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研究
2020-07-04翟惠霞
翟惠霞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主要指的是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想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教育。在当前教育标准的规范中,已经明确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敢于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增强学生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能力。为此,学校应当将其理念融入到各个学科中,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合理渗透,以此促进青少年良好的发展。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历史学科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540。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004-02
在教育领域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任务中的核心,是教育学者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并且深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品质和素养不高,且心理问题较多。比如,学生离家出走事件,学生打架事件等等,层出不穷,其原因主要与学生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等有关。为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与此同时,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合理指导,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自我调节心理,保持心理平衡,以此应付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压力。
一、初中生心理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迁移,学生的心态和价值观念等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历史学科方面,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当前播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时,初中生在观看时,并没有感受到先辈的悲伤和不幸,而是感觉内容无趣,乏味,甚至有些学生采用滑稽的态度,来对待这些血的教训!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颠覆,严重扭曲了学生的心理,导致历史故事的教育意义不复存在。而这种形势的呈现,产生的原因不单单是社会、家庭等,也与当前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有关,它启示当前教师在历史课程的教育上,不要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要将历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上,教导学生如何做一个辨是非、懂道理的人。就目前的教育而言,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观意识不强,研究不够深入,且深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课堂时间的约束等。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研究
1.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历史教材的切入点
一位学者曾言“好的学科教育应当贯彻心理上的思想引导,心理指引和学科教学是相互关联的。”而历史学科是比较特殊的学科,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它的教育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人类发展的规律,以此传递我国历史文明和文化素养,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此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和发展的人。由此可以得知,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心理素养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爱情。而且,每一个历史材料也会对学生加以教育和感染。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教育。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为国家奋斗,为民族奋斗,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瞿秋白,是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等,教师可以用这些著名人物的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第二,坚强不屈的抗压教育。比如,历史人物孙中山,一生都在经历失败,但是,他却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走下去,最终推翻了腐败的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社会。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比较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应当敢于挑战,不屈不挠,克服难关。第三,正确认识自我,尊重自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辩证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教育,通过历史教材,教育学生对待事物,不需要懂得实事求是,客观对待每一件事,从而不断加强自身的文明修养,调节心理,以此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教师应当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
对于心理教育工作,不是一个教师的主要职责,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能否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却是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它也决定了教师工作的成败。有学者曾言:教师的教育能力,不应当只停留在教学,还应当结合育人,且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所以,教师的教育还应当包含教师的宽容之心,教师的正直和善良等,与个人素养相关的品质。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加要做好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学家曾言“当一个人对某一个人的某些行为和态度进行好坏的评定之后,往往会对这个人其它方面也产生好坏的评定。这也就是所谓的光环效应。”所以,一个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他肯定拥有较多的兴趣和爱好,品格高尚,具有较强的意志。这样的教师更加懂得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宽容学生,能够为学生牺牲和奉献。而这种教师也正是學生所喜欢的,他们更能够与学生成为朋友,以此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心理。
3.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正好与当前教育倡导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呼应。所以,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历史故事的教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图形和视频,呈现出具有情节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情节。如,在介绍《汉朝的建立》时,教师可以提前播放一下由于秦朝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的相关视频片段,像《大泽乡起义》,让学生对秦朝灭亡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兴趣。然后,再与学生继续交流接下来的历史事件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理解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教师可以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成立学习小组,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和相处,从而促进学生之间共同进步,互相帮助,以此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与人相处的心理。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游戏竞赛法。它主要用于学习完知识之后,进行知识的复习阶段。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学生以3-4人为一组,进行合理分组。在复习单元知识时,将每一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发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小组成员互相思考和分析,并分别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第二,共同学习法。比如历史交流会,讨论历史活动等,让学生组各自分配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再经过整组成员的合作,对资料进行归类和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个持续性的教学过程,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和学习新的知识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学科教育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建兴.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9):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