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7-03刘强

艺术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摘 要: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又是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制约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树立国际化培养理念和目标,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等举措,以期推动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

关键词: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3-00-05

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开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经过15年的发展建设,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规模逐年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这些人才成为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有力推动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必须快速适应这一趋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成为当前艺术硕士培养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的必要性

传统的艺术硕士培養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要求。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成为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又是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1.1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实践,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国家提出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

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同样适用于艺术硕士的培养。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外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互鉴。艺术在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要不断提高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水平,培养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高层次艺术人才,使其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使者,为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1.2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是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艺术硕士(Master of Fine Arts,简称MFA)是国际认可的艺术领域学位,我国于2005年将其引入国内。因此,艺术硕士学位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属性。国务院学位办在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初,就要求学习借鉴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促进艺术教育的国际化[2]。

艺术硕士的培养应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丰富营养。艺术是文化的体现,每一种文化都有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的多样性和与之相伴的创造性,是古今中外人类创造力表达的源泉。高校在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坚持本土化,又要加强国际化,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艺术教育理念和实践,补足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通过国际化思维与理念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艺术人才。

2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存在的问题

加强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国内有关高校的共识和一致行动。虽然该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制约国际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1 国际化培养理念和目标尚未树立

很多高校艺术院系的领导和老师对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培养国际化艺术人才的紧迫性,尚未树立清晰的国际化培养理念和目标,对推进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有畏难情绪。其教育观念因循守旧,缺乏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能力,不是想着如何去推进国际化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而是害怕无法应对国际化带来的新问题,宁愿在传统培养模式中修修补补,也不愿去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因此,常常是嘴上大谈应该加快国际化,但是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既没有在艺术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得到明确体现,也没有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的具体举措。

2.2 导师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

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是决定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3]。如果导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他们就可以将国际化的艺术教育理念、方法和国外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引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推进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步伐。但是,目前,艺术硕士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国内高校毕业,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很少,出国访学的导师数量也较少,普遍缺乏国际化教学理念,不具备流畅的国际交流能力。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导师缺少国际化培养的理念和能力,另一方面导致无法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严重影响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的推进。

2.3 国际交流合作机会有限、层次不高

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是促进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艺术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国际艺术设计展,邀请国际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华授课交流,许多高校师生走出国门进行访问学习等等。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受制于经费、英语水平等因素影响,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师生数量较少;二是师生国际交流项目较少,而且存在层次低、期限短、规模小等问题;三是招收的外国留学生较少,甚至没有,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艺术展较少,缺乏校园国际交流氛围,难以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交流环境。

3 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对如何加强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树立国际化培养理念和目标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理念,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高等教育国际化,就像经济全球化一样,是无法抵挡的世界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主动迎接它,适应它。高校应自觉顺应这个大趋势,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置于宏大的国际视野中考虑,把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目标。首先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召开发展研讨会等措施凝聚共识,在全校师生中普遍树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其次是确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从本校实际出发,制订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级艺术人才。

例如,著名的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的艺术硕士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晰,美术设计领域的培养定位是国际化的艺术家、艺术设计师,音乐领域的培养定位则是国际化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人才。虽然不同艺术门类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差异,但是共同之处是培养出出类拔萃、蜚声国际的艺术家。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柏林艺术大学艺术硕士的课程内容、能力培养、职业规划都清晰地体现了这个特色[4]。

3.2 建设国际化导师队伍

发达国家的艺术院校非常重视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例如,澳大利亚的艺术院校积极吸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甚至有些学院的院长都直接从国外聘请。这些人才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的阅历,非常有利于国际化艺术人才的培养[5]。

我国艺术硕士的培养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高度重视导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一是要积极鼓励研究生导师赴国外知名艺术院校访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设立专项经费、建立国外友好校际关系等措施推动导师的国外访学。导师在国外访学期间,与国外同行交流切磋藝术创作经验,学习了解国外高校艺术教学模式,感受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的创新理念,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艺术教育理念和能力。二是引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硕博士作为师资。这些人才的加入既促进了师资学缘结构的多元化,同时也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通过聘任客座教授、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国外艺术院校教师、艺术家、设计师等来校授课,开设学术讲座或者联合培养研究生。中外教师的经常性交流能够让中方教师更深入了解西方艺术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积累更多的国际化教学经验,并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

3.3 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课程国际化被发达国家的高校视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途径[6]。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开设约600多门国际方面的课程和80多种外语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著名的网络课程开放计划,把学校课程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免费开放,以提高课程的国际化程度。

我国艺术硕士课程存在国际化程度不高,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国际化理念,英语和双语授课课程的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成为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的基础和重点。首先要大力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外语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所占比例,有针对性地加强应用性艺术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其次要重视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可以要求访学导师回国后至少开设一门英语或双语授课专业课程,把国外访学的成果融入课程中,使课程与国际接轨,让研究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艺术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最后要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与艺术史学院在艺术硕士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备的模式:精细化的课程提纲设计、自主探究的课程教学、同行互助参与的创作提高、展述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等[7]。类似这样的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并结合国情、校情进行学习借鉴。

3.4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都具有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当代艺术在多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汲取营养,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艺术硕士的培养同样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培养水平。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关于艺术硕士培养,高校应多措并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营造浓厚的校园国际交流氛围,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良好局面。一是积极与国外知名艺术院校接洽,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发高质量、多样化、有吸引力的师生交流项目,通过访问学者、学期交换、暑期学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师生创造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构建常态化的师生国际化交流体系。二是创造条件,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招收留学生是对一个学校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检验。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教育体系等基础条件,才具有招收留学生的可能。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挖掘自身特色,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让他们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中外文化交融。三是经常邀请国外专家学者、知名设计师来华访问交流,组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艺术作品展,通过经常性的中外艺术交流加深相互了解,促进相互合作。

3.5 发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已有2400多家机构和项目,在校生规模达56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万人。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8]。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非常适合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中外合作办学不是留学但类似于留学,学生在国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方案由中外双方共同制定,教学由高素质的中外教师共同担任,授课借鉴采用国外先进的探究式教学、小班化教学等模式,师生使用中英双语交流。国家批准成立了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艺术硕士,例如上海纽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许多高校开设了中外合作艺术硕士教育项目,例如,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艺术(动画与影视特效)硕士学位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校合作举办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项目,青岛科技大学与韩国中央大学合作举办的影视与动画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项目。这些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和项目得到了考生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是培养国际化高级艺术人才的一条可行路径。今后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健全中外合作办学法规政策,推动艺术硕士中外合作办学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4 结语

我国艺术硕士的国际化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通融东西方文化、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与此同时,在推进艺术硕士国际化培养过程中,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old.moe.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

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2010-07-09.

[2] 教育部.关于开展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78/A22/

moe_847/tnull_8922.html,2005-06-28.

[3] 程永波,巴素英.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3):32-37.

[4] 胡亮.德國MFA教育对我国艺术硕士培养的启示——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6(6):67-72.

[5] 何峻.论澳大利亚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战略给中国艺术院校的启示[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118-121.

[6] 罗尧成,束义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58-63.

[7] 彭茹娜,张希承.美国艺术硕士(MFA)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与艺术史学院为例[J].设计艺术研究,2016(4):118-125.

[8] 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3.

作者简介:刘强(1976—),男,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艺术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JGZZ18-069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