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性能探析

2020-07-04王静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值高值革兰

王静

(鞍山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辽宁鞍山 114001)

1 前言

病原微生物具有种类多,变异速度快的特点,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可以为治疗疾病和调查新型传染病提供有效依据,因此,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验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新型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

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有: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检测、放射免疫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荧光免疫检测等。其中,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检测原理为双抗体夹心免疫法,以发光剂作为抗体或抗原的标记物,通过发光反应检测标本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该检测手段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灵敏度突出[1],能够自动进样,并储存记录,打印结果,对临床实验室特殊项目有突出应用价值。

病原微生物是临床诱发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类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进行病原学检测和细菌培养。降钙素原(PCT)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多种指标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细菌感染人体后,人体内的PCT浓度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此变化可作为细菌感染疾病的PCT判断依据[2]。PCT可用于鉴定细菌与非细菌感染以及细菌感染的具体类型,也可帮助医生掌握炎症活动情况,本文通过对PCT定量检测来分析该指标在微生物感染性疾病鉴别中的价值。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收集鞍山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微生物培养显示为阳性并接受PCT检测的住院患者,在满足选择标准的对象中抽取971例,患者中男性458例,女性513例;年龄范围:8~82岁,平均年龄(58.61±6.15)岁。在本次研究标本对象中,血培养标本、痰培养标本、尿液或者其他体液培养标本分别为170份、676份、125份。

2.2 检测仪器

血清PCT检测所用仪器:鞍山市中心医院某品牌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检测分析仪及其相关配套试剂;血培养所用仪器及其对应的需氧瓶、厌氧瓶(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2.3 方法学验证

2.3.1 正确度

本次研究参加临检中心关于PCT的室间质评活动,将其最近发放关于室间质控的5份标本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判断依据为室间质评汇报结果靶值,对实验室检测所得数据是否在合理、可靠范围内进行验证。

2.3.2 精密度

根据设备所附带的说明书相关步骤,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调校准确,完成室内质控操作,明确高值、低值这2个范围的质控品,检验程序根据普通标本的检测步骤进行。依据美国发布的EP5-A2文件,对其批内精密度进行检测。在一天内对各个水平连续检测20次;对批间精密度的检测为每天2次,2次检测时间间隔需要超过2h,连续检测10天。分别计算批内、批间的精密度,分析数据为2组的平均值与标准值。

2.3.3 测量范围

以EP6-A2、EP7-A2 2个文件为依据[3],选取与仪器检测规定上限、规定下限2个范围的高值、低值标本相混合,根据混合程度对标本浓度范围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完全低值(100%)、部分低值(80%+20%)、基础低值(60%+40%)、基础高值(40%+60%)、部分高值(20%+80%)、完全高值(100%)。混合步骤完成后检测不同浓度的标本,每个标本至少接受3次检测,将所得均值设置为预期数值,对齐,进行直线回归方程分析,公式如下:Y=aX+b,a数值在0.97~1.03。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3.1工具对所收集原始资料完成数据库的统一建立,依次录入。将研究中需要对照分析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20.0中进行处理。对计算所得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检验、回归分析等进行描述性统计,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准确度

仪器对PCT的检测质量经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均符合标准,合格率达到100%,对当前性能判定为满意,对累积性能判定为成功,详见表1。

表1 血清PCT准确度检测情况

3.2 精密度

批内不精密度与批间不精密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值分别为1.16%、0.86%和2.54%、2.17%,与厂家发布的性能指标相符。

3.3 分析测量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控制在0.03~96.12 ng/mL间,上述指标所得数据与厂家声明标准范围相符合,详见表2。

3.4 血培养不同微生物感染PCT指标比较

所纳入样本的血培养提示为阳性有170份,分别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对应数量为98份、68份、4份;痰培养后提示为阳性的真菌有676份;尿液及其他体液培养提示为阳性有125份。

在血培养中细菌 PCT 水平1.56(0.21,5.68)ng/mL、真菌标本 PCT 水平为 4.40(1.84,18.4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标本检测PCT指标相对于痰培养标本PCT指标3.38(0.39,28.43)ng/mL、尿液培养指标 0.14(0.06,0.64) ng/mL、其他体液标本PCT 指标 0.15(0.07,0.9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血清PCT分析测量范围情况

4 讨论

PCT属于抗炎物质,在体外有一定的稳定性[4],一般情况下,其半衰期为25~30 h,收集标本1天后放置于常温状态下,指标水平下降约12%,蛋白酶对PCT有特异性降解效果,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后促使PCT分泌[5],如新生儿肺炎、急性胰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细菌内存在的毒素刺激机体PCT分泌,在短时间内PCT浓度急速提升,该变化对病情早期诊断及临床使用药物的选择有指导价值,在预评估后,若PCT指标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状态,则说明控制效果较差[6]。

正常人在一般情况下血清中所含有的PCT指标相对较低,平均为2.5 pg/mL,主要产自甲状腺髓质细胞,导致PCT指标明显提升的因素在于因外来刺激促使体内出现败血症相关因子,并直接导致人体在短时间内大量分泌PCT,如果PCT分泌过量或者缺少所需的水解酶,则会出现现指标异常升高的情况。依据这一特点,PCT指标被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指标,对感染性疾病出现、发展以及控制情况等均有突出的指导价值[7]。

本研究对不同标本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下PCT指标差异进行检测,数据显示,细菌感染患者PCT指标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由此可知,细菌分泌的内毒素是刺激机体PCT指标提升的主要原因,真菌感染并不一定导致PCT指标提升。革兰阴性菌感染下患者机体血清PCT指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可能与2种细菌中内毒素成分的差异存在联系。对不同类型标本的PCT指标进行比较,血培养标本的PCT指标明显更高,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在于血培养阳性提示患者为全身感染,而其他类型标本为局部感染。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PCT准确度和精密度高,不同标本检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鉴别有突出辅助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低值高值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手术室一次性低值耗材套餐式管控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医院医用低值耗材精细化管理措施探究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手术室低值耗材三级库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