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企业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

2020-07-02赵佳丽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绿色

赵佳丽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北京 101149)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整体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在我国,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发展进入结构性相对过剩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是大量商品、服务和信息流通的加速,从而也带动了对物流需求的成倍增长。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速放缓,但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拉动着物流行业的发展。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98.0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26%。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趋缓,增速出现放缓发展态势。2010-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由 125.41万亿元增至 298.0万亿元,年物流总额持续上升,反映了我国物流业发展仍需求强劲。

图1 2010-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物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很低,功能也不尽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管理方式

从企业规模上看,有些地方的物流企业停留在初级水平,且存在行业内价格恶性竞争问题;从企业服务功能上看,一些企业服务内容多数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上,没有真正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现代物流服务;从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上看,则表现为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的不足等方面。总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我国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仍然存在实力上的差距,资源整合能力差,进一步表现为创新能力的不足。

2.技术手段落后

物流业的发展是经历从人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再到智慧化的历程。虽然说人工生产的比例逐渐降低,物流作业过程中的设备和设施逐步自动化,但总体上与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分拣技术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大面积的普遍使用,以及我们的无人仓,无人机还处于测试阶段。目前我们依旧大部分分拣中心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分拣。

3.生产成本高

国际上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近些年来,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呈现下落趋势,物流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提高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物流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率”的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形成,导致物流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

4.信息化水平落后,信息不能集成和共享

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很多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普及。比如GPS(地理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EDI(数据交换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比如很多运输企业对于GPS车载导航系统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使用,究其主要原因是运用成本太高。因为除了每台车需要配备一套GPS系统之外,还需要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收集数据,传递数据,需要投入的资本太高。虽然已经有大量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仓储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集成共享;

二、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路及对策

1.产业集群

物流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原本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在集群内汇集成一个产业群,形成区域品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靠整体营销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集群内的物流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由原来单一的服务变为现在多层次、多样化、分散化的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的需求。

2.统一标准,采用新技术

统一物流平台信息技术标准,统一接口标准,统一业务和操作流程,有利于节约资源共享信息。采用新技术是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传统物流要转型升级,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使得现代物流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物流科学技术无疑是现代物流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采用新技术,可改变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节省物流成本,增加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产业联动

物流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自己不能独立发展,必须依托于具体的产业形态才能实现其运营价值。因此,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第一,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物流业80%的业务量来自于制造业,因此有关两个行业联动发展是主要方面。制造业要想降低成本,可以将物流业务整体外包,同时,物流企业也应积极深入制造业,为其从原材料供应、制造到销售提供一体化定制的供应链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供需问题。第二,推动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联合发展。支持两者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地方特色产业群结合专业市场发展,鼓励有一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商贸市场与物流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大物流”发展格局。第三,与农产品联动,促进地方特色农业的转型升级。

4.发展绿色物流

发展绿色物流,鼓励和支持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创新,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提高物流设施的循环利用水平;优化运输结构、物流组织模式,促进节能减排;加强能耗与排放的监测、评估、监管;支持绿色物流企业发展,鼓励绿色发展新技术与新方案的应用与推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绿色物流企业走出去,加快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绿色化创新发展进程。

5.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校企合作

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实现,包括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等,逐步形成政府、院校和企业密切相连的人才培训和教育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制订鼓励政策,组织高等院校到企业进行调研,引导高等院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进一步提高物流教育师资力量;高等院校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既懂得物流业务、物流技术,又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物流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和资源,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结构进行规划,制订定期培训制度,使得物流相关从业人员掌握理论及业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绿色
绿色低碳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物流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