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高阶偏振锁定矢量孤子的产生

2020-07-01李月锋房永征廖梅松

应用技术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孤子波峰偏振

周 延, 李月锋, 房永征, 廖梅松

(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 理学院; b.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418;2. 中国科学院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 上海 201800)

光孤子是一种稳定的局域化非线性波,可以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大量的理论和实验已经证实光孤子可以稳定地存在于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SMF)或者光纤激光器中[1-2]。由于压力、材料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SMF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各向同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双折射,从而支持2个偏振态相互垂直的传输模式(或者称作正交偏振模式)。由于SMF支持2个正交偏振模式,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产生矢量孤子(vector solitons, VSs)。在不同的光纤双折射条件下,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VSs,比如群速度锁定矢量孤子(group-velocity-locked vector soliton,GVLVS)[3-5]、PLVS[6-7]、偏振旋转矢量孤子(polarization rotation vector soliton,PRVS)[8-9]等。光孤子既可以在SMF中传输,也能稳定存在于锁模光纤激光器中。但是光孤子在SMF和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传输机制是不同的。在光纤激光腔中,光孤子除了会受到SMF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腔内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锁模光纤激光器中孤子的形成机制可以用金兹堡——朗道方程来描述。该方程不仅考虑了由于SMF所产生的群速度色散(group-velocity dispersion,GVD)和克尔非线性,而且还考虑了激光的增益和损耗。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光纤激光器中所产生的孤子与SMF中所产生的孤子具有相似的特点。VS可以通过求解耦合金兹堡——朗道方程组来描述,在不同种类的VSs中,GVLVS存在于较弱的双折射环境中。SMF中所产生的线性双折射可通过非线性双折射来补偿,这里的非线性双折射包括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和交叉相位调制(cross-phase modulation,XPM)。PLVS的2个正交偏振模式具有相同的中心波长,并且具有±π/2的固定相位差,因而没有能量交换。在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基阶及高阶GVLVS已经在一些理论和实验中被证实。比如一种在某一偏振方向上有2个波峰但是在垂直方向上只有一个波峰的“2+1”型伪高阶GVLVS在理论和实验上被获得[10]。但是,目前关于伪高阶PLVS的报道很少。

这里通过利用一个偏振分辨光纤系统,理论模拟了伪高阶PLVS。该光纤系统中利用偏振控制器(polarization controller,PC)改变光纤的双折射,并且正交偏振模式可用PBS进行有效分离。通过改变输入激光脉冲的参数,在某一偏振方向上具有2个及2个以上波峰的伪高阶PLVS可以被获得。由于这里的高阶PLVS是通过将2个正交偏振模式投影到PBS的主轴上来获得,它们的相位并没有被锁定,因此称其为伪高阶PLVS。

1 建立理论模型

偏振分辨光纤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PC用来改变和控制激光脉冲在SMF中传输时所经历的双折射。PBS置于SMF输出端,用来分离投影主轴之后的正交偏振模式。准直器(collimator,Col)用来准直输出激光,使其为平行光入射到PBS上。

图1 偏振分辨光纤系统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olarization-resolved optical fiber system

假定输入脉冲在垂直和水平2个方向上的振幅分别为A1(t)和A2(t),且分别可以表示为

(1)

(2)

式中:A1和A2分别为输入激光脉冲的振幅;C1和C2分别为啁啾参数;T1和T2分别为输入脉冲的半高宽度;t为时间参数;ΔT为输入脉冲的时间延迟;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Δφ为正交偏振模式的相位差;λ1和λ2为输入激光的波长。当激光脉冲通过PBS之后,在水平和垂直2个方向的投影振幅可分别表示为

式中θ为振幅A1(t)与水平轴的夹角,即投影角度。在随后的理论模拟中,均假定脉冲宽度T1=T2=5 ps,之所以假定输入脉冲宽度为5 ps,主要原因是在光孤子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通常假定脉冲宽度为5 ps。波长λ1=λ2=1 064 nm。

2 理论模拟结果

模拟啁啾参数的变化对输出波形及光谱的影响,如图2所示。当啁啾值C1或C2分别为5,10,15,20和30时,正交偏振模式在时域上的脉冲波形和光谱的变化情况。其它参数设置为:A1=A2=1,θ=0°,Δφ=π/2,ΔT=0.5 ps。

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输入脉冲啁啾,输出的正交偏振模式具有相同的峰值强度和脉宽,并且脉冲间隔不变(即波峰时域间隔为0.5 ps)。水平(实线)和垂直(虚线)偏振模式的光谱几乎相同,并且随着啁啾的增加,对应的3 dB光谱带宽分别为1.7,3.3,5,6,10 nm,这意味着较高的啁啾会使光谱展宽。相应的光谱峰值强度分别为 -37.5,-39.5,-40.7,-41.6,-42.8 dB,即光谱峰值强度随啁啾的增大有略微减小的趋势。在模拟的光谱中,光谱分辨率为0.15 nm。并且随后模拟的光谱分辨率均为0.15 nm。

图2 相对应的水平(a~e)和垂直(f~j)方向的时域脉冲波形和光谱Fig.2 The pulse waveform and optical spectrum of horizontal (a-e) and vertical (f-j) polarization modes

图3 相对应的水平(a~e)和垂直(f~j)方向的时域脉冲波形和光谱Fig.3 The pulse waveform and optical spectrum of horizontal (a-e) and vertical (f-j) polarization modes

考虑入射的高斯脉冲振幅比A2/A1取不同值时,输出脉冲波形和光谱的变化,相应的结果如图3所示。其它参数设置为:C1=C2=30,θ=0°,Δφ=π/2,ΔT=0.5 ps。由图3可知,水平偏振模式(实线)的振幅不变,但垂直偏振模式(虚线)随振幅比的增加而增大,正交偏振模式的时间间隔为0.5 ps,即输出正交偏振脉冲波形的时域间隔与输入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对于光谱而言,垂直偏振模式的强度高于水平偏振模式的强度,这是由于输入振幅比大于1所致。当振幅比A2/A1分别为2,4,6,8,10时,输出正交偏振模式光谱的峰值强度差分别为2.1,4.2,5.4,6.2,6.9 dB。

图4 相对应的水平(a~e)和垂直(f~j)方向的时域脉冲波形和光谱Fig.4 The pulse waveform and optical spectrum of horizontal (a-e) and vertical (f-j) polarization modes

研究改变投影角度θ时,输出激光脉冲的变化情况。参数设置为:A1=A2=1,C1=C2=30,Δφ=π/2,ΔT=0.5 ps。当θ分别为10°,30°,45°,60°,80°时,相对应的理论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图4给出了θ取不同值时水平(实线)和垂直(虚线)偏振分量的时域脉冲波形和光谱。可以看到时域脉冲波形相对于原点是对称的,而且水平和垂直分量由于具有π/2的相位差,使得水平(或垂直)分量的波峰刚好处在垂直(或水平)分量的波谷位置,而相邻的2个波峰或波谷有π的相位差。对应正交偏振模式主波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5,1.6,1.6,1.6,1.4 ps。另外,当θ取特定的值时,时域脉冲波形上会出现2个或3个波峰,这意味着在适当的投影角度条件下可以产生“2+2”和“3+3”型的伪高阶PLVS。当θ=π/4时,正交偏振模式的光谱均出现6个波峰,并且相邻的峰谷之间的最大强度差(>20 dB)比其它投影角度情况下的强度差都要大。

图5为当入射的2个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ΔT从0逐渐增加到1.8 ps(时间间隔为0.2 ps)时,对应输出正交偏振模式的时域脉冲波形的模拟结果,其它参数设置为:A1=A2=1,C1=C2=30,θ=45°,Δφ=π/2。

由图5可见,水平(实线)和垂直(虚线)方向的时域波形关于原点对称,并且随着时间延迟的增加,时域波形中波峰数量相应增加。当ΔT=0时,正交偏振模式只有一个波峰,而当ΔT=1.8 ps时,波峰数量增加到10个。当时间延迟从0增加到0.6 ps的过程中,主波峰强度相应增加,在随后的1.2 ps时间间隔变化中,主波峰强度相对稳定。在时间延迟ΔT逐渐增加的过程中, 对应的正交偏振模式主波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0,2.3,1.9,1.4,1.1,0.9,0.8,0.6,0.6,0.5 ps。

图6给出了时间延迟在0~1.8 ps(间隔0.2 ps)范围内变化时对应的光谱,水平(实线)和垂直(虚线)方向的光谱波形关于原点对称,并且随着时间延迟的增加,光谱中波峰数量相应增加。当 ΔT=0时,峰值强度为 -42.8 dB,当时间延迟大于0.6 ps时,峰值强度在 -40 dB附近增加并趋于稳定。

最后,考虑了相位差Δφ对脉冲波形和光谱的影响,通过旋转PC或弯曲SMF可以改变Δφ。当Δφ分别为0°,20°,40°,60°,80°时, 其它参数设置为:A1=A2=1,C1=C2=30,θ=45°,ΔT=0.5 ps,模拟结果如图7示。随着相位差的增加,对应的正交偏振模式主波峰的时间间隔均为1.6 ps。当 Δφ=0时,水平(实线)和垂直(虚线)方向的脉冲波形关于原点是对称的,当Δφ≠0时,脉冲波形是不对称的。水平模式总是有3个波峰,而垂直模式总是有4个波峰,这意味着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Δφ得到“3+4”型伪高阶PLVS。在图7(f~j)的光谱中,水平和垂直偏振模式分别有5个和6个明显的波峰。

图5 相对应的水平(a~e)和垂直(f~j)方向时域脉冲波形的变化情况Fig.5 The pulse waveform of horizontal (a-e) and vertical (f-j) polarization modes

图7 相对应的水平(a~e)和垂直(f~j)方向的时域脉冲波形和光谱Fig.7 The pulse waveform of horizontal (a-e) and vertical (f-j) polarization modes

3 结 语

在一个偏振分辨的光纤系统中,通过改变输入激光脉冲的啁啾、振幅比、投影角度、时间延迟和相位差,在 1 064 nm的波长下,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伪高阶PLVS,比如“2+2”型、“3+3”型、“3+4”型伪高阶PLVS。对应的理论模拟结果为后续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猜你喜欢

孤子波峰偏振
熔融耦合器中耦合模式与新型孤子结构*
基于V 形超表面的透射式太赫兹线偏振转换器*
炮制工程骗钱的“甲方”
双势作用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孤子的操控
基于微惯性/偏振视觉的组合定向方法
作用于直立堤墙与桩柱的波峰高度分析计算
变系数Hirota方程的相互作用研究
非线性光学中的暗孤子分子*
基于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层状云零度层亮带识别研究
偏振纠缠双光子态的纠缠特性分析