,共创多赢——依托科实践教育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