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下黑素瘤一例

2020-07-04马国章柳曦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右足拇趾皱襞

王 晶 马国章 柳曦光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36;2黑龙江省医院皮肤病院,哈尔滨,150036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右足拇趾趾甲色黑7年余于我院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拇趾趾甲发现黑色条带,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逐渐扩大至足趾远端,于当地某医院就诊,并行组织病理检查示:可考虑交界痣,不除外恶性。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9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查体:右足拇趾趾甲中央可见一2~3 mm宽淡褐色纵行条带,右外侧甲皱襞处一褐色不规则斑片,远端甲皱襞一半圆形茶褐色斑片,色素不均匀,边界清,局部可见手术缝线处破溃,伴黑色结痂,无明显自觉症状(图1a、1b)。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生,棘层不规则肥厚,真表皮交界处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巢,部分细胞核大、深染,伴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图2a~2d)。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S-100(+)、HMB-45(+)、Melan-A(+)、Ki-67肿瘤细胞约10%~20%(+)(图2e~2h)。诊断为甲下黑素瘤。系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肺部CT以及PET-CT显示各系统及淋巴结均未见异常,于当地肿瘤医院行远节拇趾截趾术(图1c)。

图11a:右足拇趾趾甲淡褐色纵行条带;1b:甲周皱襞可见褐色斑片,色素不均,局部可见手术缝线,伴结痂;1c:远节拇趾截趾术治疗术后

图22a、2b为远端甲皱襞,2c、2d为甲母: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生,棘层不规则肥厚,真表皮交界处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巢,部分细胞核大、深染,伴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HE,2a、2c:×100;2b、2d:×400);2e:S-100(+)(SP,×100);2f:Melan-A(+)(SP,×100);2g:HMB-45(+)(SP,×100);2h:Ki-67肿瘤细胞约10%~20%(+)(SP,×100)

讨论甲下黑素瘤是一种以指(趾)甲及周围组织为主要受累部位的黑素瘤,病甲初起为棕褐色、黑色,常表现为纵行色素带或黑色条纹,逐渐甲板增厚、裂开或破坏,甲周皮肤呈茶褐色或棕褐色斑,发病可能与外伤有关,多见于老年人[1]。Levit等[2]提出甲下黑素瘤的ABCDEF早期诊断方案:A(age)年龄,好发于50~79岁;B(band)色素条纹宽度>3 mm,边界不清;C(change)变化快,治疗无好转; D(digit)累及部位拇指>趾>其他趾指; E(extention)累及甲周皮肤,Huchinson征阳性;F(family history)家族史。其中年龄和Huchinson征阳性的参考价值最大。组织病理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早期病理变化通常不明显,表现为表皮不规则增生,基底层散在分布的少数异型黑素细胞。成熟的皮损病理表现为黑素细胞异型显著,胞核深染,可见有丝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手段,S-100、HMB-45、Melan-A是诊断本病常用的组化标记物。S-100特异性相对较弱,常用于鉴别诊断;HMB-45特异性高于S-100,但敏感性低;Melan-A是一种黑色素分化抗原,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都相对较高。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病变部位为右足拇趾甲,累及甲周皮肤, Huchinson征阳性,色素不均,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成立。

恶性黑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病因目前尚不确切, 可能与长期日光照射、局部外伤、反复刺激、家族史及先天性巨痣有关[3]。恶性黑素瘤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尤其是甲下黑素瘤更易误诊,ABCDEF诊断方案仅能提供初步诊断和活检指征, 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有研究显示[4],特定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FISH)在甲下黑素瘤的诊断中表现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这使得它可以作为甲下黑素瘤的辅助诊断方法。最近有学者发现microrna-374(mir-374)是一种新的恶性黑素瘤治疗的生物标志物[5],并探讨了靶向酪氨酸酶(Tyr)的mir-374是否影响恶性黑素瘤及其潜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调的mir-374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来抑制Tyr的表达,从而抑制恶性黑素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表明mir-374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为恶性黑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恶性黑素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评估、多数患者需进行系统治疗,早期手术切除原发灶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按肿瘤厚度决定切除范围的原则已被普遍接受,位于肢端的常需行截指(趾)[6]。除了早期手术切除外,细胞毒性化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大量的治疗靶点被研究和开发,免疫治疗已被应用于晚期病变[7],FDA已批准PD-1单抗、CTLA-4单抗及两者联合用于晚期病变的治疗。另外,BRAF基因突变使MAPK通路过度激活,是导致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8],新型BRAFi联合MEKi:恩可非尼 (encorafenib)+比尼替尼(binimetinib)用于BRAF突变的晚期病变患者, 起效明显, 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本例患者经系统检查后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外科分期标准本例患者为0期,故未予系统治疗,由于病变累及范围较大,故患者于当地肿瘤医院行远节拇趾截趾术,术后仍在密切随访中。

猜你喜欢

右足拇趾皱襞
足背部滑膜肉瘤1例
达摩派洪拳入门
青年学生常速行走下足底压力分析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6 例经关节镜诊治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分析
106例军人足拇趾甲沟炎患者诊治体会
十五式办公室太极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