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意识培养的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探索
2020-07-04孙明菊
孙明菊
摘 要:培养大学生的垃圾分类习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设环境教育课、建立环境教育基地、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建立规范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垃圾分类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垃圾分类;习惯;宣传活动;环境教育课;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7-0011-02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加强大学生环保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时代对高校的要求。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垃圾分类习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对基于环保意识培养的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进行探讨。
一、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的背景和意义
1.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产出量也在不断攀升。垃圾堆放填埋不仅占用耕地,而且污染土壤和农作物。垃圾经雨水下渗,会造成水体污染;垃圾堆放腐化会产生氨、甲烷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进而污染空气;有害垃圾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管理体系。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意识和行为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的意义
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确保垃圾减量化,实现垃圾无害化,并将其循环利用,前提是在前端进行分类处理。有资料显示,生活垃圾中的30%~40%可以回收利用,厨余垃圾经过脱水处理可以制成有机肥,有些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对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和回收,充分挖掘其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全国600多座大中城市如果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为人们提供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高校是高素质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大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接纳和实践更具敏感性,而且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和家庭,对他们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使他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更具示范性。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后,不仅可以用实际行动影响其家庭和朋友,还可以带动周边的社会人员进行垃圾分类,进而引领环境保护的社会风尚。
二、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的对策
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是对大学生生活习惯的一种极大改变,需要高校通过宣传、教育、实践、约束、激励等方式,构建一个综合性、连续性、常态化的习惯养成过程,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常识
第一,可以向大学生分发宣传册或校园垃圾分类指南,并定期召开班会集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让大学生知晓垃圾分类的常识和意义。第二,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等社会活动。第三,可以营造相应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在学校的报刊栏、电子滚动屏幕展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文字和图片标识等,在教室、走廊、宿舍悬挂警示标语等。第四,可以聘请专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让大学生了解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学习国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先进经验。第五,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2.开设环境教育课,增强大学生垃圾分类自觉性
古人提倡的“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尊重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如今的环境教育,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垃圾分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在环境教育中作为专题进行普及。针对“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的目标,高校应承担起责任,开设环境教育课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间的密切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3.建立环境教育基地,提高学生垃圾分类实践能力
朱熹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要想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首先应强化大学生的认识,再推进大学生的行动,从而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垃圾场和垃圾分类处理中心作为教育基地,带领大学生实地考察、实践劳动。大学生目睹垃圾堆集的场景及经过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后,就会深刻认识垃圾科学分类处理的重要意义。这样,既能强化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垃圾分类实践能力,又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收集材料、调查研究,形成科研意愿与兴趣,为垃圾分类工作献计献策。
4.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垃圾分类知识
在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探寻垃圾分类与学科课程相融合的切入点,将垃圾分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譬如,品德课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适量用餐,履行“光盘行动”承诺,减少粮食浪费和厨余垃圾的排放。会计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节约资源,如对笔墨纸张的充分利用,教材书籍和生活用品在高、低年级学生间的爱心传递,拒绝一次性筷子和快餐盒等。在职业规划和就业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理的各个环节,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使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施展大学生才能的广阔天地。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垃圾分类为出发点,采用趣味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进而提高综合素养。
5.建立规范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在形成自觉的垃圾分类习惯之前,大学生对垃圾分类必要性的认识还不深刻,环保意识还不强,在本质上缺乏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内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所以,高校需要建立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并配合鲜明的奖罚措施加以约束和激励。对垃圾分类积极主动的大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不按种类投放垃圾的大学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必要时还可以将垃圾分类奖励措施与“文明寝室”“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及奖学金等评定结合起來,从而约束和激励大学生,促使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冬梅,王宏宇.浅谈高校开展垃圾分类的重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5(11).
[2]吕燕,刘晓峰,郭欣欣.大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及提升路径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03).
[3]霍保全,曾现来,李金泽.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