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

2020-07-04陈泽娇

山东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宽容转化策略学困生

陈泽娇

摘要:“爱满天下”是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也是他最核心的教育观念之一。“爱满天下”的重点是爱,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融入这种爱。以爱心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爱心去慢慢滋润学生的心灵。老师更需要深入贯彻“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行学生”的品德精神,在教育实践中融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宽容;爱心;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产生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几乎所有的班级里面都存在着部分“学困生”。他们的问题重点体现为:学习成绩不佳,欠缺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甚至还会出现厌学心理,容易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如何将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出来,帮助他们重新拾起信心,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变成摆在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才能取得成效。

二、具体做法如下

(一)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习惯、行为以及其后进的具体原因,进而明确有效以及可行的措施,一对一施教,准确指引,创建老师与学生心灵相通的纽带[1]。与他交谈以及做朋友,使其意識到错误的重要性,积极做个三好学生;找一些他喜欢的事让他独立完成,让他充分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与关心……用关爱进一步唤起他的进取心以及自信心,使之改正不足的地方,接着指引且鼓励他勤奋、努力学习,进而变成德才兼备的学生。

(二)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老师都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所有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应该与学生之间创建一座心灵相连的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假如我们承认教育的重点对象是人,那么教育的整个过程就不仅是一种技巧的发挥,而是心灵深入的交融。用理去说服他,用情去感化他以及用师爱去温暖他,进而促使他积极了解且更正错误。

以前班里有个同学,叫李某歆,我刚接到这个班的时候,他上课搞很多的小动作,进一步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对学习丝毫不感兴趣;下课嬉戏打闹,喜欢动手打别人;作业不完成,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好,字迹也很潦草……每天不是学生向我告状就是科任老师投诉。因此,我找他沟通,希望他可以遵守校园的每项制度,以学习为核心,及时做好作业,改正错误,尽力做一个老师喜欢、父母喜欢以及同学喜欢的好孩子。可当我刚开口跟他谈的时候,他的大道理倒是懂得挺多的:“老师,我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还没用言语打动他,倒是被他的明事理所感动,心想:这回肯定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吧!可过后他仍旧跟以前一样,没有丝毫长进。这时我的心都快凉了,或许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可又觉得身为一个班级的带领人,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急忙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而影响整个班级,一定要积极面对现实!

为了一对一地开展工作,我决定先让他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于是我就利用课前课后有意无意地跟他拉家常,谈话中,我了解到他自入学以来因家长忙于做生意,无暇管教他,致使他自小就养成了作业没按时完成或干脆不用完成作业的坏习惯。难怪有时放学之后我专门让他留下来,想帮他补习一下功课,他总是要么借机溜走,要么就在教室里十分磨蹭,很久也写不了多少作业。原来他早就对学习持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思想。我听了心里暗想:看来要转变他还得家长的配合。为了引起家长对他学习的重视以及关心,就得先跟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当天晚上我马上就跟其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相互配合,在家督促他按时完成作业,以此来让他慢慢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及培养他学习的责任心。同时当他取得了一点进步时,我就第一时间对他进行激励与表扬。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慢慢地懂得了做人的道理,确定学习目的,对学习态度进行端正。

为了让他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除了在思想方面教育以及感化他,我还专门安排一个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耐心细致以及责任心强的女同学――陈小玲与他同桌,主要是为了将同桌的力量发挥出来。事前,我先对陈小玲开展了一番私下交谈:为了班级,不要带有歧视的目光看他,要尽你的全力,耐心、认真地帮助他,使其取得进步。陈小玲满口答应,并且借助于课堂或者课余时间进一步帮助以及教育他。有时,陈小玲也会出现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喜欢学习,不太听话……这时,我就和陈小玲说: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慢慢来。后来,他获取进步的时候,除了积极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与同学们的帮助息息相关,尤其是陈小玲同学的帮助。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各方面都获取了很大的进步。他更加勤奋学习知识,更加遵守纪律,也更加喜欢劳动,成绩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第一次消灭不及格现象;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他语文考得了76.5分的好成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作为老师心里总是有一丝丝的喜悦和小小的激动。

(三)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针对一个后进生来讲,同学们的帮助是非常关键的,同学们的力量有时候会超越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创建了深深的友谊,他们之间就会变得亲密无间[2]。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这一群体中,很多学生不喜欢老师太过直率,特别是非常严肃地批评他们时。于是,我让李某歆和其他同学交朋友,坐在陈小玲同学的旁边,让他充分感受同学对他的友好、信任,进一步把同学当成自己的好朋友。让他深深地感受友谊带给自己的快乐,在生活以及学习中进一步感受到快乐!经过同学的感染与教育,推动了同学之间的情感沟通,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改变思路,以差查优

我不断发现,安排优秀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检查,进一步加重了学困生的心理负担,会使他们出现一种抵触心理,不仅很难获取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强化学困生以及优秀生之间的矛盾。于是,我考虑到学习这一受主观因素影响的脑力活动的特殊性,尝试让学困生检查优秀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全班同学,在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后开始实施。我要求学困生们做到三点:一是必须事先掌握好所要检查的知识点,否则无法开展检查工作;二是必须在检查过程中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否则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发现了问题也难以让被检查者信服;三是要通过检查学习优秀生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学习方法上的缺陷。

学困生不易转化是各班薄弱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想改变薄弱的面貌,必须首先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而转化学困生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一定要依靠科任老师以及班主任长时间的辛苦付出。面对现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个性张扬的孩子,我们教师应该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正确看待孩子们所表现出的反复无常和变化莫测,尽量创设宽松愉悦、公平民主的教育氛围,用自己的宽容与耐心去诠释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我们每一位老师只有怀揣一份执着,主动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可以将教育的本色进一步彰显出来。相信只要我们向学生倾注爱心与热情,学生们的笑容将会一直美丽、灿烂,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脸上洋溢这种笑容上。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东南飞.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教师之友,2001(01):32.

[2]孙玉洁.给班主任的100条新建议[M].开明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广东 汕头 515800)

猜你喜欢

宽容转化策略学困生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