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二例并文献复习
2020-07-04谭卉卉陈佳玲史建强
谭卉卉 陈佳玲 史建强
1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湛江,524001;2广东医科大附属医院,湛江,524000
临床资料例1,男,78岁。因“左下肢斑块、结节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内侧出现一硬币大红色斑块,无疼痛、瘙痒,未诊治,后皮损逐渐扩大、增多,累及左小腿,呈线状排列。予中草药外敷后,部分皮损破溃,并开始出现疼痛。外院予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
皮肤科检查:左下肢大腿内侧可见数个直径约3 cm~5 cm的红色浸润性肿块,质硬,皮损表面凹凸不平,部分破溃结痂,边界清楚,皮温不高(图1a),左小腿内侧可见12 cm×5 cm大片状红色斑块,其上可见少许鳞屑(图1b)。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77.31 %(50%~70%);C反应蛋白27.8 mg/L(0~8 mg/L);总IgE 452 IU/ml(0~165.3 IU/ml);梅毒二项TP-AB(+),RPR(-);生化全套、凝血四项、肿瘤全套、抗核抗体全套、补体C3、C4均未见异常。电子鼻咽镜:慢性鼻炎。全身PET/CT:左侧大腿皮下软组织肿块,糖代谢增高,邻近皮肤增厚;双侧小腿及足背皮下多处皮肤增厚,脂肪层密度增高并多发斑片索条影,糖代谢增高,考虑皮肤恶性肿瘤(淋巴瘤待排),请结合病理;余未见明显异常。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基本正常,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全层、胶原间和脂肪内见大量核大深染的肿瘤细胞。部分肿瘤细胞形成核周空晕,大部分核内见多量染色深的点状物,可见多量异常核分裂像(图2a、2b)。考虑皮肤转移癌或造血系统肿瘤,建议系统排查肿瘤。免疫组化:LCA、CD20、Bcl-2强阳性,PAX-5阳性和MUM-1,CD56、CD123、TPO、S100、CD34、CK5/6、CK7、CK20、SYN、TTF-1、CD30、Bcl-6、Ch-A和NSE均阴性,CD4少部分阳性,CD3、CD43背景淋巴细胞阳性,肿瘤细胞阴性,CD10ZS、P63部分阳性(图3)。
病理片送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免疫组化示:MYC(弱阳30%)、CD10(-)、EBER(-),最后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HANS模型)。其中肿瘤细胞CD20广泛表达,增值较活跃,建议患者转血液内科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化疗。出院1个月因双下肢斑块处出现破溃、糜烂伴发热、咳嗽、咳痰入血液内科治疗。先后予三个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如下:于 2018年9月18 日开始予CHOP(脂质体阿霉素40mg D1,环磷酰胺750mg D1,长春新碱2mg D1,地塞米松10mg qd D1-D7)化疗方案(考虑患者高龄合并肺混合感染,将化疗药剂量适当减量1/3);2018年10月18日予R-CHOP(利妥昔单抗600 mg+脂质体阿奇霉素60mg D1,环磷酰胺1000mg D1,长春新碱2mg D1,地塞米松10mg qd D1-D5)化疗方案;2018年11月9日予R-CHOP(利妥昔单抗600 mg+吡柔比星60mg D1,环磷酰胺1000mg D1,长春新碱2mg D1,地塞米松10mg qd D1-D4)化疗方案。随访:经三个周期的化疗,患者腿部皮损基本消退。2018年12月患者因肺部感染加重,伴发心衰,拒绝继续治疗,最终去世。
例2,女,86岁。因“左小腿红斑、结节伴疼痛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出现一蚕豆大肿块,伴疼痛,未重视。后皮损邻近部位相继出现数个类似皮损,疼痛明显,呈进行性加重,来我院。
皮损形态:左小腿屈侧可见数个蚕豆大暗红色浸润性斑块,部分融合,边界清楚,触之较硬,压痛明显(图4a);伸侧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黄褐色色斑(图4b)。
图11a:左大腿内侧可见数个红色浸润性肿块;1b:左小腿内侧大片斑块图2大腿内侧斑块皮肤组织病理 2a:真皮全层、胶原间和脂肪内见大量核大深染的肿瘤细胞(HE,×40);2b:部分肿瘤细胞形成核周空晕,大部分核内见多量染色深的点状物,可见多量异常核分裂像(HE,×200)
3a:Bcl-2强阳性; 3b:CD3背景淋巴细胞阳性,肿瘤细胞阴性; 3c:CD10ZS部分阳性;3d:CD20强阳性;3e:LCA强阳性;3f:PAX5阳性;3g:CD4少部分阳性;3h:CD43背景淋巴细胞阳性,肿瘤细胞阴性;3i:P63部分阳性
图3免疫组化染色,×100
图44a:左小腿屈侧可见数个蚕豆大暗红色浸润性斑块,部分融合;4b:伸侧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黄褐色色斑
图5小腿屈侧红斑皮肤组织病理 5a:真皮及皮下可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HE, ×40);5b:可见浸润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周围呈花环状,部分细胞较大,核大深染,不规则,胞浆丰富,淡红染色,可见多核巨细胞、组织样细胞及浆细胞(HE, ×100)
6a:CD3阳性;6b:CD4阳性;6c:CD20强阳性;6d:ki-67 40%;6e:TIA-1阳性;6f:Bcl-2强阳;6g:Mum-1阳性;6h:CD5阳性;6i:Cylind1部分阳性;6j:CD79a阳性
图6免疫组化染色,×100
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多个致密结节状淋巴细胞为主浸润。可见浸润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周围呈花环状,部分细胞较大,核大深染,不规则,胞浆丰富,淡红染色,可见多核巨细胞、组织样细胞及浆细胞(图5a、5b)。免疫组化:CD3阳性、CD4阳性、CD8阳性和CD20强阳性,CD30和CD56均阴性,ki67 40%,TIA-1阳性;CD79a和Bcl-2强阳、Bcl-6部分阳性、Mum-1阳性、CD5阳性、CD10阴性、Cylind1部分阳性(图6)。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淋巴瘤基因重排结果示:IGH、IGK、IGL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阳性;TCRB、TCRG、TCRD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阴性。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左小腿皮损)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考虑原发性皮肤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腿型)。建议患者至肿瘤科或血液内科治疗,患者家属拒绝,最终失访。
讨论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B-cell lymphomas, PCBCs)是起源于皮肤的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据2008年WHO和EORTC(世界卫生组织与欧洲癌症研究)联合制定的皮肤淋巴瘤分类新标准,主要分为:原发性皮肤边缘区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marginalzone lymphoma, PCMZL),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follicle center lymphoma, PCFC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primary cutaneou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legtype, PCLBCL-LT),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其他类型[2]。原发性皮肤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 (PCLBCL-LT)是1996年由荷兰学者提出并命名[3],并于1997年被欧洲癌症治疗组织(EORTC)采纳[4],2005年由WHO和EORTC认可,命名为原发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5]。
PCLBCL-LT是起源于生发中心或生发后中心的B细胞源性淋巴瘤,为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中的少见类型,多见于老年患者下肢,单侧或双侧,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浸润性斑块或结节[5],可发展成溃疡,也可累及皮肤以外任何部位[6]。其中,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7],当有皮外转移时,预后较差。研究指出,有10%~20%的病例中,PCLBCL-LT发生在腿部以外的其他地方[8]。Vermeer等[3]学者曾报道了一例PCLBCL-LT病灶累及淋巴结和内脏的病例,另有学者分别报道了一例继发于输尿管的 PCLBCL-LT[9],及一例累及鼻黏膜的病例[10]。PCDLBCL-LT特异性低,许多良性病变表现类似于皮肤淋巴瘤[11]。本报道中病例1患者,起病初皮损处无疼痛,当病情发展至下肢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才出现疼痛,极易误诊。
PCLBCL-LT的组织病理特点:从真皮乳头至网状层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 ,多为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可表达CD19、CD20、CD22,以及Bcl-2、Bcl-6、Mum-1、Fox-p1[1,12],弱表达或不表达CD10。本文报道的两例患者 Bcl-2均为强阳性,而 Mum-1病例1阴性,病例2阳性。
PCLBCL-LT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皮肤转移癌或恶性黑素瘤:单从皮损形态上鉴别有一定困难,误诊率高,需结合详细病史,可行病理活检及对相应的抗体,如LCA、EMA进行标记;(2)淋巴瘤样丘疹病:多发于躯干及四肢,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自限性疾病,其特征是丘疹、继发坏死或结节性病变,在数周至数月内消退并伴有萎缩性瘢痕[5];(3)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性淋巴瘤[13]:好发于头部或躯干,皮外转移少见,是滤泡中心的淋巴瘤,包括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肿瘤细胞以分裂核细胞为主,高表达 Bcl-6,而MUM-1、Bcl-2弱表达[5,14]。而PCLBCL-LT皮损主要分布在腿部,肿瘤细胞以圆核细胞多见,细胞高表达MUM-1、CD 20阳性,Bcl-2高表达[15];(4)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边缘区的淋巴瘤,包括中心细胞、淋巴浆细胞样细胞和浆细胞,以及中心细胞、免疫母细胞和反应性T细胞[14],躯干好发,多表现为背部单发或成串分布的结节,复发很少累及皮外器官,典型者Bcl-2阳性,Bcl-6阴性;(5)结外 NK/T淋巴细胞瘤:好发于口鼻或皮肤,也可出现皮外或系统受累[5],免疫组化CD56(+)。
PCLBCL-LT是一种相对侵袭性的肿瘤,预后较其他B细胞淋巴瘤差,5年生存率约为50%~60%[16,17],一旦诊断,应积极治疗。单发的较小的皮损可以选择放疗或行手术切除,另外也可选择皮损局部注射单抗-CD20单克隆抗体。皮损多发者可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联合化疗(CHOP)或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均有效。按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5年发布的指南,推荐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长春新碱+阿奇霉素+环磷酰胺+地塞米松(R-CHOP)[18],但其疗效还缺乏文献证明,目前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复发和难治性的PCDLBCL-LT可选用利奈度胺,有学者在一项II期临床实验中发现,利奈度胺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26%[19]。
皮肤淋巴瘤类型众多,PCLBCL-LT仅为其中的一个类型,其临床表现往往缺乏一定特异性,有些疾病甚至能模仿皮肤淋巴瘤,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借助病理、肿瘤、影像等多学科,大致采用三步曲:首先确定皮疹浸润的良恶性;再确定浸润是来源于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还是其他类型的肿瘤;最后再对B细胞淋巴瘤进行分类,从而进一步拟定后续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