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内侧锁定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7-03王勇生曾升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术式胫骨微创

王勇生,曾升友

(罗甸县中医医院,贵州罗甸 550199)

胫骨下段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高发性骨折[1]。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由高强度撞击所致,对其身心健康、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2]。 胫骨下段骨折后局部稳定性较差、软组织较薄,加之胫骨下段生理解剖结构较特殊,因此随病情进一步发展,极易诱发骨不连、皮肤感染坏死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为主要措施[3]。 此研究选取该院 2018 年 1 月—2019 年 3 月收治的 59 例患者,重点分析胫骨内侧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9 例该院内收治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3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1),年龄区间:24~66 岁,平均年龄(45.58±15.12)岁。 对照组(n=29):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5:14),年龄区间:25~66 岁,平均年龄(45.11±15.44)岁。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较高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常规麻醉,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骨折端做中心前外侧做切口 (弧形),逐一分离皮肤、软组织,直至骨膜,确保骨折端充分显露,对碎骨、血凝块进行完整清除,复位;C 臂机辅助下明确骨折对线情况,无异常后置钢板、C 臂机下确定位置,满意无误后螺钉内固定;常规冲洗、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观察组:胫骨内侧锁定板内固定:椎管内麻醉,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止血带,以骨折电透下行闭合复位。 以“拔、伸、牵引”为主,纠正移位,复位满意后于骨折端打克氏针(3 枚)固定;后于右/左内踝处、小腿中上段作切口,将钢板经皮插入,C 臂机辅助下认骨对线情况,良好无误后在骨折端打入螺钉(3~5 枚)固定,C 臂机辅助确认固定情况。常规冲洗,逐层缝合,包扎。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指标情况。 (2)观察临床疗效。 (3)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采用SF-36 量表,分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计算软件: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版本, 连续性变量资料:t 计算以()表示。定性数据:核实后以[n(%)]表示。 P<0.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阐明临床指标情况

数据示:观察组切口长度、骨痂形成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阐明临床疗效

数据示: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6.6%, 对照组为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阐明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数据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属于骨科常见、高发型骨折;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交通运输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明显提高的同时胫骨下段骨折 (强烈撞击)等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4-7]。 调查发现,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因素是引发胫骨下段骨折的主要因素,损伤会进一步累及机体肌肉、血管、神经组织,因此需采取可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8-10]。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固定手术成为临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重要措施;通过手术,可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表1 临床指标情况()

表1 临床指标情况()

组别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耗时(min) 骨痂形成(周 ) 骨折愈合(周)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0)对照组(n=29)t 值P 值13.23±2.23 30.12±5.11 16.550 4<0.05 32.56±5.12 58.56±15.23 8.849 7<0.05 57.23±5.23 58.66±10.00 0.691 6>0.05 7.23±1.44 15.00±2.55 14.474 4<0.05 12.33±2.25 18.52±3.56 8.012 1<0.05 8.23±2.11 11.36±3.55 4.133 3<0.05

表2 临床疗效

表3 生活质量[(),分]

表3 生活质量[(),分]

组别 躯体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心理健康治疗前 治疗后情绪角色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29)t 值P 值52.14±5.22 51.36±5.22 0.573 7>0.05 88.45±6.22 75.36±5.11 8.815 7<0.05 56.27±1.22 56.22±1.12 0.163 8>0.05 85.35±2.22 77.36±3.00 11.656 3<0.05 66.74±1.50 66.01±1.56 1.832 4>0.05 90.44±2.11 81.35±2.22 16.124 7<0.05 65.41±1.33 65.00±1.22 1.232 7>0.05 91.35±3.41 81.33±3.51 11.122 1<0.05

临床以往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多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传统术式为主,但该术式需要在术中充分显露骨折端、大面积剥离软组织和骨膜,因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很多患者在术后出现胫骨骨折位置血供破坏现象,因此整体影响骨折愈合[11]。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皮微创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 该技术属于一种骨膜外固定术式,并且钢板经肌肉、皮下插入,所以术中无须剥离组织,因此对患者机体其他组织造成的创伤明显减少,更不会大幅影响骨折端血供[12-13]。临床研究证实:经皮微创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骨折端的固定效果显著,并且可以最大化的保护其他组织,便于骨折愈合。

此研究选取该院59 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展开,分组分别给予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胫骨内侧锁定板内固定。结果示:(1)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6.6%,对照组为79.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48 0,P<0.05)。 可见,胫骨内侧锁定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明显较高。 提示:该术式可以确保骨折区很好复位并固定,治疗过程中也不会剥离骨折区骨膜,因此可以直接杜绝股骨头坏死情况。 (2)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痂形成、骨折愈合、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4 4、8.012 1、4.133 3,P<0.05)。可见,该术式可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提示:经过皮微创内侧固定板对骨折附近区域软组织产生的损伤较小,并且该术式属于微创技术,因此可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临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建议采纳经皮微创内侧锁定板固定,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术式胫骨微创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