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胆囊壁增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0-07-02刘倩符建
刘倩 符建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的超声诊断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胆囊壁增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为临床治疗以及效果评价提供新思路。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12月间治疗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3例和37例,年龄在33~64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9.61±4.62)岁,体质指数平均为(24.31±2.91)kg/m2,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5]:A级21例,B级19例,C级30例。另选取本院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体质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患者均进行知情同意书签署,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表1 基线资料对比
患者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肝硬化标准[1];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不良饮酒史;③药物性肝损伤患者;④反复治疗及既往食管静脉套扎患者。
二、研究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平静呼吸,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LOGIQ E9),参数设置为频率3.5MHz,门静脉测量点选择在患者的肝门1~2 cm处,脾静脉测量点选择在脾门0.5 cm,在测量过程中,患者的超声声速与病灶部位血管的夹角小于60度。测量项目包括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VSV),使用高频探头对患者的胆囊进行测量胆囊壁厚度。
三、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2)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3)分析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4)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的肝功能分级以及胆囊壁厚度与DPV、VPV、DSV、VSV的相关性。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DPV、DSV以及胆囊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PV、VS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 3组患者的DSV、VPV、VSV、DP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通过对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 3组患者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三组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肝功能评级的升高,C组患者的DPV、DS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的VPV、VSV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表3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
三、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肝硬化与超声检查的DPV、VPV、DSV、VSV呈现显著相关,而患者的胆囊壁厚度与患者的DPV、VPV、DSV、VSV之间未见相关显著性,详见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
讨 论
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2],其具有无创,影像更为直观等优点[3]。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较为复杂的病理过程,但其影像学特征如门静脉血流量变化明显[4-5],促使超声检查在肝硬化疾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的DPV、DSV以及胆囊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的VPV、VSV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能减退容易引起高动力循环状态[6],此时肝脏由于充血压迫肝血窦等因素,促使门脉压力增高,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结节增多,使得肝内血管排列紊乱,肝脏动脉的血流量会发生失代偿性升高,导致了患者胆囊血流量的升高,最终造成患者胆囊壁的增厚。通过对不同肝功能患者的以上指标比较,随着患者的肝功能评分的升高,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内径以及胆囊壁厚度显著升高(P<0.05),患者的血流速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采用的肝功能的评价标准主要为Child-pauh分级,评分越高,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越低,而随着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的降低,患者在血流回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显著升高,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作为肝脏血液供应的重要的血管,其血管的内径发生代偿性升高[7],但是随着患者的门静脉以及脾静脉内径的升高,患者的局部血流量显著升高,大量的血液由于不能及时进行肝脏回流,就会造成患者的局部血管的血流淤积,进一步造成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破裂出血将不可避免的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本研究中患者的肝硬化与超声检查的DPV、VPV、DSV、VSV呈现显著相关(P<0.05),而患者的胆囊壁厚度与患者的DPV、VPV、DSV、VSV之间未见相关显著性(P>0.05)。这表明在患者的胆囊壁增厚的发病机制中,门静脉的高压并不是引起胆囊壁的增厚的重要机制,有研究报道指出[8],胆囊壁的增厚主要与肝硬化患者的白蛋白水平的下降以及胃肠功能的障碍相关。此外,在门静脉高压的持续作用下,门静脉血流将会不断减少,肝动脉血流量会代偿性的增加,从而造成肝右支动脉血流量增加,出现胆囊壁代偿性增厚,同时局部的腹水以及炎性反应的持续影响也是患者的胆囊壁发生增厚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肝硬化患者中,患者的肝功能与其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相关性显著,胆囊壁的增厚情况与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未见相关性。有关肝硬化患者的胆囊壁增厚的有关影响因素有待在日后的研究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