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三有”素质模型构建

2020-07-01王一楠

公关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三有素质新时代

王一楠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有着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新时代的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青年一代新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站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简称“三有”)三个方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三有”素质模型,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重要指导,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三有”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 大学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代的变迁,标志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进步,也标志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有着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取向,更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明确要求。习近平同志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就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即重点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本领锻造和责任担当,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简称“三有”)三个方面,思考和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有着新时代的特点。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变化更快,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国内改革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互联网应用迅速普及,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新时代成长并成熟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家庭学校环境、科技文化环境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变化,由此形成了新时代青年人富有代表性的思想行为特点。

在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青年一代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也应看到消极不足的存在。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追求过好当下生活,容易缺乏长远理想;过度关注自我价值,容易忽略责任担当;学习目标过于现实,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网络社交趋于虚拟,适应现实能力偏弱;为人处事理性有余,直面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强。这就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即重点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本领锻造和责任担当。于是,围绕“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要求,着眼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内在需要,构建起新时代大学生“三有”素质模型,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提供重要的目标引领,就成为一个有针对性的时代课题。

一、有理想才能成人——个人理想信念与祖国前途命运相结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为成就个人梦想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时代机遇;每个追梦的人向着个人梦想不断努力,又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份力量。未来几年,“00后”将陆续进入大学并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研究资料显示,“00后”选择“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我会像对自己的事那样去做好”的比例 (85.0%) , 比“90后”高2.3%。但是对于“我会为班级或学校的荣誉放弃个人愿望”这一观点, “00后”的认同度 (44.2%) 比“90后”低4.5%。这说明, 新时代大学生既有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又有对自我的推崇,他们在努力寻求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理想的统一。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心系党和人民,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把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合理规划专业方向、确立就业目标和制定创业计划,真正成为“中国梦之队”的一员,成为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创造者。

二、有本领方能成才——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相聚合,成长为“一专多能会创新”的祖国建设者

新时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有理想,更需要有全面过硬的本领以实现理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正是“一专多能会创新”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首先,一专是指在某一领域较为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大学生学业事业的重要知识基础。其次,随着工业4.0时代的开启,第五次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不同的学科之间、岗位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频繁,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仅需要一个厚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丰富的综合技能,不仅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走上岗位、适应工作的职场必备能力,即静态的职业形象、动态的职业行为、口头的演讲表达和书面的职场写作等“一静一动、一说一写”等职场基本技能。再次,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知识和技能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的引领。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进一步实现专业知识、综合技能的有效聚合,由此形成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他们在各个岗位、各个单位、各个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快速适应,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质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人力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为我国加快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打牢民族复兴的经济基础提供人才保障。

三、有担当终能成功——家国情怀与道德、法律、身心素质相融合,成长为民族复兴历史重任的勇于担当者

伟大的理想和过硬的本领需要勇于担当的精神和能力加以体现。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信仰,而责任担当则是其精髓所在。从“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的朴素思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追求;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的人文理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早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内化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不竭动力。同时,新时代大学生要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不仅需要“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家国情怀,还需要道德、法律、身心素质的融合支撑:一是要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才能乐于担当。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必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乐于担当,方成大业。二是要有良好的法律素质,才能肯于担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责任和权力,是法治社会每一位公民的基本义务,更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遵循。三是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善于担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新时代大学生要成就学业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健康的身体是必备的基础。四是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敢于担当。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坚强的挫折耐受能力和灵活的心理调试能力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堪当历史重任的心理基础。

总之,新时代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新时代的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了青年一代新的使命和责任。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展望“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要求,构建起新时代大学生“三有”素质模型,才能为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重要的目标引领。

项目研究: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大学生‘三有素质培养研究”(GH180730);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高校思政研究专项课题“理想 本领 担当——新时代大学生‘三有素质培养研究 ”(GS18123);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GJX2018D529);吉林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孙宏艳、赵霞.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7,(02).

[2]白宛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林志鹏.弘扬家国情怀践行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9-05-22(5).

[4]白宛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5]白宛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

猜你喜欢

三有素质新时代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从“三有”课堂到幸福学校
主题党日活动中的“三有”机制探索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