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书架
2020-07-02陆之滢,张凤琴,陈安然等
·书架主人·台州市第一中学 陆之滢
读个片段解解馋
我采访杰克·韦尔奇是在2001年年初,那时他还担任着世界最大的公司通用电气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采访的场所就是公司纽约总部的董事会会议厅,墙上挂着包括发明家兼第一任董事长托马斯·爱迪生在内的历届董事的照片。这些照片就像一部无言的历史,提醒着继任者好自为之。在前辈们或慈祥或严厉的目光注视下,韦尔奇在过去的20年使公司的市值从1981年的120 亿美元增长了40 多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之神”。而他的“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也备受尊崇。他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CEO(上任时只有45岁),看透了大公司的官僚拖沓,决定再也不要看那些死气沉沉的计划书,而是要提供计划的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我要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你的激情! ”于是他把管理层次从9 个减少到4 个,称之为扁平化管理。他还给自己的经理们定下了标准,那就是每年都要淘汰10%的员工,而且一家分公司要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要么就会被卖掉。“这不是有意为难他们,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名列第四、第五的公司里任职更糟糕的了,因为他们会非常沮丧。我认为我们必须有一种求胜的氛围。”甚至有一次他去百货商店买衣服时,还被商场经理拉到角落里问:“韦尔奇先生,您认为我有必要每年更换10%的员工吗,即使他们没犯什么错?”“没错,你必须这么做。”顾客韦尔奇不吝赐教。“这是不是有点太没人情味了?”我问,“你难道在所有的竞争中都必须胜利吗?”“没错! 高尔夫、桥牌,凡是我做的事我都要赢。”他坚定地回答。顿了顿,他又带点挑衅地反问我一句:“难道你不想赢吗?”
“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
“你不想赢吗?”“谁能在石头上睡觉?”……
该书记录了杨澜入行30年的媒体人生涯。
30年间,她向老布什、基辛格、克林顿、李光耀、王石、稻盛和夫、金庸、李敖等各行各业的名人发问,不仅展示了“问”之学问,更发掘了问题背后的真实和人性。
书里还详细记录了《杨澜访谈录》这一节目的发展历程。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大潮面前,一个面临经费、收视率等种种方面问题的访谈节目如何站稳脚跟?杨澜与她的团队告诉我真正的“坚守”——追求高质量、深内涵,不用娱乐化的内容取悦观众,而是通过深度的人物访谈记录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永远守护“问出的那个世界”。
知性——我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杨澜。
不仅因为她外表优雅,更因为她在每一次采访中所展现出的专业态度和对历史的真相、心灵的真实的不懈追求。为了采访李显龙,她将在飞机上的几小时全部用于阅读资料和人物传记。每一次采访,她一定会一丝不苟地写下三到四页经过反复思考、筛选的提问纲要。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去挖掘真相,永远不媚俗、不煽情。因此,她所记录下的人物和故事,常常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杨澜的“问”,也在向我发问。
看新闻时,你是否关注过记者如何发问?
“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你不想赢吗?”“谁能在石头上睡觉?”这些是书的章节名,也是杨澜的提问。我在读这些问题,同时也随着作者对他人和世界发问。我在读那些名人的回答,同时也在回答对自己心灵的拷问。细细品味杨澜问出的每一个问题,看似平常又简单,却蕴含了太多对个体成长、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对真相、真理的探寻,充满了智慧、温暖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对话和沟通是明智的选择,这需要真诚,更需要思想。“一问一世界”不只是记者采访经历,更是在提醒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具备“问”的能力。发问,思考,会激励我们向生活与思想的更深处漫溯。
我的书架上还有
另一位媒体人的自述——
《懂得》
作 者:董 倩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指导老师:张凤琴]
·书架主人·桐庐中学 陈安然
[指导老师:金 炜]
匈奴,这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游荡在西北坦荡的土地上。他们像狼一样充满野性、勇猛剽悍、骁勇善战,他们从草原上崛起,与强大的秦汉对峙,称雄数百年。但这个震撼了东西方世界的马背民族,却在最辉煌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神秘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在《最后一个匈奴》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文字,一同在残存在陕北高原的三个家族两代人身上,探寻来自这个神秘民族的独特印记。
率真、不羁是他们的性格,也是小说的性格。
传统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核心是“仁”,是克己复礼。而混合着汉族和匈奴血脉的后裔们,承载着农耕与游牧文明的碰撞,鲜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剽悍、不驯,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之美。唱着一首首直白、质朴的民歌的少女,吐一口唾沫诅咒一句黄土却又眷恋土地的农民,没有践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礼”,与各安其分、文质彬彬的文化迥然相异。但正是这样的文化气息,孕育了他们率真、不羁的个性,也塑造了小说独一无二的气质。
在这块匈奴民族曾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坦率动人的民谣、古老神秘的风俗,都被作者勾勒成一幅壮美的民俗风情图。
杨蛾子唱的那首信天游《大女子要汉》,承载了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杨老太太挂的红布条,贴的“抓髻娃娃”,是陕北农民在贫瘠的生活中祈祷幸福的形式;与黑大头命运密切相关的“押明宝”,是他们朴素本色的娱乐活动。
不羁的外表下,有着坚定的理想信仰。
流淌着“胡羯之血”的陕北汉子杨作新,自由洒脱、桀骜不驯,又心怀天下渴望不凡。作为一个受新思想启蒙的读书人,他为了革命四处奔波,艰难逃亡,最后英勇牺牲。他血液里的桀骜不驯燃起了革命的火把,他对革命的执着追求,传承了文人侠客的理想信仰。在他身上,我看见了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看到了不畏艰难、舍身取义的“大爱”。
读个片段解解馋
山峁的背面更为陡峭的山坡上,是一群零零星星吃草的羊只。山坡太陡,不能用作耕地,因此它荒芜着,长着蒿草和狼牙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而靠崖畔的地方,开着几束秋菊,黄蜡蜡地十分耀眼。“春放一条鞭,秋放满天星”,按照父亲的教诲,秋天,羊只赶到山上以后,你只须站在高处,眺着它们,让它们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吃草,不乱跑,不跌进天窖,不让野物作践,就行了。秋天各种草都已经结籽,羊吃了上膘。这个季节是拦羊娃的好日子,满山的野果都可以吃了;也是羊的好日子,它们每天都能吃个肚子圆。
这个半大孩子,一边在树上摘着野果吃,一边叼空照看羊只,他不知道,此刻,在吴儿堡的家里,他的父亲和母亲,正在进行着关于他的前途的谈话。
巨掌一样的杜梨树,将这孩子高高地托起。因此这孩子的眼界十分开阔。山头一个一个,像牛头一样,挤挤拥拥,从他的脚下开始,一直排列到遥远的天边。天十分高,十分蓝,十分洁净,那遥远的天边,停驻着一层层一列列云彩。云彩迎着阳光的一面,洁白得好像绵羊毛,背着阳光的一面,则是褐色,或者瓦灰色,好像山羊的颜色。在这空旷的高原上,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在饱餐了一顿甜甜的杜梨果以后,这孩子突然觉得自己幸福极了,滋润极了。他想唱歌,可是他年纪还小,还不会唱歌,不论是那些曲调悠扬的信天游,或者那些趣味无穷的酸曲,都与他无缘。于是,他按捺不住,扬起脖子,大呐二喊起来。
随着孩子的呐喊,四面八方的“崖娃娃”,也随之应和。“我想吃肉———”孩子大声地喊,喊声刚落,喊声碰到四面的山崖上,折射回来,于是,“我想吃肉———”“我想吃肉———”,一声接一声,重重叠叠,前呼后应,此起彼伏,惊着野雀子盲无目标地乱飞,震得崖壁上的土块簌簌地往下掉。
孩子在这一刻觉得自己伟大极了。于是他又撕开嗓子,喊道:“我想尿尿———”忠于职守的“崖娃娃”,立即回应:“我想尿尿———”“我想尿尿———”
我的书架上还有这些
《狼图腾》
作 者:姜 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白鹿原》
作 者:陈忠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