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0-07-04宋志扬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业区区位因素

宋志扬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复习课。学生已经学习完本章内容,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读图思考、活动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阐述了农业区位的概念及含义,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等。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了解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学科能力目标。

(1)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

(2)通过案例和图文资料,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学科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综合等地理学科方法对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区位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使学生运用地理技能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综合等地理学科方法,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下发学案,就近分组,让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农业区位因素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复习内容。

新课导入 以“中国小吃版地图”图片引入。

设计意图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地理核心素养体现 培养地理情感,培养学生的区域差异比较与概括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终身性、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

环节一 推导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和生产特点。

设计意图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基本原理,推导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

地理核心素养体现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 回顾农业区位因素,判断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展示1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对本章的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展示2 判断下列农业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

1.新疆绿洲农业。

2.茶树适合生长在微酸土壤中。

……

设计意图 共同探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地理核心素养体现 培養学生学习用正确的地理术语、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

环节三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对比。

问题设计 ①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并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②比较两种农业生产特点,并分析生产特点与区位条件之间的关系。

2.推导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体会地理知识间的相互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基本原理。

地理核心素养体现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方法解释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

环节四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对比。(学生在学案上完成)

2.举一反三,推导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条件及生产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体会地理知识间的相互关联性。

地理核心素养体现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方法解释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能力。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笔者以《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课为例,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复习课教学设计,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农业区区位因素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解石三大因素
关于打造盐田循环生态农业区的展望
蒙元京畿区位论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田草地螟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地理区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议“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