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2020-07-04崔大伟

中国市场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资源配置

崔大伟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关于基层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开始朝着更加统筹兼顾的方向发展,这对于引导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对于当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探究,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会影响到有限卫生人力资源效能的发挥。由此本文积极探讨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对应改善策略,以引导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朝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卫生人力资源;资源配置;改善策略

209年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公平化配置,确保各项医疗服务都能够有专业的人士来驱动,这是引导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由此要正确看待当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造成当前格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的改善策略。

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也就是说要保证人人都能够享受对应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这不仅仅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还是其他资源配置需要恪守的基本准则。要确保不同区域之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够具备同等水平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这是保证医疗服务水准朝着公平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统筹性原则。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是一项系统化的过程,其站在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对于有限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探究,寻求有效的方案,确保实际的卫生人力资源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其效能,使得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效益性原则。也就是说要在公平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的考核,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定。一般情况下回依照效率的基准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确保卫生资源分配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2当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医疗改革实践,卫生资源配置开始朝着公平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此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也在不断进行,其中就就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问题。从整体来看,当前卫生人员数量在不断增长,卫生人力资源的基础越发夯实,并且在不同层次给予居民提供对应的医疗服务,这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环境不断优化的具体体现。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当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对应的缺陷,其集中反馈在:

(1)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医护之间的比例不是很合理。结构的合理性,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首要目标,在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中,设定合理的医护比例,这对于引导实际有限人力资源发挥自身潜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以大部分市区医护比例数据统计来看,依然有很多处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态,卫生部关于此方面的推荐标准是1:2,世界卫生组织对此提出的标准是1:2或者1:4,很明显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馈出当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缺口大,尤其在部分经济落后的乡镇地区,护理人员比重很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当然,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基层护理人员待遇,个人发展前途,工作满意度,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

(2)卫生人力资源职称配置不是很高,专业化素质有待提升。再者对于当前卫生人力资源的职称配置和专业化素质进行调研,会发现从整体角度来看,卫生人力资源职称配置处于较低的状态,部分卫生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意见中,对于实际卫生人力资源的学历配置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于人员的职称也提出了对应的诉求。但是从当前很多市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来看,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没有学术带头人,医疗服务的水准一直难以提升。再者加上卫生技术人员年轻化,高级职称的晋升对于工作年限有着一定的要求,很多卫生技术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很少接触真实的病例,技能操作经验不丰富,这也会影响到专业化素养的提升。

(3)卫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现象突出,城乡差距比较大。从理论上来讲述,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必须是坚持公平性的基本原则,但是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各个乡镇之间,各个街道之间,各个城市和农村之间,卫生人力分布严重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大。可能城区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处于不公平的状态,部分地区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处于较高的状态,但是部分地区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分布比较少,基层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也处于比较不均衡的状态,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核心,人口密集的地方,医院综合实力比较强,工作环境优越,往往是医护人员扎堆的地方,但是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是很理想,人口不多,医院医疗结构实力也比较差,实际工作环境也不是很优越的地方,就成为卫生人力资源难以触及的区域。

3改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策略

(1)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引导医护比例的科学化发展。首先要对于当前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之后,了解当前人们对于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诉求,探讨他们当前对于卫生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标准和规范。在医护比例科学化发展的过程中,要依照卫生部门和国际标准来执行和贯彻,要对于各个卫生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长远性的规划和安排,正确看待当前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中存在的短板,将其作为后期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善的重要基础,比如部分卫生组织机构的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医护之间的比重失调,由此影响到实际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效能的发挥,对此需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改善和调整。

(2)注重卫生人力资源专业素质的提升,形成完善培训教育体系。针对于当前卫生人力资源专业化素质不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进行改善和调整,最好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详细来讲述,在此节点需要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以培养中高级卫生医护人才为目标,鼓励当前在职的医护人员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去提升自己,确保中高级卫生医护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起来;其二,加大对于卫生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的投入,鼓励专业医疗结构,高等医学院,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协同参与其中,形成完善的卫生人才培养格局,引导实际卫生人才培养教育的效益得以全面的发挥;其三,引导高级职称制度的改革,除了需要考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工作经验之外,还需要将卫生医疗服务素质,现代化医疗服务技能等纳入其中,确保职称评定的全面性,由此鼓励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迅速成长起来,继而在实际卫生人力资源效能发挥中起着中流砥柱的效能。

(3)坚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原则,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对于当前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去进行改善和调整,这就需要站在统筹兼顾的维度来审视。详细来讲述,在此方面需要将实际的焦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国家相关医疗改革组织或者部门要对于当前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有所认知,并且积极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从政策引导方面进行改善,将更多优秀的医疗护理卫生人力资源引入到落后地区,处理好城市和农村地区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差异化的问题,确保制定出宏观性的公平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对于区域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进行调研,形成量化认知,继而站在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维度,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方案的敲定。

4结语

综上所述,卫生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改善,卫生人力資源配置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此时不仅仅需要宏观的政策框架的引导,还需要微观层次上各方行为主体的协同努力,由此驱动实际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曼,朱海珊. 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38-40,50.

[2]刘雯薇,危凤卿,袁素维,张哲,马进. 基于聚集度的我国城乡卫生人力资源规划评价[J]. 中国医院管理,2015,35(3):1-4.

[3]杨乐,王红漫. 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8,37(11):37-40.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资源配置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关于配电线路施工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研究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计划外用工:当代中国史上的一种资源配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