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20-07-01李兆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应用要点模式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推广,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逐渐被应用至实际的课堂教学工作之中,并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应用效果。其中,针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背景下所应运而生的微课教学理念,其不仅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能在构建互动型课堂的过程中就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进行有效增强。对此,文章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介绍微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详细探索了微课教学的开展策略,旨在给予广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的建议,并最终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微课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 应用内容 应用要点 模式创新

近年来,微课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活动,逐渐在打破以往古板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为各学科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其中,考虑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极具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应用微课教学思想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微课所强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得到了非常有效的突显,同时也能在围绕教材内容构建主题微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并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此可见,微课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应用价值,不仅是现阶段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同时也直接关乎该学科的整体教学效率,值得我们给予高度重视。

一、微课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价值

1.微课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所谓微课,其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是一种就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并将教材知识、学习方法、课外知识有机串联所形成的结构化教学资源。其中,对于大多数微课来说,其拥有明确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能够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同时,包括手机、DV、数码相机在内的电子设备均能够成为微课的制作工具,这使得微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学习空间,同时也基于其可多次播放的特性能够就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大学习帮助。

2.微课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价值

从本质上来看,微课是现代教学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基于其独特的教学应用形式,不仅能够使相对枯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以非常直观、非常有趣的视频形式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能在就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完全转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参与机会,进而一方面可通过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另一方面也能在调动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的基础上,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并以此促进学生实践意识和沟通能力的有效培养。

二、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内容

1.微课在预习和授课阶段的应用

在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之所以很多学生不能深层次就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其预习阶段所采用的错误预习方法往往有着直接关系。对此,教师可于学生预习阶段通过设计主题微课视频来为学生罗列预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在启发性微课问题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并最终为课堂授课的高效进行提供较大帮助。例如,针对《服务社会》一课,教师可在为学生播放《感动中国》等节目的基础上引入“服务社会”的概念和价值,进而以此在介绍优秀社会人物的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增进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等相关知识的内涵理解。

2.微课在复习和交流阶段的应用

为增进学生知识掌握,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往往会为学生预留一定的复习和交流时间,并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来体会道德法治知识的深层含义。对此,除了可基于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发散思考的学习资源外,教师还可以主题微课为核心构建主题讨论活动,进而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过程中营造积极的课堂交流氛围,并促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強。例如,针对《法不可违》一课,教师可围绕法律知识学习中十分关键的“法大于情”问题来设计讨论活动,进而在引导学生代入案例角色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实践化发展,并最终确保学生法律意识的真正提升。

三、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基于真实案例展示,培养学生课堂兴趣

在以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由于课堂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枯燥的板书教学并不能就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对此,教师可基于微课将教材知识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整理罗列,并借助真实的案例视频增加教材知识的说服力,进而一方面于无声中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依托于直观简要的微课视频加深学生的课堂理解。例如,针对《预防犯罪》一课,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真实罪犯,通过讲解罪犯的犯罪经过来引导学生分析其犯罪心理,进而在提升学生法律观念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掌握,并以此提升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应用的重视和关注。

2.基于课堂延伸思考,培养学生思维意识

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并使学生成长为知法、懂法且能够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对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需就教材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外,还应及时围绕教材内容进行课堂延伸,在构建发散性微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增强。例如,针对《网络改变世界》一课,教师一方面可通过播放现代百姓生活视频和展示以往人们生活图片来引导学生就时代变迁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5G技术等全新技术概念突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进而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于网络技术应用价值的认知,同时也能在时代对比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网络学习意识的有效培养。此外,考虑到教育学生辩证看待网络技术同样在该课学习中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当引入一定的反面案例,尤其是网络游戏沉迷等问题实际案例的导入,将能够使学生更加辩证的看待网络技术及其相关衍生知识。

3.基于案例情境再现,培养学生道德习惯

在大多数情况下,之所以校园欺凌事件频出不穷,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所存在的流于表面问题往往有着直接关系。对此,针对正处于价值观、是非观尚未健全的初中学生,教师需不断于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的教学案例,并鼓励学生以角色代入形式进行案例情境再现,进而在微课视频的配合下使学生能够自主就案例场景中的道德知识进行思考。例如,针对《情绪的管理》一课,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被伤害学生的受伤画面以及施暴学生的忏悔画面,进而一方面可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理解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能在学生分组扮演场景角色的基础上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并最终学会处理自身负面情绪的正确方法。

4.基于社会实践调查,培养学生实践素养

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性同样是其教学的关键特点之一。其中,基于以往课堂教学局限于理论所致的学生学习效率较低问题,教师可围绕固定的微课主题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微课,其中尤其是可以分组合作形式鼓励学生进行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进而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在对待社会现象时的实事求是精神,另一方面也能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针对《遵守规则》一课,教师可在为学生讲解规则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就生活中的常见规则进行整理,并要求学生以问卷调查形式在校园内开展调查活动,进而在使学生成为规则宣传者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规则的重视和理解,并以此帮助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优秀公民。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微课教学,详细分析了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其中,基于微课教学于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只有进一步优化微课教学体系,并充分发挥微课所具备的实践性、趣味性、真实性應用优势,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才能促进当代初中学生道德思想和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肖慈英.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实践课例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2-103.

[2]程江.浅谈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74.

[3]郑锦琴.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6):37-38.

[4]张国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微课运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李兆学(1977.08 -),男,汉族,山东青岛即墨人,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生政治学科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新兴中学)

猜你喜欢

应用要点模式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视频监控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