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内部能力构建、外部网络发展与新企业绩效:基于资源管理视角
2020-07-03孙万清赵文红魏泽龙
孙万清,赵文红,魏泽龙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0 引言
早期研究者观察创业者日常活动,发现创业者每天穿梭忙碌于各类事务。其中,既包括进行日常运营、管理、营销和领导[1],扮演“大内总管”[2]角色的一般管理者;也包括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建立和维护关系网络,与消费者、供应商等进行互动,开展融资和对外谈判,充当“外交家”[2]角色。创业者对内能力构建和对外网络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业过程与结果[3],比如新企业创立、成长及绩效[4-7]。但是,时间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8],尤其创业情景的复杂性和信息量急速提升,创业者的时间碎片化程度更高,涉及活动范围更广[9]。创业者该如何权衡在内部能力构建和外部网络发展上的投入,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它活动中去?
时间的稀缺性迫使创业者更关注有限且重要的创业活动[7]。从资源视角,研究者普遍认同资源是新企业成立、成长和发展的基础[10]。无论是构建内部能力,还是发展外部网络,都有助于克服或缓解新创企业资源匮乏的新创弱性(liability of Newness)[11],进而提升新企业绩效。内部能力构建既能实现资源内部积累,获得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的资源,还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外部网络发展是创业者克服资源约束[12]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新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13-14],因为大量对新企业绩效关键的稀有资源嵌入在创业者个人网络中[15]。
然而,现有关于内部能力构建和外部网络发展的创业研究大多处于分立状态[4],少量文献探讨了创业者在时间资源约束条件下,二者的战略协同效应[4,16],但仍缺乏分析协同效应和动态平衡背后的中间机制,也就不能进一步解释创业者该如何权衡二者。本文从资源构建与资源配置利用视角,以分配时间体现创业者在内部能力构建与外部网络发展上的差异性和关联性,探究二者如何通过作用于资源管理,最终影响新企业绩效。
结论表明,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对新企业资源构建及利用影响不同,进而对新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作用。短期来看,创业者更注重发展外部网络,并通过对资源构建的显著影响,提高新企业绩效;尽管内部能力构建有利于新企业资源利用,但资源利用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存在滞后,导致创业者倾向于选择“修外不修内”。长期而言,创业者有必要“内外兼修”,兼顾内部能力构建,提升新企业竞争优势。对于政策制定者,建议完善政策环境,引导创业者理性利用外部关系,并注重内部能力培养和竞争优势加强,从而提升创业对经济的长效贡献,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以往关注创业者的部分研究中,忽视了时间资源的稀缺性,隐含假定了创业者时间和精力是无限的,但随着创业复杂性提升、信息资讯急速增加,以及环境剧烈变化,创业者越来越感受到时间的强约束性,迫使创业者更关注有限且重要的创业活动[7]。Van等[17]借鉴Mintzberg对经理人角色分析研究方法,最早开始观察创业者时间分配,并将创业活动区分为内部的“员工监督、现有产品拓展、新产品开发、行政事务”和外部的“现有客户沟通、潜在客户开发、与银行和投资者的联系”,以及个人教育和其它任务活动。Verheul等[18]对比了男女创业者在日常创业活动上的时间分配和产出差异。还有学者从时间管理视角出发,研究创业者如何在不同任务项目上分配和管理时间,比如短期维持性活动和长期发展性活动上的时间平衡[19]、当前内部流程优化和未来成长之间的优化选择等[8]。李新春等[4]从创业者行为角度分析了新创企业在外部关系和内部能力上的时间分配特征及其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开始考虑到时间约束下的分配均衡问题。但这些研究并没有进一步分析协同效应和动态平衡背后的中间机制,即外部关系和内部能力差异,为什么会导致不同创业结果,因而也不能进一步指导创业者进行选择和平衡。
资源是新企业成立、成长和发展的基础[10],识别、获取内外部资源并加以配置利用对于新企业至关重要,也是创业者积极投入时间构建内部能力和发展外部网络的重要原因。Sirmon等[20]将资源管理视为资源构建(Structuring)、资源整合(Bundling)和资源利用(Leveraging)的动态循环过程。从长期看,管理者对上述三个过程都能产生影响,但在某一特定竞争生存期,管理者行为会局限于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管理[21]。新企业相比于大公司而言,受先天资源约束[22],缺乏足够知识对资源加以利用和提升,使得创业者注意力更多聚焦于获取资源,并快速对现有资源进行利用。马鸿佳[23]认为,新企业资源管理更多强调两个层面:从外部识别、获取所需资源以及对内部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
因此,本文从资源内外部识别获取和内部配置利用视角,结合李新春[4]和Van等[17]的研究,以时间投入衡量创业者在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上的重视程度及差异性,分析如何通过影响新企业资源管理最终作用于新企业绩效。创业者对外网络发展包括投入时间进行市场开拓、开会、公关、招待等维持现有网络和发展新网络的各类具体任务;对内能力构建包括投入时间进行企业内日常经营、运营管理等具体事务,体现为一系列指导企业资源构建并内化到运营惯例中的日常组织程序,以及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process)或常规惯例(routines)[24],无形中形成了新企业学习能力[25]、创业导向和技术能力[22]等内部能力,成为新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和快速成长的基础。
1.1 外部网络发展、内部能力构建与资源构建的关系
新企业资源构建包括外部获取和内部积累,以及对无效资源的剥离。创业者往往倾向于通过自身社会网络克服资源限制[12]。一方面,新企业往往受限于市场、技术和管理的不确定[25],不太容易通过正常市场交易获取资源[26],或者获取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大量对新企业绩效关键的稀有资源嵌入在创业者个人网络中[15]。创业者投入到外部网络发展的时间越多,意味着网络关系多样性程度越高,接触到新颖信息的可能性越大[27],资源类型也就越丰富。同时,也会提升网络关系之间的信任水平和意愿[27],有助于提高资源获取的可能性和供给的稳定性,以及资源获取速度,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优势非常关键。
新企业所需资源并不能完全通过外部渠道获取,还需要内部积累,且内部积累有助于降低资源被模仿的可能性,增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20]。资源剥离有助于新企业及时剔除低值资源,保持松散和灵活性,以接纳更多高值资源[28-29]。资源内部积累和剥离,都需要创业者通过投入时间构建内部能力来实现,比如日常经营管理、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等,提高内部协调和合作共享能力,从而加快资源内部转化,实现资源增值、积累、组合再生等。
H1a: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利于新企业资源构建;
H1b: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利于新企业资源构建。
1.2 外部网络发展、内部能力构建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资源利用涉及到资源调动、协调和配置等过程,并通过企业能力应用为客户创造价值和实现自身财富增值[20]。创业者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等相关内部能力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技能在选择和发展哪类资源方面,提供了指引和决策基础;资源利用过程涉及到资源的调动以及在不同企业单元内配置[30],创业者需要具备足够管理技巧和协调能力,确保实现有效协调;管理知识和学习能力等能够帮助新企业形成易于资源调动、流通和配置的惯例和程序系统,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企业内部能力为企业识别和利用来自合作关系中的机会奠定了基础[5],比如,学习过程能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匹配客户需求和资源,提升资源利用价值。
但是,一味投入时间和精力构建内部能力,可能会消耗对外交流沟通时间,容易导致“闭门造车”。外部网络关系的数量和质量,需要通过时间投入来扩充和维护,有助于促进信息和知识充分共享,保证信息更顺畅流动[31],并影响、刺激创业者提升内部信息和资源的协调度和流畅性。其中,网络共享的知识和信息,包括了如何调动和协调资源的知识,以及怎样更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信息;投入时间与消费者、供应商进行充分交流,有助于创业者作出更为准确的资源配置和调动决策。
H2a: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利于新企业资源利用;
H2b: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利于新企业资源利用。
1.3 外部网络发展、内部能力构建对新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
首先,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能够通过形成订单、产生业务、扩展市场等方式直接提升新企业绩效;对内构建和提升相关能力,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等方式,也能直接提高新企业绩效。其次,创业者投入时间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通过影响新企业资源构建,进而影响新企业绩效。资源是新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而新创企业受资源约束[22],时间的有限性迫使创业者将时间投入到影响新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行为上来。新企业创建过程始终伴随着机会识别与资源整合,这些由新企业控制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产,能够帮助新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拓展市场份额、培养企业能力,并通过这些能力建立竞争优势[20],最终反映到新企业绩效提升上。第三,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通过影响新企业资源利用,进而作用于新企业绩效。一旦企业得到所需资源,那么如何对资源进行转换就成为了企业绩效差异的决定因素[20],即对资源的调动、协调和配置。尤其当新企业与竞争对手处于同等资源水平时,决定竞争结果的是对资源有效管理而非资源获取。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对接目标市场,应对竞争者,而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特定竞争活动中,表现出更好的承受力。
H3a:创业者积极发展外部网络,通过促进新企业资源构建,提高新企业绩效;
H3b:创业者积极构建内部能力,通过促进新企业资源构建,提高新企业绩效;
H3c:创业者积极构建内部能力,通过促进新企业资源利用,提高新企业绩效;
H3d:创业者积极发展外部网络,通过促进新企业资源利用,提高新企业绩效。
1.4 创业者外部网络发展与内部能力构建的互补及平衡效应
外部关系和内部能力不仅独立地影响新创企业成长,而且两者在价值创造方面能够形成互补效应[4]。创业者积极发展外部网络,有助于新企业内部能力构建,因为创业者社会网络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管理相关知识,而资源整合过程是发生“质变”的过程,其结果是产生能力[32]。内部能力的提升反过来指导创业者更有目的性地发展和维护网络,并通过不断提升核心优势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和资源。
然而在时间资源强约束下,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对新企业绩效及成长还存在战略平衡效应[4,16]。过多关注外部网络发展、强调资源获取,会削弱创业者创业激情,产生“搭便车”思维,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33],挤占内部能力构建时间,导致新企业内部资源低效利用,增加资源冗余,从而影响新企业资源利用和构建;而过多关注内部能力构建,会加剧资源匮乏程度,并分散用于发展外部网络的时间,影响资源获取。综上,创业者不仅需要内外兼修,也要权衡在外部网络发展和内部能力构建上的时间分配,顾此失彼都无法有效形成互补机制。
H4a: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存在协同互补及平衡效应,并正向影响新企业资源构建;
H4b: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存在协同互补和平衡效应,并正向影响新企业资源利用。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构建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将创业者限定为创办或收购过至少一个企业的创业者[34],调研对象参与的企业创立时间不超过10年[35],企业均位于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内。正式调研之前,随机从EMBA学员中选取10家新创企业的创业者进行预调研,最后分析数据不包括预调研采集数据。问卷共计发放300份,回收176份,回收率为50.87%,剔除填写不完整、缺失重要信息和填写不规范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38份,有效率为78.41%。样本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数据特征
2.2 变量测量
(1)因变量。基于Li & Zhang[36]的量表,新企业绩效主要通过受访者根据其主观感受评价自己公司的创业绩效,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绩效表现。
(2)中介变量。①资源构建:基于Sirmon 等[20]、Sirmon & Hitt[21]的研究,参考赵文红和王文琼[37]对资源构建的题项开发运用,本文用11个题项测量资源构建;②资源利用:基于Sirmon等[20]、马鸿佳[24]对资源管理和资源整合过程的研究,本文用9个题项测量新企业资源利用。
(3)自变量。①发展外部网络:基于李新春等[4,16]的研究和解释,通过调查被访者每天用于“外出开拓市场、开会、公关、招待”的时间(单位:小时/24),衡量不同创业者在外部网络发展上的差异;②构建内部能力:通过调查被访者每天用于“进行公司内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时间(单位:小时/24),衡量不同创业者在内部能力构建上的差异。协同互补和平衡分别用两种时间分配变量的乘积项(发展外部网络×构建内部能力)和差额绝对值(|发展外部网络-构建内部能力|)衡量[4]。
(4)控制变量。①个体层面:控制了创业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验宽度(即曾经在多少家单位工作过),因为创业者的性别、教育、经验等塑造了创业者性格特质及认知偏好等[22,38],会影响到创业者在外部网络发展和内部能力构建上的投入偏;②企业层面:选取新企业创立年限和规模;③行业和环境层面:行业特性会影响能力和网络类型[39],竞争环境会影响创业者对资源的争夺以及自身竞争优势的建立,环境变量量表改编自Sheng等的研究[40]。
2.3 数据分析与结果
利用SPSS21对变量信效度进行检验,主要检测因子Alpha系数,以及各个指标Loading值和AVE值,各主要指标Alpha值均大于0.7,即问卷测量信度达到要求,各个测量题项因子载荷值基本都在0.7以上(除去其中3个大于0.6的题项),AVE值也都在0.6水平以上,说明变量收敛效度良好。结果如表2所示。
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个变量之间相关系数均较低,且VIF值远小于5,说明变量之间共线性威胁小。以资源构建作为因变量建模,通过模型1、2、3,检验H1a、H1b、H4a;以资源利用作为因变量建模,通过模型4、5、6,检验H2a、H2b、H4b;以新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通过模型8、9,检验资源管理的中介效应,模型9检验中介变量系数是否显著,若系数不显著,进一步作Sobel检验,若模型8中的自变量系数不显著,停止中介效应检验,即中介效应不显著。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
表2 主要研究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3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N=138)
注:*p<0.05;**p<0.01,双尾检验
表4 OLS模型回归结果汇总(N=138)
注:+p<0.1;*p<0.05;**p<0.01,双尾检验
结果表明,模型2中,发展外部网络与资源构建之间存在正向且显著关系(β=0.184),构建内部能力与资源构建之间存在负向且显著关系(β=-0.164),H1a得到支持,H1b不成立;模型5中,构建内部能力与资源利用之间存在正向且显著关系(β=0.215),H2a得到支持,发展外部网络与资源利用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但不显著,H2b不成立。根据模型3、6,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的互补效应,与资源构建和资源利用之间存在负向但不显著关系;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的平衡效应与资源构建存在负向且显著关系(β=-0.263),但对资源利用影响不显著,H4a得到部分支持,H4b不成立。
资源管理的中介检验中,根据模型8,发展外部网络与新企业绩效之间正向促进关系显著(β=0.274),自变量发展外部网络关系时间与中介变量资源构建之间的关系也显著(模型2),根据模型9,中介变量和自变量同时进入模型后,系数均显著(中介变量系数β=0.289,自变量系数β=0.222),因此资源构建的部分中介效应存在,H3a得到支持。但是,由于构建内部能力与因变量新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因此中介效应不存在,H3b、H3c未得到支持。
2.4 稳健性检验
根据李新春等[4]的研究,新企业外部关系和内部能力之间的战略平衡具有共同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按企业年龄均值对样本进行分割,得到两个子样本a(企业年龄≤均值4.29,样本量为86)和子样本b(企业年龄>4.29,样本量为52)。分别在子样本a和子样本b中采用OLS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验证结果显著的假设,在子样本中同样显著且符号相同;验证结果不显著的假设,在子样本中同样不显著,但部分发生了符号变化。仅从符号变化看,结果与李新春等[4]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在不同企业年龄段,创业者对应的时间分配策略也会有差异,进而对新企业资源构建和资源利用产生不同影响。
3 讨论与启示
3.1 结果讨论
(1)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的差异导致新企业出现不同资源构建结果。创业者积极参与外部网络发展,促进了新企业资源构建,但该结果并没有支持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与资源构建的正向关系,反而得出相反结论,即创业者越重视内部能力构建,越不利于新企业资源构建。可能的原因是构建内部能力往往需要较高管理技能和学习能力,培养速度慢、周期长,要求有较好的资源基础[42]。短期竞争中,新企业资源匮乏状况将一直持续并占主导,因此花费过多时间于内部能力构建,会挤占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的时间,影响资源获取,从而不利于资源构建。而且,即使这种内部能力形成,短期内也不能立即反映到新企业资源构建上,但会影响到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的倾向和意愿,从而形成循环。因此,短期而言,内部能力构建效应发挥的滞后性和耗时等特点导致内部能力构建不利于新企业资源构建。稳健性检验得到了初步验证:年长组样本(子样本b)中,内部能力对新企业资源构建的影响由年轻组中(子样本a)的负转为正,而且年轻组样本中负向关系系数值更大,一定程度说明,创业早期内部能力构建对资源构建的负向影响相较于年长组更大。
(2)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的差异导致新企业出现不同资源利用结果。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有助于新企业资源利用,并从资源视角进一步证明了以往研究中关于能力有助于新企业建立竞争优势[20]的结论。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与新企业资源利用关系不显著,并存在抑制作用(符号为负),可能的原因是,外部网络信息和知识作用于资源利用,需要通过一系列转化过程及对应的内部能力。此外,过多地发展外部网络会挤占创业者内部能力构建时间(两种行为相关系数为负),不利于新企业资源利用。短期绩效结果反过来又会刺激创业者投入更多时间于外部网络发展,但长期而言,将不利于新企业内部能力培养和竞争优势建立,最终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3)中介机制中,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会通过影响新企业资源构建来提高新企业绩效。但是,内部能力构建对新企业资源构建的负向作用,最后并没有作用于新企业绩效。说明创业者在内部能力构建上投入时间尽管会对新企业资源构建产生不利影响,但对创业结果影响并不确定。这从侧面再次说明内部能力构建的耗时性及其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滞后性。进一步地,构建内部能力的结果效应可能会通过其它路径,比如通过影响新企业资源利用,最终作用于新企业绩效。
中介机制中,创业者构建内部能力未通过资源管理作用于新企业绩效,再次反证经由内部能力构建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管理反映到新企业绩效上存在滞后性。由于本文调研数据是横截面的,这种滞后效应仅通过对样本作年龄分组后对比(即稳健性检验)得到初步验证,但缺乏纵向深入分析,因此有必要在未来进行延伸探索。尽管内部能力存在滞后效应,但并不意味着创业者可以忽视内部能力构建。长期而言,内部能力构建将更有助于新企业可持续发展,因为根据Sirmon等[20,21,28]的研究,资源利用对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并更具持久性。
(4)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与构建内部能力对资源构建、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互补和平衡效应。结论表明,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与构建内部能力对资源构建、资源利用的协同互补效应不显著,而且是消极影响(符号为负),即存在排斥效应。这与李新春等[4]的研究结论不同,一方面是结果变量存在差异,本文以主观感知的新企业绩效作为衡量指标,分析的是对资源管理的平衡和互补,而不是新企业成长;另一方面,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新企业对资源的争夺和本身资源匮乏度相对较高,创业者需要在快速获取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之间及时作出权衡。因此,对资源构建有益的外部网络发展和对资源利用有益的内部能力构建,会竞争创业者有限的时间,形成互斥关系,而非互补。
创业者在内部能力构建和外部网络发展上的平衡,与新企业资源构建存在负向且显著关系,与资源利用存在负向效应但不显著。结论表明,创业者在两类活动上的时间分配越均等,对资源构建越有利。虽然对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不显著,但仍然表明,分配越均衡,越有利于资源利用。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创业者关注的首要问题是生存,而不是成长的持续性,这导致国内创业者倾向花费更多时间参与外部网络发展以克服资源约束[12],提升绩效以求生存;外部网络到绩效的短时正反馈效应会进一步刺激创业者将更多时间分配到外部网络发展上,不仅增加了外部网络发展时间,也压缩了分配到内部能力构建上的时间;短期内构建的内部能力,由于存在滞后性,不能立即体现为新企业绩效,影响创业者意愿和倾向,进一步加剧了不平衡性,导致平衡效应不显著。
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和构建内部能力,对资源管理存在互斥关系,即二者对创业者有限的时间形成了竞争,迫使创业者需要在时间的强约束条件下作出选择。时间分配的平衡效应,为创业者的时间分配选择提供了新见解。创业者分配到外部网络发展和内部能力构建的时间越均衡,越利于资源构建。但外部网络发展和资源构建的显著正向关系意味着在发展外部网络上投入越多时间,越有利于资源构建。短期而言,这种生存和成长逻辑成立,但长期而言,不利于新企业构建利于未来成长的竞争优势。平衡效应在资源构建上的显著正向影响和在资源利用上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创业者在早期可适当压缩外部网络发展时间,将节省的时间投入到内部能力构建上,同样能够显著促进新企业资源构建,提升新企业绩效。伴随企业成立年限增长,内部构建能力效应凸显,对资源利用的正向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并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
3.2 研究启示
3.2.1 理论意义
(1)强调和充实了创业者时间资源稀缺性前提的重要性及其在创业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伴随着创业情境复杂性的提升,创业者时间资源越来越宝贵和稀缺,关注和重视创业者有限时间资源分析,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时间衡量创业者外部网络发展和内部能力构建,以及时间约束下对新企业资源管理和绩效的不同影响,扩充了时间分配和时间管理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情景。
(2)本文对创业者外部网络发展和内部能力构建两种行为的整合研究,弥补了以往分析中对二者割裂的不足。在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应系统全面考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多维行为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升创业研究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3)加深了对外部网络发展与内部能力构建到新企业绩效的认识,丰富了资源管理在新企业情景中的研究内容,也为资源管理前置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对于新企业而言,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资源构建对新企业绩效起关键性作用。短期而言,新企业资源管理仅限于资源构建,资源利用对新企业绩效的效应并不明显;但长期而言,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和成长绩效源自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创业者对内部能力构建的重视会促进新创企业资源利用。
3.2.2 管理启示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创业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发展外部网络对新企业资源构建和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短期内利于新企业生存。但从长期看,创业者不应忽视对内部能力的构建,因为内部能力构建有助于提升新企业资源利用能力,对于构建新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外部网络发展与内部能力构建对创业者有限的时间形成了争夺,提示创业者时间资源的有限和宝贵。创业者在两者上的平衡效应又启示创业者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适当和适时缩减在外部网络发展上的投入,重视对内能力构建。针对政策制定者,建议完善资源获取渠道和政策,引导创业者理性应用外部网络关系,注重内部能力培养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建立,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利用,从而延长企业寿命,提升创业对经济贡献的持久性,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3.2.3 不足与展望
本文证明在有限时间约束下,创业者发展外部网络、构建内部能力存在互斥和平衡效应,但受限于横截面调研数据和样本量,不能深入探讨创业者在纵向创业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动态特征,也无法验证构建内部能力以建立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并反映到绩效上的滞后作用,建议未来关于创业者行为的研究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刻画这一动态关联过程。此外,由于被访者对测量题项的主观填答和回忆偏差,同时缺乏对被访者认知和性格因素的控制,这也成为本文的另一局限。未来可通过观察创业者日常活动并记录相应时间,采用更为客观的结果变量进一步验证和深化该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