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探讨
2020-07-04宋吉庆
宋吉庆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却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良好地防范财务风险,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中小企业效益,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企业财务风险角度开展分析提出必要的防范手段。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1中小企业财务现状
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个体或者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经营等原因所要承担的财务风险比一般的企业要大的多。在企业的管理中,财务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基本由经营者自行决定,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混乱,不能完全按照规范的财务制度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必然导致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如何在企业经营中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只有做到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才能使企业的运营更好。
2中小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
2.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外部的资金供需市场、国家及地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原因给企业在筹资上带来的财务成本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再融资、财务杠杆效应、汇率、购买力等方面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对贷款成本的变动而调整贷款利率,相应给贷款企业带来财务费用的变化而造成的风险;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的品种、方式的变动,使企业再融资时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因自身资本结构不合理,使再融资造成困难;财务杠杆效应风险是由于企业融资时会给股东及权益资本带来不同的利益结果,各种资本的拥有者会有不同的利益回报方式,同时也就造成其再融资的不确定性;汇率风险和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及币值变化而引起的筹资不确定性。
2.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针对某一项目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及其他因素变化而导致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主要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来自于政府政策、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产品成本的价格大幅度变动。
政府政策的影響。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对该企业的投资标的有方向性的判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国家政策的指导方向及信息的反映不灵活,不能及时转变企业发展模式及方向,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
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影响。投资项目都存在一个投资周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投资计划,采取最大化效益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能够达到投资目的,又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投资。这其中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投资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管理者的决定,当处理不当时,必然对企业预期收益产生影响。
产品成本的大幅度变动的影响。中小企业中,特别是生产制造行业、农副产品行业,中小企业的收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市场产品的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生产成本却又很大的增长时,企业的投资收益必然有大幅度的缩水,只有同向变动,利润保持均衡时,企业的投资收益才不会受到影响。
2.3资金回收风险
在市场竞争中,经常面临不能及时回笼资金的现象,那么,资金能否按时回收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存在一个大的供应链结构,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小,资金链断了,企业经营很难持续下去。常年的业务往来,一部分企业由于经营链条而存在的利益链条,当其中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相关联的企业就会面临资金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企业要成功完成资金回收,前提是必须能够成功地销售产品,顺利完成产品资金到货币型资产的转换。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存在,有可能给企业造成直接的资金缺失,也有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财物资产的损失。
2.4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实现的财务成果对企业的不同资本所有者和投资者进行分配而产生的风险。在商业利益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会给企业带来正常的资金流入。收入的公平分配,会提升企业的信誉,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会为企业未来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由于收益分配不均使得部分投资者的心态发生变化时,投资人不能理性思考而做的后续投资决策,产生的风险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利的影响有的是显而易见的。
收益分配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及企业的收入分配的最终环节,留存收益决定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分配股利能够增加股东收入。风险、收益的配比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当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数额。例如,企业正处于资金短缺的状况时,如果采用现金分配收益的形式,它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是,如果企业投资者无法确定其现金分红,或者干脆采用实物或其他方式来分配收益,将有可能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降低企业信誉,这将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消除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只有最大限度的降低财务风险才是可行的办法。企业在决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或无风险,而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
3.1优化改进企业的资本结构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因企业规模、资本的限制,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应当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注资。中小企业在借入资金时,企业应慎重考虑影响企业预期收益的各种因素,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与顺序。企业应考虑长短期资金的配比情况,把资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短期筹资的资金只能用来弥补流动资产的短缺,而中、长期债务则可以用来构建固定资产或者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规范地进行企业资金管理、控制。首先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在财务上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管理的每个岗位上要做到职责明确,要求具体,工作上相互监督、牵制;其次,与财务有关其他部门也要建立与财务制度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相关人员相互制约,从而避免或减少管理上的疏漏,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3.3增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风险管理意识的缺失是中小企业目前财务风险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风险管理意识至关重要。同时,实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提升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意识,就必须要从管理层面入手,才能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管理层面要将财务风险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可以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灌输于员工的心中,甚至融汇于企业的文化之中,使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
3.4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由于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从而导致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和风险不能及时地发现,并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小企业可以先吸收一些高素质的财务方面人才,把企业的整体财务工作水平提升上去,同时还要加大对财务方面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提高其专业能力,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防范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企业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水平与质量。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小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正视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寻求自身的突破与发展,并为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范辉.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的企业内控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6).
[2]徐伟,陈丹萍.财务风险预警建模原则及几种预警新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