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老受骗App市场需求调查预测分析

2020-07-04徐子妍白艳

中国市场 2020年16期
关键词:保健品老龄化

徐子妍 白艳

摘要:现如今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犯罪分子针对老人的经济犯罪和诈骗作案方式职业化,对骗子的套路,老年人辨别难度大。尤其是“保健品”推销,老年人深信不疑。防老受骗APP能够帮助老人辨别产品真伪、成品性能、是否对身体有益、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体,对产品进行分析以及为老人做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保健品、上当受骗、防老受骗APP、

1老人上当受骗现状

当今,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强,留守家中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上当的案例逐渐增加,而且所谓的不法分子现在的骗局变得很高明。研究表明,年轻人比较明智,会根据对方的行为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购买,反之老年人分辨能力较差,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会轻信那些所谓的“靠谱”面孔。大部分勤俭节约的老年人通过积累财富来应对失去劳动力后收入的减少、年老体弱不可避免的疾病缠身等硬性需求。但司法实践中发现,觊觎老年人财产的犯罪越发凸显,且呈现出犯罪成功概率高、金额大、挽回损失数额小、被害老年人人数众多等特征。财产被觊觎、掠夺的诸多老年人处于失去保障的境地,对其生活和心理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2老人上当受骗的原因析

2.1社会环境

社会快速老龄化和养老体系不健全矛盾突出,当今老年人群已经呈现出了空巢化,少子化、失能化、和高龄化这四个特性,其中,空巢老年人家庭近一半。养老体系不健全,社会关爱和陪伴老年人的用心远远不够。社会现在的转型太快,人口流动性大和社会闲散的人员日益增多,防范能力弱的老年人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首要目标。社会对于这类的治理跟不上。犯罪分子针对老人的经济犯罪和诈骗作案方式职业化,加之社会缺少对老年人的关注以及对防诈骗方式的宣传力度太小,导致老年人面对诈骗分子的层层诱导束手无策。骗子抓住了老人的健康需求,人至老年,恐老、怕病是正常的心理。

2.2法治环境

一是法律漏洞多。执法部门对金融部门的经营,文体商贸、医疗服务、交通场站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存在法律缺失和漏洞,有的对“投资失败”和“欺诈”没有明確界定,有的对犯罪分子钻法律法规漏洞没有约束和处罚措施,有的领域根本无人监管,犯罪成本低。二是执法不到位。对伪基站、媒体、大街小巷、流动人群等发布虚假广告监管执法不到位。

2.3家庭关爱少

家庭问题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和少子化等社会问题导致亲情缺失。一些老年人丧偶或孩子不在身边,加上目前中国大部分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偏多,老人把所有的关注都放置在一个孩子身上,缺少心灵寄托,更加缺少家庭关爱和陪伴。虽然有的老年人衣食无忧,但缺乏家庭照料,心理和生理脆弱;有的老年人既没有物质的保障也没有精神的陪护,这都给犯罪分子一个大大的机会。他们抓住了老人的情感需求,相关统计表明,情感需求已经跃升为老年人的第一需求,子女的关怀更居首位,但很多子女没有充分关注甚至选择忽略。

2.4老人自身问题

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单一,持有的知识结构陈旧过时。据调查,我国54%的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电视,47%的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是“缺乏相关的知识信息”。老年人防范意识、辨别能力薄弱。一方面老年人对理财等欺诈问题了解少,对犯罪分子的和预防能力很低、防范意识越发的非常薄弱。老年人缺乏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老年人普遍对健康、养生重视,多有慢性病,生活质量下降,有的渴望“神药”包治百病,容易接受“健康品”,相信什么病都治得好。有的老年人对自我价值有不切实际的判断,认为“我还有用,还能创造价值”,中了无良商人、诈骗分子的圈套。

3APP市场应用前景分析

我们本次设计的APP软件,就很好的适应了这一点,通过老人对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为中心,设立具有安全保障的防诈骗系统,建立健全老人对生活需要的各种东西的详细的物品介绍,这样尝试减少老人被犯罪分子欺骗消费等等一些列问题。如今维护老年人的权利与利益,关乎国家的稳定发展,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乎家庭的美满幸福。老年人一旦受骗,对身心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与其“亡羊补牢”,不如先“防患未然”。

3.1从老人自身来说

由于现在老人大部分都是儿女不在身边,诈骗分子利用手段迷惑老人,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亲切地叫着“大爷大妈”,然后夸大产品对健康的神奇疗效,把伪造的证书证明给老人们看,同时施些小恩小惠,比如每天按时来“听课”就会送鸡蛋、肥皂等,让老人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所谓的“医生”会给老人开一些药,也就是开一些特别高昂的保健品,以及打着检查身体健康且免费的名义对老人进行一些非必要的检查及治疗,此类诈骗其实钱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麻烦的是药物对老年人身体的负面影响难以估计。如果老人使用了防老受骗APP,在他考虑要不要买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APP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这个APP会定位到当地公安,以便于老人及时收到公安提醒防止受骗的信息。

3.2从老人家属来说

现在的儿女都很忙,也没有时间陪伴老人,虽然会按时带老人看医生、买药,但平时的生活很难照料。往往老人上当受骗买的药,不会告诉孩子,所以家里人都不会发觉注意到。但是,如果有了防老受骗APP,首先,老人使用之后,每次也就可以安心的买药,在买骗子的药时也会分清好坏,家人也不会担心。其次,防老受骗APP里将会有老人喜欢的秦腔,老人喜欢的广场舞这些视频,这样一来,老人在儿女上班后,老人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平常的生活也不会感到孤独。

3.3从APP本身来说

(1)辨别“药品”真伪的功能,帮助老人及时规避一下错误的药物,在检查出错误药物后,会有非常清晰的提醒老人不要购买,以免上当受骗。更好的让老人辨别真假。

(2)对药物本身的选择,老人在得知自己的某些身体状况之后,只要进行简单的操作,APP就会将老人的身体状况,实时的传送过去,让正规的医生判别,并给出一定的建议和有效的措施。

(3)解释产品的性能,更好的让老人了解我们APP的功能特性,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人,蠢+自负+贪心 = 被骗。和年纪大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年纪大约等于更自负更蠢的间接关系。然而有些人生低谷的老年人,也比那些年轻的蠢货高明多了。所以这个APP也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使得药物消费者对药物本身,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不至于在被上当受骗。

3.4从社会现象来说

现在的很多不法商贩,运用对老人的欺骗性消费,诱导老人以为自己中了“大奖”,然后再从他们的衣兜里拿钱。比如以“免费检测”的手法,我们应该用亲情充实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是让老人们远离那些难辨真伪的虚假信息的最好办法。充分感受到子女关爱的老人们,愿意更多的和年轻人分享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他们也才更乐于接受年轻人给予的纠正。因此,需要一款防老受骗APP防止老人吃到假药,伤害身体。

3.5就问卷调查来说

我们对100多位社会群体进行的抽查,发现导致老年人盲目购买保健产品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关爱老人的任务,关系老人的身体健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要提高老年人对保健品得正确认知还判断能力,还要加强保健养生教育宣传。防老受骗APP的推出可以解决部分老人盲目购买保健品的现象,老人可以根据防老受骗APP知道,哪类产品适合自己值得购买,哪类产品存在过度营销、诈骗等现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储备引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养生意识,引导老人理性消费,正确消费,在正规的渠道购买合法正规的药物

4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对身体有益的产品,保健品市场不断扩大,已被称为全球的朝阳产业,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重要人群,如何正确购买保健品防止上当受骗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同时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希望研制出一种APP软件,能更好的进行真伪查询,让更多的老人不在上当受骗。

作者简介:徐子妍(1998-),女,陕西宝鸡人,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白艳(1981-),女,陕西榆林人,研究方向:企业融资、绩效评价。

猜你喜欢

保健品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保健品知识ABC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在美国选购保健品有门道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