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企业R&D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2020-07-02符诗然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创业板显著性

符诗然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近年来,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逐渐增加,2013-2017年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0.77%[1]。然而由于研发资源有限,且实现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多的R&D投入未必如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创业板企业以从事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业务为主,R&D活动相对频繁,但往往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因此有效的R&D投入强度能为其生存和成长提供保证。

一、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国内外关于R&D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大致包含三类。如Subal C.Kumabhakar[2]、刘海洋[3]、邵金菊[4]等人发现R&D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潘峰[5]、赵月红[6]则认为R&D投入可能因为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性等原因,与创新绩效不存在正向促进关系。刘德胜[7]、陈建丽[8]则指出R&D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门限效应等非线性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R&D投入强度的增加,研发成果数量和质量也将提高。但创业板企业研发资源有限,过高的投入或将导致丧失研发关注焦点。同时,由于研发成果商业化也需要大量的资源,过高的R&D投入或将不利于研发成果的商业开发和营销,对后期财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周亚虹、Yeha等人均发现企业的R&D投入和企业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9][10]。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板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存在倒U型关系。

H2:创业板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

通常来说,从R&D投入到研发成果商业化涉及试验、专利申请、研发成果开发、市场化推广和营销等多个环节,R&D投入对企业的研发产出和财务绩效的影响难以在当期显现。Martin Falk[11],周亚虹、许玲丽[9]等人也发现企业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创业板企业的R&D投入强度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H4:创业板企业的R&D投入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股票交易市场中的创业板企业为研究样本,收集了此类企业2015-2018年的相关数据。剔除了样本观察期内R&D强度为零、变量数据值异常以及部分年限数据缺失的样本企业,最后实际使用了118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巨潮资讯网、公司年报和企业官方网站。

(二)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对创新绩效设置两个被解释变量,以观测创业板企业R&D投入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效果。一是研发产出,采用2018年累计已获得专利数作为研发产出的衡量指标;二是财务绩效,参考陈德萍,陈永圣[12]的做法,采用2018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衡量,用企业净利润占净资产比重的百分数表示。

2.解释变量。参考余学斌[16]、白旭云[17]等人的做法,选取R&D资金投入强度作为解释变量,用R&D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百分数表示。为了检验其对被解释变量的倒U型影响,增加企业R&D资金投入强度的平方项。为了验证创业板企业R&D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滞后效应,选取2015-2018年连续四年的数据。

3.控制变量。参考陈德萍、陈永圣[14]的做法,使用2018年的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通过对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计算得到,资产负债率使用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比重的百分数表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文的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借鉴魏泽龙、王舒阳[13]等学者对“倒U型”关系的研究方法,套用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解释变量的二次项,并借鉴陈建丽、孟令杰[9]等人对滞后效应的研究,分别探究不同滞后年份解释变量对固定年份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1)和模型(2):

模型一:

(i∈[0,3])

模型二:

(i∈[0,3])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讨论

回归结果显示,两个模型均通过0.01和0.05的置信度的联合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状况看,各年度的R&D投入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1.R&D投入强度与企业研发产出

模型一的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R&D投入强度对其2018年研发投入存在差异性影响:

解释变量RDEI22016、RDEI22017、RDEI22018的β系数均为负数,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创业板样本企业2016-2018年的R&D资金投入强度及其二次项均与2018年的专利累计获得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2018年至2016年的β系数绝对值及其显著性显示出递减趋势,2015该系数则未通过统计上的显著性检验。可见样本企业的R&D资金投入强度对企业获得专利数存在倒U型关系,并且这种影响会延续到2~3年,可见R&D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确实存在滞后性,假设1和假设3均得到验证。创业板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资源、资金周转及规划能力有限,过高的R&D资金投入带来的大量的研发项目或将导致研发焦点扩散,研发效率降低。而R&D资金投入影响滞后的原因可能是受到研发客观周期及专利申请程序的影响。此外,回归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企业已获得专利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资产越多,企业技术研发的资源和能力就越强,也更容易吸引高水平人才,有利于更多的研发产出。

表1 模型一回归系数表

注:括号内是该系数的t值,*、**和***分别表示系数在0.05、0.01和0.001的置信度下显著

2.R&D投入强度与企业财务绩效

模型二的回归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2015-2018年的R&D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均无显著影响,假设2、假设4未得证。R&D成果的商业化往往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而创业板企业通常资金实力薄弱,或因忽视前期市场调查、研发周期过长等原因导致与社会生产力、市场需求相脱节,R&D投入未能成功实现研发产出商业化的“惊险一跃”。

表4 模型一回归系数表

注:括号内是该系数的t值,*、**和***分别表示系数在0.05、0.01和0.001的置信度下显著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创业板上市企业R&D投入强度对其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R&D投入强度对企业研发产出存在显著的滞后倒U型影响,且这种滞后性影响主要体现在R&D投入后的2-3年;一方面,R&D投入强度对财务绩效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企业R&D投入与创新绩效研究结论,并为创业型企业的R&D投入及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管理视角。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围绕提高企业R&D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充分重视创新可行性研究,在研发过程中企业要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做好充分调研,加强产学研合作,及时跟进和掌握行业产品、技术更新动态和生命周期。二是合理控制R&D资金投入强度,合理控制企业R&D研发投入,应着力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建立适当的R&D投入绩效评价机制,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待R&D资金投入。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创业板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推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路桥施工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