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冀南手绘门帘的现实意义

2020-07-04黄起才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5期
关键词:祈福爱情

【摘要】手绘门帘是婚姻中女方陪送的嫁妆,从制作到悬挂始终伴随着祈福的美好愿景。过年过节冀南的每个家庭都会把手绘门帘作为一种仪式感很强的庆典符号悬挂出来。它不仅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爱情和婚姻的象征,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美满的标志,更是忠贞不渝的爱情主体相守终老的见证。

【关键词】手绘门帘;嫁妆;祈福;爱情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嫁妆是妇女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亦称“陪妆”“妆奁”[1]。在冀南地区,门帘作为嫁妆之一,在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冀南指河北省南部的邢台、邯郸地区。冀南手绘门帘主要发生在这里,分布在邢台、沙河、永年、武安、邯郸等地。

手绘门帘就是专业画师根据订帘人的要求,按照传统的制作工艺在门帘上绘制出结婚使用的门帘。这种门帘在晋南、陕南等小范围地区也有发现,从而形成了从冀南、晋南到陕南以结婚画门帘为习俗的特殊历史文化遗存。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2]。自古婚配都重仪礼、讲风尚。手绘门帘正是昭示这一仪式的举行,充当长久封存这一美好记忆的载体。在日后的岁月洗礼中,悬挂的门帘始终见证着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目前,尚未发现关于手绘门帘起源的历史文本,但有两种来源的传说。据一些健在的老人回忆,手绘门帘地流行大约可追溯到明朝,大量山西移民带来了结婚悬挂手绘门帘的风俗习惯;另一种说法是,清朝时,富有的武安商帮到山西经商,带回了这个习俗。那么山西的这种习俗又产生于何时?从冀南收集到的最早实物为民国时期的门帘,更多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时至今日,冀南依然有些地方在新年、新婚时流行挂新门帘,这种即将消失的民俗,堪称民间艺术的活化石,能够保留下来是值得我们庆幸的。

手绘门帘和其他门帘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门帘不仅是实用物品,且升级为具有符号和图像学意义的精神产品。有门没有帘,在当地就出不了门、抬不起头。

一、遮阳、保暖,形成独立的私密空间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居住人口较多,有一进院、二进院和三进院之分,有3000多年的历史。院落在建筑风格和格局分布上处处都体现了中国的尊卑等级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如果只有一个院子,老人住正房,长子住东房,次子住西方。庭院既有公共活动区域,又有比较隐秘的私人空间,门帘恰如其分地充当了家人们彼此间的屏障物。在日常生活中门帘是一层“柔软”的隔离,这种关系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也非一览无余的热切;对于外人,门帘既给来客扣门的尊重,又避免了唐突直视的尴尬。

当地谚语“走遍天,三尺三”说的就是门帘的尺寸。门帘有大门帘和小门帘之分,大的叫外框门帘,小的叫内框门帘,两个档次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外框门帘必须找画匠画,是门脸,小框门帘儿要自己缝,自己锈,要不意义讲不通。外框门帘高九尺,宽四尺五,覆盖在墙上能把门完全盖住。大门帘偶有拦腰有木板子的,叫板子门帘,板子中间有个门环,必要时可一半悬挂露出门来。内框门帘正好和门大小一致,覆盖在门框上,高六至八尺,宽三尺三。北方风沙大,每个季节适当的时候就会挂上门帘,能很好地起到抵挡风沙、保暖纳凉的效果,并形成相对封闭的私密空间,这也是门帘最基本的实用功能了。

二、新婚、新年重大节日用以彰显仪式

这种仪式性体现在门帘订制和门帘悬挂。

手绘门帘又叫门帘画,门帘画虽然依附于门帘而存在,但被装饰的门帘具有了审美情趣,大大提升了原有门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高度,甚至画的意义远超门帘的意义,画的价值远超门帘的价值。因此,门帘才成为了重大活动如结婚、过节活动时的一种仪式化的标志。

春节挂门帘,从年三十就开始了。据老年人回忆,那时一到冬天,那些能写会画的文人、巧匠,就被农闲下来的人们以贵宾身份请到家里开始张罗帘事。画门帘与做被子、盖房子一样,都是街坊邻居互相帮忙,处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画师画一天吃主家一天饭,直到画完为止。主家喜欢复杂的,往往不惜工本。画者也乐意帮这个喜庆热闹的忙,有时一幅就画一个月,直到年跟前崭新的门帘才挂起来,可谓蓬荜生辉,不仅自家人自赏门帘的瑰丽,街坊邻居也要品评鉴定。从初一拜年开始,一直要挂到到元宵节,蓬荜生辉的门帘一直是亲朋好友啧啧称赞的话题。

婚礼在过去皆在十月以后的农闲时节举行。闺女出嫁,门帘是重要的陪嫁物品之一。有门必有帘,订婚时媒婆会领着女方家人量男方家门的尺寸,依据男方家庭成员构成情况来确定四季门帘的样式及数量,并着手门帘制作事宜。

迎娶时,女方提前一天过嫁妆。先送老人大门帘,把相应的门帘分配至各个门,交代给婆家人由有威望、懂礼仪的人安排挂门帘。拿钥匙的地位重要(俗称钳把),扛门帘竿的次之,应是小舅子或女方家弟弟。挂门帘用的“门帘竿”“门帘钉”及“门帘钩”,护送者会以此向男方讨要礼钱。挂门帘钉钉子有讲究。如果是丈夫,要用秤砣钉;如果是兄弟,必须要隔着木头钉,就是用锤子。結婚仪式上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翻富贵”,婆家的姑娘媳妇们都要争着来看新娘的嫁妆,挂上门帘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

手绘门帘从结构、样式到内容,像一个男女双方互相守约的符,占据着人们的心理空间。手绘门帘由“天”“地”和“边道”三个部分组成,遵循了道教中天圆地方的典型布局。作为建筑构件之一,手绘门帘不仅仅是一块布,门帘四周有黑布或蓝布包裹的边缘,称作流水。还有门帘头和热闹的流苏等具有强烈表演性的装饰,和庙宇、殿堂的装饰如出一辙。明清时期,装饰风日益盛行,甚至到了无字不吉祥、无图不纹样的地步。画师尽其所能在门帘周边绘制了满满的祝福,这些具有明显仪式感的图案和装饰引领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规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这时的门帘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崇拜的高度了。

三、祈福和爱情的见证

古人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3]。手绘门帘表现出新人一厢情愿的强烈祈福意愿。门帘上布满了祈福生子、多子多福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和纹样是底层劳动人群在漫长的劳作生产过程中高度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案和符号。使用吉祥纹样言简意赅、寓意丰富、便于传播,不但是对美好事物的殷切憧憬,也是生生息息为之奋斗的最终理想。吉祥纹样包括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这些复杂的纹样装饰在门帘画心的四周。常见的有万字不露头(万不断)、云子勾、花卷心、螭龙纹、明八仙、暗八仙、十二生肖人物、折枝花卉、梅兰竹菊、文房四宝、神仙人物、样板戏人物、吉语文字等。如:两个柿子和如意组合曰“事事如意”;蝙蝠、寿山石加上如意或灵芝,名曰“福寿如意”;宝瓶内插如意曰“平安如意”;佛手、寿桃、石榴组合,名曰“多福、多寿、多子”;满架葡萄或满架葫芦寓为“子孙万代”;一支戟上挂玉磬,玉磬下挂双鱼,名曰“吉庆有余”;把灵芝、水仙、竹笋、寿桃组合曰“灵仙祝寿”,还有山楂花、西瓜(初夜成熟)、牡丹、莲花、干枝梅、玉兰、兰草、菊花、仙气、云彩、梅花、凤凰、孔雀、喜鹊[4]等。这些象征美好寓意、表现喜庆气氛的祥瑞图案已经根植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人们生活的企盼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门帘自挂上之日起,就具有了见证夫妻双方爱情的意义。就连单身汉也挂门帘,只能挂一个白布门帘,称为素门帘儿,就是没有内容的。只要有内容,不论彩色还是黑白的,都是美满爱情的见证。因为门帘有特殊的意义,所以一般不能丢掉。门脸破损了、旧了、坏了,实在不能挂了就整理成碎布,做成一块一块的小布,用粗棒槌,一层一层地捶,然后一层一层地摞起来,一针一针地穿起来,就这样做成鞋底子。以前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做,门帘的寿命才算是结束了。一个老人去世后,剩下的一个老人继续挂老门帘,两个老人都不在了,见证彼此爱情的门帘也只有被焚烧掉的命运了。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古老的观念之一,是整个宗教信仰赖以存在的基础[5]。可见门帘就是人的魂,是婚姻的一张标签。

在门帘上绘制经典戏曲情景表达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夙愿,这类门帘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表现爱情的戏曲曲目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學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富于诗意的表达和意境。展示爱情的部分一般居中在门帘的画心,有人物和动植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貂蝉拜月》《麻姑献寿》《白蛇传》《红楼梦》《打金枝》《莺莺听琴》《金水桥》《汉宫秋》《花为媒》《三娘教子》《龙凤配》《徐策跑城》《火焰驹》《天仙配》《回荆州》《甘露寺》《宝莲灯》《天女散花》《苏小妹三难新郎》《西厢记》《珍珠塔》,样板戏主题的《红灯记》《朝阳沟》《花篮里的花儿香》[6]。这些经典的爱情小说故事永远是人们生活的榜样,一般是上半部分文戏、下半部分武戏,形成了固定的搭配。祥瑞动、植物图案有《凤凰回头看牡丹》《百鸟朝凤》《狮子滚绣球》等。不论是借古喻今还是借戏喻人,都是含蓄地表达人类最美好的事物——爱情。

四、朴素的人生观

五彩门帘色彩鲜艳,内容多是对新人结合的祝福、甜美爱情的赞美和早生贵子的盼望。红、绿色占据了整个门帘,热烈、活波、向上,充满了激情和梦想,代表了青壮年时期的精神风貌。结婚当天悬挂的以后每年都要挂出来;等到年纪稍大,孩子成婚时自己就开始挂五彩加三蓝门帘,这时候色彩不是那么张扬,处在从浓艳退居稳重的地位。五彩加三蓝内容更多是文人气十足的梅、兰、竹、菊、文房四宝等清新淡雅的内容。红褐色、蓝色共同构建中年的稳重。三蓝门帘代表着暮年的到来,等孙子结婚时,就可以悬挂了。三蓝其实就是单色门帘,内容多是福、禄、寿、喜的祝福。古人使用三种不同的门帘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巧妙而又形象,可谓独具匠心,反映了普通劳动人民朴素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冀南的手绘门帘作为女方陪送的嫁妆,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爱情和婚姻的象征,一旦悬挂起来,就上升到了一个神祗崇拜的高度。不仅在婚礼仪式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这种影响力,还持续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从组建家庭开始,寄托了最初对未来的憧憬,直至相守终老。

参考文献:

[1][北周]庾信,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镜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纪容舒.玉台新詠考异·留别妻[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杨书案.庄子·人间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4]刘正爱.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五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于爱成.祥瑞动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

[6]田和旭,徐呈瑞.河北门帘画的文化传承与收藏价值[J].收藏,2015(21).

作者简介:黄起才(1976-),男,汉族,山东省成武县,太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

猜你喜欢

祈福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喜迎2019
拍马祈福
年少的喜欢,后来的爱情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祈福大片
为飞行祈福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