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疫”报道中,党媒官微因及时权威而更具影响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福建日报》官微头条推文剖析

2020-07-03

记者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屏山官微公共卫生

从今年1月23日开始,全国多地先后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伴随着官方战“疫”措施的升级,疫情成为了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其间,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部分小区甚至连外卖和快递都禁止入内。对于无数的宅家支持抗疫者而言,移动端成为获取疫情信息的最重要工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此次疫情中,人们了解新冠肺炎的途径多半以新媒体为主,其中微信占比为71.13%。

在移动端,疫情发生后用户生成内容呈井喷状态,尤其是在微信上,海量的疫情信息呈铺天盖地、泥沙俱下之势,大量谣言充斥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生产内容显得尤为珍贵和重要。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对疫情相关信息的发布较为详实,并广泛通过新媒体同时发布信息,成为舆情引导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主流媒体也是党的相关指示、精神为群众所知的主阵地。其中,“党报在宣传报道中最具有权威性”,“党报因为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凭此特殊优势,它们总是能够及时地获得许多权威信息;党和政府遇有特别重要的信息,也总是首先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向社会披露”。

融媒体时代,党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打破了报道的时空界限,在具备独特公信力的基础上又极大地增强了时效性,大大提升了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疫情期间,省级党报官微推出了大量战“疫”新闻,成为地方疫情报道的主力军。本文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福建日报》官微头条推文的相关数据,剖析党媒官微的呈现方式和效果,所有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

一、“一级响应”期间日均推送超6次

1月24日,根据《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经研究,福建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26日24时起,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中风险区由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级二级响应,将低风险区由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级三级响应。

福建实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福建日报》在战“疫”报道中投入大量采编力量,并坚持移动优先原则,及时在官微上发布重要消息。《福建日报》官微因此成为了解福建全省疫情信息尤其是最新相关政策的重要渠道。以下就这段时间内《福建日报》官微头条的推送次数、内容、时间和新闻来源、阅读量等方面进行概述。

推送次数方面,1月24日-2月26日(含当日,下同)的34天期间,《福建日报》官微共推送206次,平均每天推送超6次,日推送次数最高为8次,有6天的推送次数达到了这个数字。

推送内容方面,206个头条中,有195条的内容与疫情有关(占比约95%),与疫情有关的推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最新病例数据,如1月25日15:09推送的《福建报告新增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18例》;最新防控举措,如1月27日22:14推送的《重要通知!福建全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严禁初高三学生提前上课》、2月24日18:35推送的《福建: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以“十二个加强”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最新领导要求,如2月1日9:09推送的《于伟国:按照三个阶段、守好三道防线,周密做好返程高峰疏解和疫情防控工作》;复工复产政策,如2月5日21:29推送的《全是干货!福建出台24条措施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湖北或全国疫情,如1月28日23:39推送的《视频丨钟南山: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不会大规模增加了》;其他疫情相关信息,如1月31日18:16推送的《办公室要不要戴口罩?您关心的口罩和消毒话题,答案都在这里!》、2月4日15:57推送的《查处100起、处理170人!省纪委监委通报三起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不力典型问题》。

新闻来源方面,142条稿件的新闻来源与本报有关(本报记者或本报报纸或客户端参与供稿),占比约69%。

推送时间方面,当天推送时间最早为0:50,最迟为23:53,有70条稿件在晚间(18:00-6:00)发布,其中,有39条稿件在晚上10点后发布,有21条稿件在晚上11点后发布。

阅读量方面,156条稿件阅读量破万(占比约76%),29条稿件阅读量5万+(占比约14%),11条稿件阅读量10万+(占比约5%)。其中,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和2月26日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的消息,点击量均达到了10万+。

《福建日报》官微定位为“福建政经掌上书,福建文化守望台,福建生活新主张,福建舆情风向标”,平时的发布内容以时政新闻为主,阅读量10万+稿件并不常见。在此前一个多月,即2019年12月21日-2020年1月23日34天,《福建日报》官微推送84次,平均每天推送约2.5次,84个头条中,有24篇阅读量过万(约29%),无10万+和5万+阅读量的推文,最高阅读量3.9万。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明显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福建日报》官微的推送频次更为密集,推送总次数为之前一个月的245%以上,稿件的阅读量也大幅增加,史无前例地在34天时间里出现了11篇阅读量10万+稿件。

二、阅读量10万+稿件体现3个特性

11篇10万+稿件的发布时间、主题和新闻来源分别为:1月24日22:43推送的《快讯!福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来源:《福建日报》记者;1月25日15:09推送的《福建报告新增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18例》,来源:《福建日报》记者、福建省卫健委网站、新闻联播;1月28日12:59推送的《最新通报!福建新增确诊病例14例 目前累计确诊73例》,来源:《福建日报》记者、福建省卫健委网站;1月29日14:34推送的《福建发布延迟省内企业复工通知!这些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来源:“中国福建”(福建省政府官网);1月31日10:52推送的《中共福建省委发出重要通知(附全文)》,来源:《福建日报》;2月3日15:44推送的《好消息!福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人首例治愈出院》,来源:《福建日报》记者;2月5日21:06推送的《重磅!11个“一律”!福建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来源:《福建日报》记者;2月5日21:29推送的《全是干货!福建出台24条措施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来源:《福建日报》记者;2月10日15:46推送的《快讯!福建全省开学时间再延迟!严防疫情向学校扩散》,来源:《福建日报》记者;2月14日12:15推送的《重磅!福建84个县(市、区)将分4类区域进行差异化防控,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来源:《福建日报》记者;2月26日22:18推送的《福建省调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来源:《福建日报》记者。

纵观这11篇推文,除了影响力大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及时。疫情信息和相关政策及时公开,凸显主流媒体的担当意识。如2月5日晚上出现的阅读量10万+“双黄蛋”:《重磅!11个“一律”!福建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全是干货!福建出台24条措施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两篇稿件的推送时间分别为21:06、21:29,仅相隔23分钟。事实上,这两篇稿件都是报社记者在当晚有关部门刚开完会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措施的通知》和《福建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的若干措施》后,第一时间写稿解读并发布,这些措施由于事关全省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因此尽管发布时间是在晚上9点之后,但仍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前者的阅读量甚至超过了80万。

二是权威。11篇10万+稿件中有10篇的新闻来源为本报,其中有5篇来源于报社屏山站记者。《福建日报》设立屏山记者站(因省委、省政府办公大院坐落于福州屏山之麓,故取名屏山记者站),专驻福建省委、省政府,在贴近新闻源的采访报道中,注重党委政府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实现了时政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借助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贴近性,屏山站成为省内权威新闻报道的重要窗口。屏山站记者可以在现场直接获取信息,使权威信息的发布拥有准确性、真实性。从省委、省政府的角度看,通过与屏山站的沟通,增加了权威信息发布的速度。疫情期间,《福建日报》屏山站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取了大量权威信息,这些信息经有关部门和报社层层把关后授权发布,一经发布便成为本省各级机关、省内其它媒体的转载源,不少单位的官微发布内容都是以《福建日报》官微发布为准。

三是独家。这11篇稿件中有5篇是独家报道。正是基于以上两个优势,《福建日报》紧跟本省疫情防控工作各个阶段的部署,在官微上发布了不少可靠的独家信息,进一步提升了报社的影响力。

三、结语

总之,疫情信息尤其是防控举措的传达需要争分夺秒,早一点发布就能早一点让更多人知道,更有利于防控政策的落实。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突破时空界限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成为了《福建日报》战“疫”报道的排头兵。通过一篇篇及时权威的推文,《福建日报》官微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传递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既是党报公信力的一次生动体现,也进一步提升了党报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屏山官微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屏山银企共解融资难题
政府官微运营勿重“形”而忽“实”
哪站下车最“划算”
林泉山庄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屏山绿茶 栗香持久
官微需找平衡点
把握分寸很重要
“官微”该是什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