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低产林的成因改造及预防措施

2020-07-01廖天亮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杉木预防措施

廖天亮

摘 要:杉木是一种耐腐蚀、质地坚韧、生长快速的林木,它可以改善土地荒漠化的不利影响,也为林业的生态化、绿色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是,部分地区的可能会出现杉木低产林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杉木的健康生长,还可能会降低林木的成活率。因此,工作人员需明确杉木低产林的诱发原因,给予科学的预防改造及预防控制,可促进林木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杉木;低产林;预防措施

引言:

杉木的成活率、绿化效果较好,可被广泛地应用至林场作业期间,以便提高林木的生存率。在杉木种植、栽培期间,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知杉木的量产问题,原因是尽可能提高杉木的木材供应量,可减少木材使用期间的压力。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认知低产林的诱发原因,进行科学的干预和改造,避免林地退化对杉木质量、生存率的影响,促进林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1杉木低产林的造成原因

1. 1生态原因

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下,增加了自然环境及生态治理方面的压力,也对当地经济建设提出了一定方向性建议。在此过程中,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情况,此类情况会导致杉木种植区域的土壤、水体环境发生改变,无法持续性为杉木根系提供充足的养分。在此过程中,若种植区域的土层稀薄,且关键部分的供水、肥料供应不足,此时苗木的营养支持就达不到预期需求,不仅会降低杉木的产量指标,还会影响地区的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1]。

1.2立地条件不合理

杉木需求量的不断提升,需要逐步完善造林、整地需求,统计出炼山的频率及周期,可为杉木的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但是,杉木种植、栽培的相对单一,可能会导致杉木种植区域营养供给需求方面的问题,致使土地功能逐渐衰减。此外,土壤营养物质供给及杉木种植也存在一定关系,若种植的立地条件、连载频率不合理,可能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同时,单一品种杉木的种植期间,若土壤内的活性酶不活跃,特别是土壤中的腐化物质逐渐减少,也会减少杉木的产量。

1.3 造林地选择不科学

造林地选择期间,工作人员应当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探讨林木种植需求及特点,充分考虑杉木培育期间所需求的温湿度、土壤肥力及环境调研实施不全面,直接将山底的、山顶上的杉木进行连片种植管理,可能会影响整体造林管理的有效性,激发杉木发育不良的情况。

1.4苗木选品不合理

选择高质量的苗木,尽可能提高苗木的稳定性及生存率,采用合理的方式明确采摘管理要素,进一步选择适合种植的良性壮苗,及时摒弃幼小、不适应于当地环境的育苗品种,可提升苗木选品的合理性[2]。但是,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专业技术能力掌握程度不高,未探讨与苗木生长的作业规范及作业需求,可能会降低整体苗木的生活率(二、三级弱苗)。

1.5病虫害治理不深入

病虫害会危害杉木的正常生长,其原因是杉木发育、栽培期间容易受到细菌、病虫害的影响,若工作人员没有注意到各类虫害与苗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天牛、叶枯病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杉木叶片发育不良、破损的情况,故需要重视杉木的种植及管理需求。因此,工作人员应注意苗木的抗倒伏、抗虫害能力的统计,侧重对高度控制、地径参数进行限定,注意到苗木栽培与生长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病虫害的治理效果,以便在科学的干预控制过程中,消除低产林的出现概率。

2杉木低产林的成因改造及预防要点

2.1确立完善的改造方案

为了解决低产林对杉木栽培、种植的影响,需要林业工作人员确立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地质的改造方案,在提升改造要点的过程中确立改造需求,进而提高杉木的种植质量。具体而言,应当结合以下要点:第一,树种选择期间,应当选取生长迅速、抗病虫能力好、树冠发育挺直的植株,尤其是要分析出杉木中绿叶的面积。在此过程中,应当选取30年以下的苗木,采用规范的收集技术筹集杉木树种,做好林木的防晒作业,可消除种子油化的不利影响。当完成种子采集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播种处理,降低种子失活对林业工程的影响。另外,为提高种子的存储效率,应当利用相关技术检查种子中的水分,若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9.0%时,应当将种子置于1~5℃的环境内, 方便后续对种子的处理作业。第二,播种前应当使用高性能的结晶水持续浸泡至少15分钟,完成浸泡作业后,可利用一定配合比的高锰酸钾混合溶液对种子进行持续性消毒,期间应用混合运用漂白液进行浸泡处理,控制浸泡时间在30分钟左右,对种子进行密封处理。完成晒干、密封作业后,可对种子进行保存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杉木种子的最佳栽培时间在初春季节,并确保播种密度为1hm2约85kg,再对种植区域的表面加盖苗床系统,以便提高土壤的储水效率。

2.2 明确杉木低产林预防要点

为了控制低产林对杉木栽培、种植的不利影响,需要好工作人员明确低产林的预防措施,根据当地环境生态、预防标准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预防控制的合理性。第一,设立优质的培育环境,在关键区域加设一定厚度的土层,分析土壤中的肥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促使土壤中的水分在一定范围内。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分析出杉木种植区域(山底、山脚、谷底)地区的温湿度,结合既定的控制指标分析出不同区域的采光效果,尽量选择采光较差的杉木种植模式,可避免阳坡生成低产林的概率。第二,应当注意补植管理要点,明确影响补植的客观要点,尤其是需要分析出补植过程中林地的分布问题特点,再使用块状补植措施区分林窗、林中空地的改造模式,在改善生产环境的过程中,控制种植期间所投入的工作量,进而巩固杉木的生存率。第三,在杉木抚育管控期间,应当使用深翻技术进行土壤的翻整管理,在开沟埋青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施肥管理,以期提高定干过程的有效性。期间,深翻的深度应当固定在40cm左右(山坡区域),深翻过程中应当注意土壤的性质,可促进植株根系的快速發育。壕沟深翻的深度应当固定在50cm,在稳定沟底土壤平整度的过程中应用有机肥,可促进杉木幼苗的快速发育,达到提高杉木品质的作用。

3杉木低产林的成因改造及预防需求

杉木具有较强适应力及萌芽力,故需要工作人员确定杉木栽植实践需求。第一, 杉木栽培应当注意避免其根系受到损伤,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案确定除萌模式,可为进一步促进萌条的生长。在此过程中,萌条会吸取杉木树冠、根系部分的营养,故应当对多余的萌条的进行修剪。第二,应当利用动态化的评估方案评估出萌条的位置,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清除作业。完成萌条的清除后,应当对种植区域的根系区域进行覆土作业,可避免萌条的生长。当完成萌条的清除后,需立即进行郁闭控制,在关键区域设立遮阳处理模式,避免强光对植株的不利影响。第三,间伐管理过程中,应当分析出杉木的生长过程,在关键区域使用密度较高的间伐控制模式,注意间伐的时间指标[3]。造林完成后,应当确保间伐时间在9d左右,注意林木必要的通风、采光控制,给予必要的郁闭处理,确保枝条的高度在4米左右。此时,应当根据杉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抚育周期,如固定抚育周期为2次,不注意间伐操作的强度指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杉木低产林的造成原因较多,需要工作人员明确杉木的种植、保养需求,结合必要的管理、操作及评估操作,了解良种杉木的推进需求,再给予和必要的预防监控,有利于提高杉木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潘艳梅. 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J]. 绿色科技,2019(07):101-102.

[2]杨林. 杉木低产林林分改造效果[J]. 林业勘察设计,2019,39(01):57-62.

[3]莫恒贤. 杉木林低产成因分析及改造策略探讨[J]. 南方农业,2019,13(32):82-83.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华山林场,广西 河池 547106)

猜你喜欢

杉木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杉木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生长效应分析
生命无悔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途径和措施
关于1代杉木采伐剩余物对2代杉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简洁杉木装饰吊顶 打造高雅自然居室空间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