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PEST分析
2020-07-04郭祥妍王艺清
郭祥妍 王艺清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创新企业企业高速增长。在国家加强政策引导和创业教育发展的作用下,大学生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本文应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PEST分析法;创业成功率提高;创业资源分析
1引言
大学生创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提高创业成功率所需的资源,应着眼于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府更加重视创新创业为国家整体发展带来的活力与动力,国家推出“双创”政策,给予创业者的是战略方向上的鼓励与引导,能够调动大学生创业者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市场准入不断放宽,对外开放体系和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完善,以及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经济金融市场更具活力,社会主体活跃度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挑战增加。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战略决策以来,放宽了对商业活动与私人企业开设的限制,我国创业活动快速增长。社会环境与氛围培育了更加适宜创新创业发展的土壤。大学生作为对新事物更易产生兴趣的对象,容易对创业活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人数相应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这使得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与文化事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生物技术、区块链、5G等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应用。“共享”、“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网约车”、“新零售”等新概念不断涌现。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更广泛的活动领域。
2文献综述
夏人青等(2012)分析了1999-2011十二年间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明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发展趋势,强调了政府主导的重要地位,创业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切实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并在其落实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政策缺失。[ ]徐小洲等(2015)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业率与成功率都不理想与创业环境薄弱的相关性,提出了在政府扶持力度的、政企校三方机制协同发展方面因素的看法,从而对改善大学生创业生态产生影响。[ ]
孔青(2018)等通过SWOT策略,得出大学生创业的经济环境体现在其税收支持,创新融资方式,创意类风险投资盛行,第三方大力发展等,指出其主体的发展模式的变化。[ ]吴开军(2012)等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融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指出其融资渠道的狭窄,主体经验的不足等对其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横纵向比较同期的硅谷发展情况以及我国融资发展进行分析,得出资源发展的可行经济策略。[ ]
3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所需资源的PEST分析
3.1政治层面(Politics)
具体政治环境的分析包括创业扶持政策制定、税收优惠以及贷款条件的优惠。
扶持政策的制定主要为降低准入壁垒;以成都为例,在2009年的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之处指出:高校毕业生或者以高校毕业生为主 (出资占注册资本50%及50%以上) 注册有限责任公司, 其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的, 实行公司零首付注册。各地在每年的创业政策中也会对于其申报和相关手续完善做出减少步骤,放低准入的制定趋向,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做出基底作用。
国家分别在增值税、企业所得、地方税收等各方面税收由各地具体制定方案,对大学生创业税收负担进行减轻,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依据。
以北京为例,从2006年5月起,除拥有北京《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外,持有北京户口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想要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合伙创办小企业自筹资金不足的,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008年,崇文区出台的新政策规定,崇文区的创业者可以得到最高50万元的贷款,且由区财政进行贴息。同时,新政策规定的贷款主体也有所增加。除失业、待业人员及创业大学生等,崇文区创业培训班的合格学员、创业者俱乐部成员以及区内已经开办企业的私营业主都可以申请该贷款。降低贷款条件限制提高了其创业起始的可行性。
3.2经济层面(Economic)
目前我国大學生创业融资需求呈现的特点易于捕捉。融资需求上存在急功近利性;融资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 ];融入资金的使用上缺乏责任感;融资中政府支付的覆盖面小;融资中商业机构不愿担风险以及贷款手续复杂。资金是困扰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主要把融资来源分为政策基金、亲情融资、天使基金、合伙融资、风险投资、金融机构贷款[ ],从对象身份可总结为四类:政府、企业家、专门性机构以及亲友。
近年来政府对于大学生的直接融资逐年增加,但从其占融资市场总体比重来看依然较低,且从其所处环境来看,国家政策对其受惠者的限定更趋向于以成绩绩点为评判范围标准,然而大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其成绩绩点并不是最高的,故而其获得国家小额信贷的可能性并不高。
企业家主要为天使投资,而近年来的天使投资人更青睐于有社会实践以及创业实践的经验创业者,而不是身为大学生的创业团队,但能得到天使投资人的投资,他们不但可以带来资金, 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社会网络关系能力, 诸多隐性知识和功能性知识, 并可提高公司的信誉, 是起步公司的最佳融资对象。
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进行创业融资。银行贷款属于融资的一种途径,因其对贷款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优惠且利率较低,故而也是较为广泛的选择,且银行对于创业者贷款项目前景的评估也对创业有一定的筛选优化作用。
以亲友关系融资来增加创业资金。大学生在创业期间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来增加创业资金,该融资方式较前三种更为普遍和简便,其资金风险较小,融资成本较低,基本不存在抵押情况,但正因其这样的便利性,其体系不明确,回报率也不稳定,故而适用范围也较小,对大学生创业率提高的改变提升可变性较低。[ ]
3.3社会层面(Society)
创业教育在我国近年来重视程度逐年加深,从教育层面分析创业成功率也是其重要方面,教育对创业的引导作用,对其创业者知识的丰富,和体系构建的引导作用都是对之后创业行为的基础,创业教育在资金运作风险的规避、化解和控制方面,对大學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对其创业成功率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内核作用。
创业氛围是大学生创业的思想大环境,社会舆论的导向和支持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全社会支持和认同大学生创业,媒体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创业精神文化的内核其实是对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培养,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内核的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的树立正确三观、进行相关创业技术培养、提高创业意识、创业倾向为目的,从精神、物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的建设入手,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4技术层面(Technology)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我国已进入互联网发展快速增长期,互联网使用增长,较快发展。大学生创业模式发展出互联网相关产业创业、以物联网为导向的创业等各种新型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阶段的信息流通性,也是其技术环境的重要方面,拥有有效的创业资源信息对于大学生创业的预判与行动有着极大的参考性意见,而提高其信息接收和获取能力,扩大信息获得平台与渠道,才能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降低盲目性,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大数据不仅为信息产业而且为整个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创业方式带来新的变革。利用大数据认清产业发展和云计算建模实现发展的理论化、数据化、可控化、对于改善创业技术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着极强的助理作用。
4结论
从如今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成功率的分析来看,在主观因素一定情况下,将客观因素及外部影响因素作为单一变量,进行PEST分析及相关矩阵的建立有助于分析其影响因素与变量变化,认清自身所处形势与所有资源,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目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总体来说,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关注以及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从最初对大学生创业采用以高校自由探索为主的观望态度;到2003年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政策,重视创业活动的鼓励推动态度;再到2007年8月金融危机趋势渐显,大学生正常就业岗位数量萎缩,以创业来缓解就业问题成为我国政策制定的明确导向,国家政策推进全面改善创业环境的导向者态度。
大学生创业的经济环境即其融资来源和融资市场,能否寻找到合适的融资方,是否可获得合理的融资途径,能否正确判断融资市场发展方向等问题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率的重要依据和问题。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会对其创业意向,其创业方式和全社会创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主要分为创业教育、社会氛围以及创业精神文化。
基于互联网的创业模式由于门槛较低,大学生较容易进入,进而有利于创业率的提升。大数据的优化和深入应用使信息时代的便捷化特征更加明显。这些技术背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
经济环境的变化又会影响政策法规、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改变。技术环境的改善又将直接推动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发展,并间接影响着政策法规的制定。这四个方面环境要素的良性互动和优化,将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人青,罗志敏,严军.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J].高教探索,2012(1):123-127.
[2] 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53
[3] 孔青,徐宪红,郑丹.新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创业SWOT策略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8,26(11):113-117.
[4] 吴开军.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8):25-28.
[5] 郭伟威.大学生创业融资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6] 郭伟威.大学生创业融资模式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7] 柯戈.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47-48.
[8] 黄友兰,钟红,朱丽娟.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环境优化研究[J].求实,2013(S1):26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